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种鸭产蛋率的关键措施

2021-03-05范吉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母鸭受精率鸭群

范吉平

(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荣县 643100)

影响种鸭产蛋率的原因较为复杂,环境、饲养技术、受精率、疫病等均可能导致产蛋率降低。现阶段研究如何有效提高种鸭产蛋率,保障种鸭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优良经济杂交组合

四川麻鸭作为我国著名的肉蛋兼用鸭种,具有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适合稻田放牧饲养等特点,可充分适应四川盆地及盆周丘陵地区等环境,是我县大力推广和保护的优秀鸭种。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四川麻鸭父本可以与绍兴鸭、山麻鸭、金定鸭等产蛋率较高的母本鸭种进行经济杂交,使四川麻鸭具备良好的遗传资源优势,从根源处提高自身产蛋率,对提高其生长速度也有促进作用。

2 改善生长环境

2.1 温度适宜

适合种鸭产蛋的环境温度一般在5~25℃范围内,因此蛋鸭春季和初夏普遍产蛋率高于秋冬。适宜的温度可促进公鸭睾丸发育,形成精子,受精率更稳定。过高的温度(30℃以上)可能会暂时抑制公鸭的精子活性,母鸭则会因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出现蛋重降低、蛋壳变薄、变软,产蛋率下降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中暑死亡。为避免温度对鸭群的不利影响,规模养殖场可以利用负压通风湿帘等降温,散养户需要注意遮挡阳光,控制鸭群密集度。

2.2 光照适宜

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满足种鸭产蛋期对光照的需求,刺激蛋鸭体内影响产蛋的激素分泌,促进营养物质累积,进而提高产蛋率。在种鸭育成后期阶段,需要控制好人工光照的照射时间和强度,缓慢补充人工光照,避免蛋鸭出现采食量过猛而脱肛情况。可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光照时间为17h左右。同时注意不同生长阶段的种鸭需要的光照时长与时间具有差异性,应结合具体情况调整。

2.3 避免热应激反应

30℃以上高温严重影响鸭群的采食量和产蛋率,鸭群可能因频繁饮水导致多次排泄,加剧体内营养物质流失,甚至提高疫病感染率。需要做到合理通风,及时降温,如覆盖遮阳网等。适当延长种鸭夜晚进食时间,保证采食量达到标准,饲料中可以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如VC等,也可以适当加入小苏打帮助种鸭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保证生理机能正常。养殖人员需要留意天气变化,如夏季暴雨来临,需要通过提前预防避免鸭群淋雨导致产蛋率下降。

3 饲养管理

3.1 育雏期 育雏室应加强消毒、保温和控制好湿度,在饮水中适量添加一定浓度的电解多维可提高成活率。育雏期间,适宜小群饲养,应保证雏鸭整齐度,最佳饲养密度控制在35只/m2左右,随雏鸭长大,应逐渐降低饲养密度。尽可能早对雏鸭采取脱温、下水操作,由网上育雏过渡到地面育雏。按照一定比例将公母混合饲养,对提高产蛋率有利。

3.2 育成期

在此生长阶段内需要控制种鸭体重,可以采用限制饲养方式,尽可能保证鸭群性成熟与体成熟达到同步。控制好种鸭体重,时刻监测种鸭体重变化,定期随机抽取种鸭测量体重并与标准值比较,根据结果对鸭群采食量适当调整,合理给料。注意10周龄后的种鸭测量体重过程中应兼顾累计增重和周增重指标。对育成期种鸭抢料情况,应基本保证鸭群充足的采食面积,根据采食情况及时挑出体重过大和过小的个体,分别进行限饲和补饲措施,直至体重达标。

3.3 产蛋前期

合理安排鸭群开产时间,保证种鸭生殖系统利于产蛋,降低养殖成本。产蛋前期可以适当增加种鸭采食量,同时注意补充人工光照。

3.4 产蛋期

通过科学配比保证种鸭饲料营养充足,满足生长和产蛋需求。及时淘汰残次鸭和换羽鸭,避免影响交配情况,导致受精率降低。产蛋期间尽可能避免惊扰鸭群,需要固定日常饲养管理时间、人员、饲料等。

4 饲料管理

饲料成本通常占据种鸭养殖成本较大比例,在满足饲料营养标准的基础上,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酒糟等,在达到良好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不同生长阶段的种鸭需要针对性补充不同的营养物质,必需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产实践证明,维生素E对公鸭生殖系统发育影响较大,鱼粉对种鸭孵化率和受精率等生产机能有良好效果。注意母鸭在完全达到体成熟状态后,蛋重趋于稳定,对营养需求降低,此时应减少其采食量,避免母鸭脂肪沉积,使产蛋率急剧降低。可根据母鸭情况,采取试探法逐渐减少料量。

5 结语

重视提高种鸭产蛋率可从品种选择、环境管理、饲养管理和饲料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保障鸭群生长健康。种鸭提高产蛋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重视细节管理,以提升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母鸭受精率鸭群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母野鸭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群中的鸵鸟
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算蛋
The devoted 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