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90 后”重新定义的城市

2021-03-07逍道一

海峡姐妹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孜名片榜单

文/逍道一

去年底,“小红书”平台出炉的“2020年度城市榜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上榜的城市有上海、广州、长沙、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三明、呼伦贝尔、甘孜。

这样一份榜单看起来有些特别,一种特别来自于三明、呼伦贝尔、甘孜这样的新面孔,另一种特别则是上海、广州、长沙、重庆、成都、西安、武汉等等这些榜单上的常客,展现出的也不是传统的面容。

也许你会发现,本以为我们熟悉的城市,其实并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样子,它有一些陌生。但这样的陌生,却充满了惊喜与美好。

01

在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上,被改变最大的是城市的名片。

上海外滩,记录了1843年开埠后,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陆家嘴,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上海的茁壮成长。江河入海,上海总是立于潮头。潮水会流动,上海也乐于拥抱变化,积极调整航向。

在上海的最新热门打卡地中,外滩、东方明珠依然笑傲,但更多精致的新面孔也在出现:武康路、“巨富长”、西岸美术馆、M50创意园、1933老场坊等等。

一百多年来,上海都被称为最“摩登”的城市,这种摩登在榜单中有了更具象的体现——“Brandy Melville”,这个少女服饰品牌在2020年成为上海人热搜的关键词之一,2020年大热的BM风正是从这里刮起。

不仅要享受生活,还要文化的滋养,所以人们在逛咖啡店和公园之外,还有源源不断被发掘的先锋艺术展。

上海是国内最早执行垃圾分类的城市,这从侧面反映了本地人对细节的把控。上海对生活方式的引领还不止于此。“公园遛狗”成了市民生活的关键词,“是否对动物友好”成了大家选择餐厅、公园的重点因素。猫甚至荣登上海年度消费笔记第九位。

很多城市,游客与居民打卡的地方往往是不一样的。但在上海,外地人与本地人的热门打卡地高度重合。这很好理解,上海的名片不仅是景观或场所,而是背后代表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本地人践行优雅的生活方式,外地人想体验上海的这种生活方式。

在本次城市漫游榜单中,上海不仅位列榜首,并在生态友好、生活消费、文化消费3个维度勇夺第一。更重要的是,这份榜单中的上海,不再只有难以触及的繁华,年轻人赋予了它温度与创新。

02

2020年最火的城市,非长沙莫属。

以往当人们提起长沙,橘子洲头和湖南卫视总会成为人们心头首先跳出的名字。而在2020年,长沙TOP 10打卡地除了橘子洲头、五一广场这样的传统景点,位居前列的就是超级文和友、茶颜悦色,以及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潮牌买手店与网红咖啡馆“不设指标NO GALLERY”。

无论是生活还是旅游的角度,吃好喝好无疑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加分项。而对于喜欢分享的年轻人来说,高“出片率”也是必备项。长沙的烟火气,就是这样被吃出来、被打卡出来、被分享出来。

其实一座城市真正的网红元素,最具有生命力的根基源自于生活本身的“万物生长”。美食、娱乐、生命力,是长沙留下的标签。

与长沙相似又有不同,重庆其实早已是网红。它最初也是“吃”红的,不过现在重庆的名片也在发生着变化。

曾几何时,重庆是当之无愧的味觉城市,火锅和小面是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但现在,重庆正向着视觉城市华丽转身。如今,重庆的新名片已然增添了洪崖洞、千厮门大桥、两路口皇冠大扶梯等等城市景观。

城市化突进的这些年,我们发现城市越长越像了,只能勉强通过各地的特色美食来寻找差异。唯有重庆,压根不用出动味蕾,你第一眼看去,它就是如此魔幻。

难怪电影镜头偏爱这座8D城市,上能入天,下能行水。白天是文艺片里的故事,晚上等霓虹亮起,就是科幻片中的赛博朋克。天生的文艺体质和独特的城市画像,重庆被年轻人们一次又一次惊喜发现。

03

我们之前有一个误区,认为人在城市中的寻找是被动的。殊不知,寻找本身也是一种创造。

于是我们的城市才有了全新的名片。这些名片背后的热门打卡地,有历史的传承,更有新时代的创造。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小红书、抖音等等内容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大声告诉我们:成都不仅有武侯祠,还有太古里;上海不仅有外滩,还有1933;西安不仅有大雁塔,还有SKP;长沙不仅有橘子洲,还有文和友;重庆不仅有火锅,还有8D城市。

无数年轻人的打卡,让我们平日熟悉的城市延续历史积淀的同时,也多了蓬勃的朝气。最后我们蓦然发现,这些焕然一新的城市新名片是如此令人惊喜。

从“历久的城市”到“弥新的城市”。这般微妙而美好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最直观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在手机上花费近4个小时,以年轻人为代表的“Z世代”用手机的时间更长。其中人们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超过2.3个小时,社交媒体在中国渗透率达到97%。

与此同时,他们伴随网络长大,却并不完全生活在虚拟之中,而城市生活也因为他们的发现与分享变得更多被“看见”。

04

对于从内容社区起步的“小红书”,也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年轻人们生活在线化的承载地。

这个以“人”为核心建立的社区生态,早期吸引用户来这里购物。以购物为起点,大家分享逐渐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美食、旅行、健身、学习、亲子等。开放、包容的社区氛围,让用户习惯了在这分享交流,“小红书”因此成为记录用户生活方式的平台。

最大的神奇之处是这个始于线上的生活方式社区并未止于线上。用户不经意记录的同时,留下的内容会激发其他用户探索城市的灵感。

一个用户通过“线上种草”生活体验,很容易触发“社区互动”。现场体验后,这些用户反过来又会进行更多的线上分享,最终形成一个正循环。

过去的十几年,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到消费打卡之中,用脚丈量出城市原本错失的角落。那些有着更好消费环境、更多元生活方式的城市,成为年轻人栖息的选择。

这份城市榜单,基于几亿用户的笔记分享,敏锐契合了无数个体对城市期待的变化。变化不仅在大城市,人们也通过笔记,还关注到三座地域辽阔的小城市。

三明以沙县小吃闻名。值得一提的是,沙县美食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复杂的烹饪,就是简单的清欢之味,反而最接近生活真味。

在丁真走红之前,甘孜就在社交平台上火过了。如果说都市象征城市生活的一面,甘孜就代表了城市的另一面。城市也可以纯净,在荒野气息中展现原生态魅力。

呼伦贝尔比甘孜更广阔。在水泥森林里被训规的灵魂,需要在一次在草原上放纵与放空的机会。在网络上,用户们已经将呼伦贝尔视为自由的代名词。

这三座城市再次佐证了人们的变化。城市可以是故乡,也可以是远方。

猜你喜欢

甘孜名片榜单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丁真的甘孜,到底有多极致?
守望绽放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榜单
榜单
榜单
榜单
会展名片等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