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特点及当代启示

2021-03-08郦未央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孔子群体传统

郦未央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群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先秦儒家、墨家等诸多教育经典的研读,归纳出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强调教育公平、关注人际关系、重视教化作用等特点,并结合近现代与当前群育思想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群育”,即群性教育,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群性观念在教育方面的生发,是从古至今两千多年的发展凝练。梳理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归纳概括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特点,探索发掘其在当代特殊的教育意义,对指导和实践新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一、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特点

群育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思想以及教育体系中特别强调“群”的概念和“群性”的养成教育[1]。先秦儒家初步形成群育思想,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合群”等思想;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完善仁礼学说,进一步发展群育思想;荀子确立“合群论”,倡导“善群”“能群”。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兼爱”思想为核心,强调赋予群体均等的教育机会。而《学记》作为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其教育思想传承儒家内核,非常强调学生群性的养成。

(一)强调教育公平

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强调教育公平,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充分诠释了群性教育的这一特点,指出不分类别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教育不分高低贵贱,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应该同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此外,“有教无类”除了强调教育过程要做到一视同仁,还表示“有教则无类”,指既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不同的教育。这也就是后来宋代二程和朱熹从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材施教”的观点[2]。

实际上,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思想存在历史、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局限性[3]。与孔子不完全的“有教无类”相对,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下》)的教育思想。“兼”即“兼爱”,一方面含有“普遍”的意义,指泛爱天下一切百姓;另一方面,“兼”又含有“平等”的意思,即“爱无差等”,反对儒家有差等的爱,强调群体均等的教育机会。也正是儒家与墨家对同一命题的对立观点,丰富了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内涵。

(二)关注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群育思想关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同时也交织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因此,儒家提出在群性教育中需要用恕道伦理协调人际关系[4]。孔子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奉行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忠恕之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孟子在孔子仁礼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群育思想。他提出人心的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可以发现,孔孟眼中的群体带有较多人伦色彩。

(三)重视教化作用

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立足教育本位,重视对人的教化作用。《礼记·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所谓“明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就是使民弃旧图新,化民成俗;通过“明明德”和“新民”,达到一种“止于至善”的境界。《礼记·学记》基于《大学》的理论,同样开宗明义地指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因此在中国传统群育观念中,“群”和“育”是和谐统一的。

二、中国传统群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实施群育的必要性

从群育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都是为“群”而育,目的是培养青少年融入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群性的协调发展。纵观当前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偏重知识教育,偏轻人伦情感教育。当前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多为知识性课程,而相对缺少对于人生、人性、情感等的教育,这不利于学生完全人格的发展。当前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固然是一个方面,但这类群体若是能够接受到良好的群性教育,丰富其爱心、同理心,那么这些事件发生率的降低是否也指日可待了呢?

2.过于重视个人本位,忽视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当前虽已全面开放二胎,但独生子女仍占多数,大多数家庭还是全家所有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由于缺少群育,许多孩子的性格都呈现出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的特点。而这类群体倘若不加节制地发展起来,就很有可能导致社会价值产生偏向,甚至产生极端个人主义。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注重群育。

3.过度竞争,追求功利。近段时间一个热门词汇“内卷”暴露了当前高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迫于就业、升学等压力,加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以个体为单位,因而狭路中的激烈竞争往往使得学生之间彼此孤立,丧失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不少学生无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由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这种内卷现象已有下移趋势,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都开始被裹挟进来。为了使这种普遍性的紧张状态有所缓和,群育是必不可少的。

(二)启示

1.完善当代群育理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明确提出群育,其内涵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群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新的教育理论如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社会教育、公民教育等不断涌现,它们都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蕴涵着群育思想的内核[6]。因此,借由中国传统群育理论,吸收当代新的教育观念,丰富群育内涵,明确群育概念,发扬其理论系统性和深刻性,对当今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更能起到指导作用。

2.在群育中倡导和而不同。提倡群育,需要倡导和而不同[5]。“和”为群育的基础,它一方面代表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承认了学生的多样化与其存在的合理性,蕴含教育公平意味。但提倡“和”并不代表要塑造出一模一样的学生。“不同”为群育的结果,它一方面说明教师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说明学校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支持其个性化的学习与独特的思考。“和而不同”是对立统一的,正是这种对立统一构成了良序发展的群育。

3.拓宽群育的实践范畴。群育的发展离不开群体与个体的共同参与。群育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以及家长的配合,只有充分调动群体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群育的功效[7]。此外,群育不仅仅限于班级、学校的“群”,更应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社会“群”,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开展研学旅行,让群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其教化作用。

4.在群育中明确教师的定位。在群育的实施过程中,明确教师的定位尤为重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定型,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群育中,教师的定位是教书育人,因此需要其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群体中的各项行为与活动。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群育思想有其鲜明的特征,如今以这一思想重新观照当今教育,仍然能够发现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群育思想为基,返本开新,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群育观念,有利于人们对当今教育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猜你喜欢

孔子群体传统
孔子的一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孔子的一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