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探索

2021-03-07黄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黄芳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福建泉州 362500)

立德树人,是我国各个院校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下,各种类型的思想与文化相互交织,擦碰出了激烈的火花,对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2016年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指出:“各个院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核心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院校都在积极探究怎样在确保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与塑造,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课程思政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步产生的,要求各院校要积极打破传统教学中各个学科与课程之间的界限,构建“全学科、全方位”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制,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质及效果。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门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服务的教育活动,在当今大学生成长发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在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崇尚个性,人格多样

从心理学视域来看,可以将人格划分为3 个类别,分别是本我、自我以及超我[1]。这3 种人格中,本我的个性是天生的,在平时活动中重视自身的快乐感受,将自身放置在中心位置;自我个性主要指在日常行为活动中依照事实的原则,在进行人与人的交流时确保个体与社会间的平衡; 超我个性是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在自我个性以及社会活动中更加倾向于理想型,在与人交流以及开展某项活动时都追求十全十美,同一个个体,其人格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改变。现代大学生很少保持单一的人格,尤其是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景下,得益于网络虚拟环境本身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畅所欲言,在现实生活中同学眼中的他,与网络环境下的他,往往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在互联网平台上,大学生会毫无顾忌地将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这样不仅不能够取得良好的缓解效果,还会导致互联网平台负面情绪较多,也会降低许多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以及责任意识[2]。

1.2 互联网依赖性强,现实人际交流不足

从当下我国高职院校校园状况来看,走在道路上的许多学生都是低头族,每人手持一部智能手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可以忽视自身的成长背景与思想水平,也不会被附近环境所影响,甚至一些先姿条件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与网友进行互动,很好地满足了与人交流的需求[3]。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逐渐提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人际交流有非常大的优势,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交流也更加的便捷、迅速,也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日常信息交流,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现实人际交流缺乏会导致大学生实际交际水平较低、 交际欲望不高,一些极端的大学生完全沉浸到网络世界中,丧失了基本的人际交流能力,显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1.3 受互联网环境影响,独立思考意识不强

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充分享受到“言论自由”,网络平台上的信息咨询,不管是积极向上的还是负面的信息,所有大学生都可以平等、开放地得到,许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上,而是挖空心思地想怎样来提高自身业余生活的多样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参与话题讨论的心理需求,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慢慢地习惯于跟随潮流,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许多事件缺乏自身的考虑,发表的意见与看法很大程度受到互联网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4]。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确保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2.1 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合

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特别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其自身的价值理念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偏差,实际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全面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效果,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5]: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引导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创新改革。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2.2 促进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融合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老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爱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深入地探究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把抽象的、 难以理解的心理知识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转变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具体事件或者案例,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十分有必要。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发挥多样化教学的优势,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作支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大胆地对现有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与突破,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合理选取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现代新型教育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开展效果[6]。

2.3 加强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互结合

现如今,新媒体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促进了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张,这就包含了教育领域。在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中,新媒体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从大学生的层面来看,新媒体也成为其生活与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为此,高职院校应当要加强对新媒体教育平台的利用,在新媒体上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宣传力度,促进两者的紧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

3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3.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当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实际心理状况的了解,贯彻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重视延伸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畴,依托行为训练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7]。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互融合,深入探究两者的共同点,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努力发掘出一个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在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上,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置,依照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与思想特征,依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阶梯性。其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引入体验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实践,进而改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最后,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加强对新媒体教学的应用,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依托感官体验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

3.2 师资实力逐步提高

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人物,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8]。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复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才可以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从我国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配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存在专业水平不高、 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同时许多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由院系辅导员、德育教师以及医务人员等兼职的,由此可见,当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教师严重匮乏,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更不用说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相互结合了。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审核标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学习,限制不达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今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3.3 参与主体趋向多样化

从国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看,为了更好地达到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求,一些国外学校非常重视对各个辅导力量的整合,并将其与德育教育联系起来。所以,我国应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联系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情况,在校园内建立以辅导员、教师以及班干部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重视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相互融合。在保留教师教学功能的基础上,依托辅导教师以及社会服务力量,构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体系,营造出人人参与的健康氛围,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对大学生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必要,各个高职院校都要认真落实。高职院校要加强两者的相互融合,全面认识两者的内涵,把握好内在的契合点,加强与课程内容、方式以及载体的联系,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