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微课设计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2021-03-07黄新亮余方流汪全海董博翰

微生物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医学生医学

黄新亮, 刘 辉, 余方流, 汪全海, 董博翰

(皖南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医学课程信息量巨大、教学任务繁重,其中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不仅要讲授微生物的性质还要介绍疾病及相关检查与防治措施;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首次提出“金课”概念,课程建设成为培养人才的核心任务。因而如何促进医学生高效愉快地学习成为教学难题。另一方面,医学生将来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如何有效地把热爱医学科学的精神渗透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中去也是教学难点。无线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有了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促进了混合式教学的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微型著称的微课能将抽象枯燥的医学内容形象化、趣味化,且微课具有灵活、方便,符合现代学生好奇及自由的心理认知和碎片化学习的习惯等特点。故微课运用得法,则教学会事半功倍。本文以病毒增殖内容为例设计微课教学,探讨一种医学微生物学的微课设计理念,以期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

1 以病毒增殖为例的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1.1 课程内容、科学精神和医学生的知识技能深度融合的分析与设计

1.1.1 学生知识能力的分析与设计 本学科知识综合性较强,由于讲授对象是临床医学及非临床专业的大二学生,学生掌握的医学知识有限,且目前用于学生病毒学实验的设备不足,故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如病毒增殖与抗病毒药物关系、与疾病发展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启发学生逻辑推理,通过宏观现象观察微观世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把复杂的病毒增殖过程简洁化的审美能力等设计理念。

1.1.2 病毒增殖的教学内容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参考人卫第九版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的病毒增殖章节和教学大纲。为提高教学质量,防止脱离医学实践的低质量“水课”,微课设计的内容上还考虑了病毒增殖相关的诊断、预防、治疗和科学发现。在病毒增殖的微课设计中首先以简介病毒增殖相关的科研情境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国病毒科学家顾方舟在艰苦条件下,研究成功了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含有活病毒成分的糖丸疫苗,使我国在2000年就已成为无该传染病的国家;还简述了顾方舟在云南昆明建立猿猴实验基地的艰难历程,当时的工作人员没有完整的裤子穿,每天只能吃几两粮食,为了证明活病毒疫苗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冒着生命危险喝下了首批疫苗溶液,为了方便疫苗保存、运输、儿童服用,顾方舟和同事们发明了糖丸疫苗。接着简介病例情境,如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次大流行,病死率高达50%~90%,引发学生思考病毒惊人的增殖速度和毒力;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中,鸡尾酒疗法实际上就是药物抑制病毒增殖时逆转录酶等酶的活性,从而减缓病毒增殖速度及数量、延长病人寿命,以此启发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如此,再讲授病毒增殖知识则顺理成章了。接着简介医学实践情境,如鸡胚接种培养病毒技术和分子病毒学技术,揭示病毒增殖的奥秘。最后通过思考小结病毒增殖的知识点。如提出思考题“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中的病毒在猿猴和人体内如何增殖”“粪便排出后会不会传染给其他人”,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之间互动解答疑惑。

1.1.3 科学精神的分析与设计 微课简介我国病毒科学家顾方舟在艰苦条件下,成功研制预防小儿麻痹症疫苗,引起学生对科学家奉献精神的敬畏和对研究成功的信心;简介病例情境如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和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引发学生对追求真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的思考;简介病毒增殖知识和医学实践情境,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客观和严谨;小结过程中的思考、讨论也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学术诚信的精神。 综上,病毒增殖的微课设计,旨在希望学生通过病毒增殖课程内容的学习,接受科学精神的熏陶并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方式的整合与设计

从微课设计的形式上要求,文字要准确,如病毒增殖的微课,要求复制周期、病毒增殖的步骤等术语要专业化,语音、图片、动画、诗歌要相互配合。用编写病毒增殖歌总结病毒的特性:病毒增殖特神奇,利用细胞好东西,每个周期在偷袭,五个步骤很好记。吸附穿入脱壳衣,生物合成显威力,合成核酸蛋白质,装配成熟再释放,循环入侵步步逼,增殖神速何时止。增值关联多知识,防治毒魔不费力,欲知病毒众规律,实践探索是真谛。这些信息要素都是为表达病毒增殖的课程内容、科学精神和医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服务的,使课程内容、科学精神和医学生的知识技能三者深度融合。

1.3 教学步骤的分解和有序呈现的设计

微课设计中,与病毒增殖相关的科研情境简介用时1.5分钟左右;医学病例引入用时1.5分钟左右;动画展示病毒增殖的大致过程、图片展示详细增殖步骤、辅以字幕、语音及诗歌小结用时3分钟左右;医学实践情境用时1分钟左右;巩固和加深的小结用时1分钟左右。上述步骤的细节依次呈现,最终才能创作出一幅精巧的病毒增殖的微课教学作品。

2 医学微生物学微课设计的反思和探讨

2.1 课程内容、科学精神和医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融合

通过深度挖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如相关知识点的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知识的应用、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思考后的小结等,使其依次有序呈现出来,达到了深入浅出、严谨而深刻的效果。例如把结核杆菌、肝炎病毒设计成微课,与之相关的发现结核杆菌及肝炎病毒的故事、生物学性状与疾病、疾病的检查与防治、实验的要点等构成了完善的知识画面。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非实用、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诺贝尔奖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 它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 不追求直接的应用价值。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摇篮,其根源就在于研究者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不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始终如一地保持独特的自由教育传统,从而使不同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相互会通、结合和渗透,逐渐在校内形成了博大恢弘、兼容并蓄、视野广阔、富于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1]。在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中,伴随着医学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等逐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在具体的微课情景中会感知到医学科学家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学术诚信等科学精神的内涵。使得医学微生物学微课的学习成为了思政课程学习的有益补充,教师在微课教学时,也滋养了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医德医风。

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科学精神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在微课教学中,随着医学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等有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逐步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学会思考、专心听讲与解决问题、感性认知加深、思考后解除疑惑。内心深处依次经历情感陶冶、信念确立、意志锻炼、内化于心、习惯养成的思想品德历练;于是有了学习的动力和行动,这又有利于逻辑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微课中讲解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郭霍潜心钻研、调查分析传染病的病因事迹,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对医学的热爱。因此学生会对医学微生物学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老师运用微课教学才能弹奏出学生共鸣的最强音。

2.2 微课多元信息的整合

微课教学设计中为创建高效的学习情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则要力求教学艺术化。使语音、图片、文字、动画、诗歌、合成软件等要素均服务于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例如若将医学微生物学的结核杆菌、肝炎病毒设计成微课,则有关病人症状的图片和微生物的图片较多,此时要对图片集中整合且语音、文字搭配使用,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

2.3 教学步骤的分解与有序呈现

初学微课设计并非易事。台上几分钟的微课常常需要台下花费大量时间对文字处理、语音处理、图片处理、动画制作、软件合成等环节进行精心雕琢,在微课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上重视细节的分解,才能制作出完整的微课作品。在上述病毒增殖的微课设计的步骤上让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知识的应用、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思考后的小结几个阶段依次有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若将医学微生物学的结核杆菌、肝炎病毒等章节设计成微课,其设计步骤也可参考、借鉴这种分解规则。

3 微课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关系

3.1 微课与混合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微课等热门词汇和新媒体不断涌现[2-5],并以多种形式传递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9]。研究者发现Blackboard教学平台能够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育质量,这种线上和线下共存的多元教学模式即为混合式教学[10]。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主要从“学术”的视角界定微课,将微课界定为课程、视频课程、课、视频等[11]。赵兴龙等[12]认为,这些界定显得凌乱无序。其实根源不在于微课是什么,而在于学习者在什么情境中应用微课。从应用驱动的视角,根据不同学习情境中的微课应用来界定微课更加合理[13-16]。据此可将微课分为课堂听讲情境中的微课即微视频和非课堂听讲情境中的微课即微课程。

3.2 微课成为混合式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

医学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中多种教学技法并用,致使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难以把控。而微课强调将视频、音频、文字等感官刺激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将重点难点设计成微课,使之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病毒的增殖内容比较抽象,传统教学方法也显得枯燥乏味,但由于微课设计的语音、图片、文字、动画、诗歌、合成软件等要素的加入,使教学艺术化,从而创建了高效的学习情境,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使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帮助医学生高效、愉快地学习,在课堂之外,学生也愿意花碎片时间自由复习。如此微课成为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内容浓缩的精华、学生兴趣的向导,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3.3 微课成为混合式教学的催化剂

虽然医学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教无定法,但若没有适合现代化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法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也是老师已知的知识技能体系和学生未知、好奇心的互动、碰撞和博弈的过程。而灵动、形象、趣味、快节奏的微课势必使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加速了学生对后续复杂知识点的消化、吸收,微课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例如上述病毒增殖的微课仅仅8分钟左右时间就使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知识应用、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思考后的小结几个阶段依次有序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快速入门,因而微课成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先锋,激励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4 结 语

医学微生物学的知识是动态变化的,如自然界新产生的新冠病毒已引起新冠肺炎在全球多个国家流行,人们需要对该病毒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如何应用高效的教学方法适应医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求知欲成了教学的难题。本文以病毒增殖的微课设计为例,探讨了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发现用语音、文字、视频等多元信息的整合可以生动表达科研情景、知识结论、知识的应用等教学内容;也发现微课教学设计中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科学精神和医学生的知识、技能可以深度融合。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微课常常化抽象为具体,促使医学生高效而愉快地学习;在课堂之外,微课也能加速学生对后续复杂知识的理解。可见,微课不“微”,微课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教学效果不容忽视。

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探讨的仅仅是医学微生物学微课设计的一种理念。微课如何和课程思政融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医学生医学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医学的进步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医学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