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关中秦腔文化微传播效果研究

2021-03-08赵苏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秦腔受众微信

赵苏 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新媒体时代下,各式各样的时尚文化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因其信息快捷、传播范围广、受众参与度高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及时获取以及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等要求,也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从传统媒体中所获取的信息存在枯燥、延迟、难以互动等方面的不足。关中秦腔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应该抓住机遇,利用新媒体艺术为关中秦腔文化乃至其他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求多元的微传播路径。

新媒体视域下关中秦腔文化的传播现状

(一)关中秦腔文化的传播范围

关中秦腔文化在互联网介入前,主要是以现场演出的表演方式为主,其传播范围受到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渗透和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传统媒体、传统纸质材料转变到了手机软件、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各式各样的信息被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关中秦腔文化也不例外。在百度百科、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关中秦腔”,都会出现关中秦腔文化的相关信息和视频。新媒体为关中秦腔文化提高了曝光度,也使得关中秦腔文化进入到更多群众的视野中,扩大了关中秦腔文化的传播范围。

(二)关中秦腔文化的传播时效性

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能打破不同时空、地区以及受众之间的多重限制。首先,秦腔是关中地区及当地居民共同创造的生活文化,是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慢慢形成的风俗习惯,所以很难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传承来表现其艺术形象真实性。其次,关中秦腔是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传播的,靠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形式进行传承,这种单一的传播形式会让很多优秀经典剧目无法得到记录和传承。而新媒体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电脑、手机、电视机等终端为受众提供实时性、大容量的信息和服务,受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不同地区最新发生的新闻和信息,对于受众来说,这种形式获取信息的成本低、展现的形式丰富多样,并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储存,让人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信息,而且还能使关中秦腔文化进入到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中。

关中秦腔文化微传播的路径研究

(一)关中秦腔文化微信传播的内容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直播等“微传播”的方式为关中秦腔文化营造了一个新的网络传播环境,秦腔作为优秀戏曲文化的代表,必然会借力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自己的传播与发展。其中,微信以即时性、交互性、移动性、用户数量众多、普及速度快等优势为一体,因此秦腔文化的传播必然离不开微信的助力。

1.微信群传播

微信群是微信中一个支持多人同时交流聊天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来和多个好友进行丰富的联系。其建立主要是为了让关中秦腔爱好者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分享交流,群内有部分从事关中秦腔文化事业的专业人士或者爱好者,可对关中秦腔文化进行间接交流和传播。这样的传播也有助于带动更多潜在的受众关注到关中秦腔文化,从而达到微信群传播的目的。

2.朋友圈传播

朋友圈是微信中用户和好友之间分享动态的一个社交平台。秦腔文化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会在朋友圈对其专业知识和经典剧目进行分享,以更专业的视角对关中秦腔文化进行科普,在微信好友之间达到了“一人对多人”的传播模式。由此可见,朋友圈对于关中秦腔文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

(二)关中秦腔文化直播传播的内容

1.关中秦腔表演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想看秦腔演出,可能是去剧团剧院买票观看,可能是在固定社区或地点等待秦腔剧团下乡演出,或者是通过观看卫视的秦腔栏目等方式来观看表演。随着新媒体时代下各种直播平台的出现,人们欣赏和观看关中秦腔表演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秦腔的演出,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秦腔表演。当然这里的关中秦腔直播表演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有剧院认证或媒体官方认证的直播账号。在这些账号里官方发布者主要是以剧团剧院或者文艺演出的现场舞台表演作为直播内容。第二种是由个人用户申请的直播账号,他们通过直播会向大家展示秦腔的演唱以及表演一些秦腔中的专业技能,吸引更多的网友粉丝进驻直播间,这些网友的评论转发对关中秦腔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2.关中秦腔直播授课

关于直播平台的秦腔授课,通过研究、观看大量直播视频发现,其授课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类:第一,介绍秦腔中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第二,直播教唱秦腔;第三,直播教学秦腔的扮相。除了通过直播向用户传播关中秦腔文化,秦腔工作者还可以根据各大直播平台的大数据分析,通过用户的粉丝量和观看数据精准掌握关中秦腔文化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在保护和传承关中秦腔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与时俱进。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直播在关中秦腔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对于增强秦腔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关中秦腔文化微传播建议

(一)创新关中秦腔文化的表现内容

新媒体时代为关中秦腔文化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微传播平台和渠道,可以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关中秦腔文化。关中秦腔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除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碎片化的需求,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做到在传播过程中的“微而精”。在保护和传承关中秦腔文化的基础上去创新其内容,结合当下时代气息,实现它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剧目和秦腔唱词进行一定的包装,将传统剧目表演和现代文明相结合,从而使其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以增加人们对关中秦腔文化的关注度和传播力度。例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中的豫剧戏曲联唱节目《白衣执甲》,通过豫剧演唱的形式来致敬抗疫英雄。节目选取了豫剧中很有代表性的三段剧目,分别是《穆桂英挂帅》《天仙配》《花木兰》。由豫剧表演艺术家和先进人物共同演唱,而且这三个戏曲片段分别对应了抗疫期间发生的真实事迹,该节目就很好地将传统艺术文化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二)提升关中秦腔文化的微传播体验

关中秦腔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微传播,除了需要结合时代创新内容,还需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结合最先进的、时尚的、前卫的技术去呈现关中秦腔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突破,为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关中秦腔文化提供了技术载体。关中秦腔文化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开发一些互动性强的、新颖的虚拟体验APP。如关中秦腔文化VR展厅、关中秦腔文化虚拟教学体验、关中秦腔文化数字动漫等等。通过虚拟的场景和产品多面化地展现关中秦腔文化,让受众更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以此感受关中秦腔文化的神奇魅力,从而增强受众对关中秦腔文化的参与感和认同感,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推动关中秦腔文化的微传播。

(三)整合新媒体传播的平台和资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微传播平台相继涌现出来,使得各类碎片化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关中秦腔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微传播优势,满足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首先利用大数据进行受众的喜好分析,向关中秦腔文化的爱好者精准推送,同时也要兼顾潜在用户,将关中秦腔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紧跟时下人们流行的心理需求,重视当下主流的小屏、碎片化传播,以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和受众的参与。其次,拓宽关中秦腔文化的传播渠道。例如当下流行的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TV等视频平台,抖音、快手、斗鱼等直播平台以及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借力新媒体平台和资源向受众多方位展现关中秦腔文化,扩大受众对关中秦腔文化的接触面。

猜你喜欢

秦腔受众微信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微信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