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设计在针织服装上的应用

2021-03-07窦晓琛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服装面料染整解构主义

窦晓琛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

在针织服装设计上使用创意设计,旨在增强针织服装的原创性,提高针织服装的产品附加值,针织服装的创意设计要从面料、色彩图案和款式这几个服装基本元素上进行。

1 面料的创意设计——针织服装面料的形态重塑

针织服装的面料设计除了改变面料的材料和组织结构外,还可以对面料进行二次设计,即对已经成形的针织面料进行形态重塑。

1.1 针织服装面料的形态重塑的概念

针织服装面料的形态重塑是通过运用新的设计思路和工艺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面料本身具有的潜在美感,改变现有面料的外观风格的一种设计方式。

1.2 针织服装面料形态重塑的构思方法

1.2.1 从整体到局部的构思方法

这种方法围绕针织服装整体风格来确定主题和进行构思,以达到设计与面料内在品质的协调统一。比如要想设计粗犷风格的针织服装,可以考虑用编结、剪贴、毛边、系扎、缠裹的方式来进行面料设计;若要针织服装出现细腻纤巧的风格,可采用缝缀珠子、亮片和抽褶的方法来达到效果。

1.2.2 从局部到整体的构思方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针织面料的风格特征积极运用创意的思维创造出新的服装面料效果。设计大师Christian Dior曾经说:“我的许多设计构思仅仅来自于织物的启迪。”[1]根据针织面料自身的外观风格来激发设计师的想象力,从而产生针织服装整体的外观风格。

1.3 针织服装面料重塑的手段和方法

1.3.1 针织面料自身的立体设计

面料形态的立体设计是依据材料自身特点进行加工再造,产生立体的或浮雕般的肌理效果,但不破坏面料的基本内在结构。常用的方法有褶皱、绗缝、抽缩、表面加皱和烫压等[1]。

1.3.2 针织面料形态的破坏设计

面料形态的破坏设计主要通过剪切、镂空、烧花、做旧等加工方法,按设计构思对现有的面料进行破坏,改变面料结构特征,使原来的面料产生残缺,形成陈旧感、沧桑感和与传统穿着观念背道而驰的叛逆感。

1.3.3 针织面料形态的添加设计

添加设计是用其他材质在现有面料的基础上进行粘合、车缝、补、绣等工艺手段的设计方法。在面料上做添加设计是创意设计中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形式,常用的手法有钉镶设计、补花和贴花、刺绣等。

1.3.4 针织面料的混合设计

将各种不同质地和风格的针织面料相组合,或者以针织面料为主同其他面料相组合进行面料艺术效果再造的方法。不同质感、色彩和光泽的面料组合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色彩的创意设计——针织服装面料的二次染整

针织服装面料的二次染整是相对于面料基本的一次染色而言的,指在针织服装面料表面进行一些平面的、图案的设计与处理,通常是用特色印花、艺术染整等方法对针织面料进行图案和色彩的平面设计[2]。

2.1 特色印花

2.1.1 防染印花

常见的防染印花的形式有蜡染和扎染,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使针织服装具有原始、自然的风格。

2.1.2 拔染印花

拔染印花的织物色地丰满、花纹细致精密,但成本较高,生产工艺长且复杂,因此多用于高档的印花织物。

2.1.3 转移印花

转移印花形成的图案花形逼真细致,但转移印花会消耗大量的转印纸,废纸及印后残留染料难以回收,且印深色有困难,故多应用于局部印花,以及一些装饰性的印花[2]。

2.1.4 数码印花

数码印花是印染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完美结合,它可进行高精密图案印制,色彩细腻真实。

2.1.5 手绘

采用拓印、泼墨、借助工具喷洒等手法可产生随机的、新奇的肌理效果。也可借鉴写意山水画的技法,以色彩晕染的方法取得淡雅的艺术效果。

2.1.6 做旧处理

利用水洗、砂洗、砂纸磨毛、染色等手段,使面料达到由新变旧的效果,有时为了追求特殊的艺术效果,以更加符合创意主题和意境的需要[3]。

2.2 艺术染整

“艺术染整”是针对扎染、蜡染等传统手工印染和工业染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包括吊染、段染、注染等多种表现技艺。“艺术染整”在创意服装设计上的应用,为服装设计师的个性化创意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设计空间。

服装面料的二次染整要结合服装设计的主题和风格去进行,此设计师要在了解面料性能和服装设计的内涵后,在保证面料的舒适性、功能性等可穿用的前提下,强调个体的艺术性和美感。

3 造型的创意设计——结构设计的解构

3.1 解构主义的内涵

解构主义中“解”有着“分解、拆开”的意义,“构”有“重构、构成”的含义,从字面上看,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分解之后再构成”[4]。“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实际上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3.2 针织服装结构上解构体现

3.2.1 突破人体对服装的束缚

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是以人体的曲线为原型来裁制服装,解构主义是通过空间感、层次感和视错效果来强调服装的空间结构,这样的服装不一定适体和塑形[5]。解构主义体现见图1,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褶皱设计就采用了解构主义的手法,利用无结构的设计手法来满足人体体型及运动的需要。

3.2.2 整体外观反完整

解构主义反对权威并且重视个人的想法,在解构主义中,协调统一的形式美法则被破坏、错位的全新审美所代替。解构主义的服装的外观虽然看上去是凌乱无序、毫无章法的,其实服装的内部结构有着高度的联系。

3.2.3 内部结构线反常规

结构主义的服装中的结构线都是严格根据人体的位置来设置的,衣片的分割也是按照人体的曲面来设计的。解构主义的针织服装在设计时力求自由,打破了衣身的分割方式,注重趣味性和反常规,摆脱了结构主义意识下人体对服装内部结构线的束缚。

3.2.4 强调运动机能

传统的服装结构有时为了追求体型的塑造而牺牲良好的运动机能,而有的解构主义服装不必为外观而舍弃机能,所以运动机能会比较好,不会阻碍人体的活动,以无形求有形,令穿着者舒适随意[6]。

4 图案的创意设计——纹样重组

现今的针织服装图案选用的题材越来越宽泛,可以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纹样组合在一起,使不同物质载体的传统纹样重组。或使同一类主题的纹样并置,扩大了表现的范围,打破了原来固有的传统模式,重新创造出一种风格迥异的后现代纹样[7]。

图1 解构主义体现

4.1 同构异质

图案的框架、构造基本不变,但内容发生较大的变化。例如运用波普图案蒙娜丽莎的头像作为针织服装的图案处理时,可把蒙娜丽莎的面部更换为与她反差较大的人物头像,而其余部分不变,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

4.2 同质异构

图案的内容不变,但在形式构造上加以变化。例如在针织服装上使用传统的团花图案,花型不变但把它原有的圆形饱满的构图形式打破,形成支离破碎的几个部分,分别放在胸前、后背、袖片等部位。

5 结语

通过对针织面料的形态重塑、二次染整、解构主义的运用和图案重组等方式,分别从面料、色彩、结构和图案这几个针织服装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对针织服装进行创意设计,并分析了具体的应用方法,为针织服装的创意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

猜你喜欢

服装面料染整解构主义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
重塑与解构
智能LED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方法
服装面料再造设计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