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2021-03-0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腺胃血清型病鸡

季 明

(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发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毒性疾病。由于该病毒的血清型较多,如果免疫程序不当,将导致该病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1 病原学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第三亚群的病毒。由于病毒核酸为正链单股RNA,血清型较多,容易发生重组,变异性很强,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毒株还在不断出现。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为:Mass型,T型,Gray型,Hotle型,变异株等。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死鸡的气管、支气管的渗出物和肺脏组织中,在腺胃、肝脏和肾脏中也可分离出。

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弱,在56℃的条件下仅存活15min。一般消毒剂消毒液3~5min内均可使其灭活,例如1%的碳酸、0.1%的高锰酸钾溶液、70%的酒精等。

2 流行病学

该病只发生于鸡,品种差异不明显,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但以l~4周内雏鸡死亡率最高,达到15%~19%。

病鸡带毒鸡是主要病源,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感染易感鸡,或者同舍饲养的发病鸡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垫料、设备等途径传染易感鸡。该病传播速度快,一旦有感染,很快在2d内全群均可出现症状。发病季节以气候寒冷温度低的冬季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换季时节,感染株的毒力,鸡群的日龄、免疫背景都会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

3 临床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对组织的亲嗜性、损害不同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等。

3.1 呼吸型

主要病变部位为呼吸器官。表现为气囊轻度浑浊增厚,气管管腔中有黄色的粘液或黄黑色干酪状栓塞物。突出的症状有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呼吸道啰音、伸颈张口喘气,夜间听到明显嘶哑的叫声。随着病情发展,症状加重,缩头闭目、垂翅挤堆、食欲不振、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到20%。成年鸡患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之后产蛋量会下降20%甚至到达50%,出现生产畸形蛋的情况:蛋白呈水样稀薄,蛋黄与蛋白分离,或蛋白附着在壳膜表面。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很难恢复原来水平。

3.2 肾型

初期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3~5d内迅速加剧,主要表现厌食、精神不振,排水样白色稀粪。病鸡因脱水而减重,严重的全身皮肤颜色发暗干燥,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壳品质下降或者产畸形蛋。剖检可见肾肿小叶突出、苍白,因尿酸盐大量沉积,似一层白霜,呈现“花斑肾”。

3.3 腺胃型

初期症状不显著,后期食欲减退、腹泻、体重降低。输卵管发育受阻,变细,腺胃出血,腺胃壁增厚黏膜出血、肿胀如球状甚至坏死,溃疡,胰腺肿大,出血。

3.4 生殖型

病毒侵害鸡的输卵管和卵巢等生殖系统,造成永久的损伤,剖检可见腹内有液状的卵黄样物质,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内充血,输卵管水肿。部分鸡卵泡萎缩,有的卵巢发育正常,但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壁变薄,细而短,永久性退化,有盲端或者根本就没有输卵管,炎症渗出物在输卵管积液形成囊肿,产蛋期到来之后成为不产蛋的“假母鸡”,鸡群没有产蛋高峰。

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常用微量血凝试验,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气管环组织培养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琼脂扩散试验、RT-PCR等。病毒分离鉴定试验为阳性可终判为感染鸡。当仅血清学试验呈阳性结果时,应结合病史和免疫背景进行综合判断。

5 防治措施

5.1 免疫接种

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疫苗免疫接种,常用H120与H52弱毒疫苗滴鼻、点眼。该病毒的血清型较多,而且容易变异,所以在使用疫苗前选择使用与病毒血清型一致的疫苗,从而达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5.2 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保持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鸡舍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在换季时节,既要保证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又要注意鸡舍小气候的稳定,防止冷风刺激。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可加倍应用等。

5.3 严格采取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绝不能从有该病或没有经过净化该病的祖代场引入鸡苗。停养期内加大消毒卫生力度,对防控该病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腺胃血清型病鸡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传染性腺胃肌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1例肉鸡腺胃肌胃炎的诊治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