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探讨

2021-03-08常子慧聊城市人民医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群众

常子慧 聊城市人民医院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丰富了我国整体文化的内涵。在我国诸多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一直流传至今,且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在实践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群体意识等的总和,它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与经济之间更是有着紧密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实力,能给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在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发展常常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我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繁荣大国。随着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愈发形成了深厚的底蕴,尤其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提高,然而却忽略了对文化的继承。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生活中如若缺乏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人们将缺少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但现如今,经过时代的变迁,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很多人对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认识还处在一种很模糊的状态,并且在这影响下,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也呈现出多样的态度。近年来,在对民俗文化的大力复兴下,多数人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固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民俗文化的发展道路仍然是困难重重且充满曲折。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新思潮涌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这也对民俗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

虽说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保护和重视;甚至从整体上来说,国家的大力发展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发展了民俗文化,但是对于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来说,它们受到的破坏是远远大于保护的。

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国家近年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深入贯彻了把群众文化积极地带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让群众文化能够在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下得到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给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活力,更多的人民群众也会在休息时刻选择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来充实闲暇时光;同时,某些地区特色突出的群众文化更是成为区域性的代表。但是这些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加强大的活跃力量,其至今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联系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共同点

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历史性和大众性等特点,它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具体反应,包括生活习惯、信仰与情感等。比如我国的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不同的节日对应有不同的习俗,如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以及庙会、舞狮子、花市等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活的灵魂和别样的魅力。相比较民俗文化来说,群众文化主要是人民群众自发性地通过一些多样的娱乐活动,以达到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目的,如广场舞的流行就是一种比较突出的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把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用这样的形式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充实人们的闲暇时间,这种极富娱乐性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特色,而这也是群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一种创新性发展。

从两者的共同点来说,现如今的群众文化包含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也体现着群众文化。从社会功能和作用来说,两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功能作用。通过对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人们能够重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会不断改造自身、发展自身。比如,举行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可以让人民群众在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这样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内部之间的团结,让人们形成更强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人民群众的自娱自乐,也能够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能启迪心智,促进道德品行教育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等。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有着群体性和社会化的特点。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为前提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群众文化的发展,这两者都属于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得以传承,并随着历史的进步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现在的文化。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多样的,所以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影响趋势,在各方面对群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群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也有着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文化也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比如在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古时候的人们多行跪拜礼,且汉代以前没有凳子,人们在交谈的时候会选择席地而坐。对于古时候的人们来说,他们所说的“坐”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坐下”是不一样的,他们那时候的“坐”更多的是指跪坐。尤其是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人们往往要端正仪态挺直上半身,说话的时候呈微微俯身的动作,并且逐渐演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人们的关系更加趋向于平等,像跪拜礼和扣头礼这种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表达尊敬和致谢了。在现代生活中,握手、鞠躬等简化的礼仪方式更加受人们的认可和欢迎。这就是民俗文化对群众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个案例。

群众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现如今,群众文化通过对民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后续中也不断壮大起来。对于群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来说,它们都属于非物质文化。

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对于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来说,它们自身有其娱乐性,但是在娱乐的同时,其能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行进行教育,还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我们在前文中也提到过,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群体性和社会性。

我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文化大国,在这片土地上,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民俗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群众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说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是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上展开的。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在这种文化大繁荣的趋势下,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

有利于对文化进行继承和保护

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种类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且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发展越繁荣,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越会增强。在现如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刻感受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民族民间民俗和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让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同时在对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中,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多样,在文化影响下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感,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更多鲜活的生命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促进文化在时代的潮流中继续发扬。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充实人民生活

现如今,随着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文化的发展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对于经济和文化来说,这两者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富强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也能推动经济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也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来说,其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能为人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如地方区域特色的群众文化产业能够推动地方人文旅游建设,能够在文化经济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增长了,人民物质水平生活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文化产生需求。所以对于群众文化来说,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调动人民群众的兴趣,让人民群众热情地参与进来。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途径

继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

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如今已经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我们要树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肩负起继承和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富有使命感。尤其是现在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文化是包容和自信的,就更要注重对中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继承中,我们要摆正心态,用辩证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对于那些适合社会发展的、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弘扬;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糟粕思想的文化,我们要对其进行批判。在对文化进行继承时,我们要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要从内心深处认可本民族的文化,积极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操,主动去欣赏本民族的文化之美。

依据场景,构建文化氛围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丰富群众文化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形式激起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让群众文化发展得更加具有稳定性。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来说,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对于其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能够丰富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式,能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多样的道路。而且,在发展文化时,我们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方面能提高群众文化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播与继承,同时还能促进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融合更多的创新理念。比如在医院的文化建设中,医生和护士因其职业和社会身份的特殊性,更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中助人为乐、认真负责的精神态度。在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中,优秀文化对精神的培养有着促进和提高作用,所以医院可以进行环境布置、贴标语警示、开展文化活动等,通过对环境氛围的营造来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组织文化活动,促进情感交流

组织有效的文化活动能够活跃文化传播的氛围;组织一定的文化活动能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活力,从而促进人民群众深入到文化发展中去。文化活动作为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应该积极将其运用起来。现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新思想、新浪潮的涌入给群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所以要用文化去感化人们的心灵。而对文化活动的充分组织就是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发展群众文化的有效途径。文化活动的组织能够有力地让人民群众都参与其中,在文化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人民群众会对文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就更需要加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之间的联系。只有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才能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群众文化也要做好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要与现代环境进行更好的融合,才能不断发光发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也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对此,只有做好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群众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多让群众咧嘴笑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