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畜布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

2021-03-05赵薛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母畜胎衣牲畜

赵薛光

(额敏县畜牧兽医站,新疆 额敏 8346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养殖户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态势。布氏杆菌病是具有流产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并且人畜共患。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都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

1 流行病调查

布氏杆菌病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对多种牲畜和人类带来影响。家畜感染多为单一或者交叉感染。其中羊对该病菌的感染程度最高;其次是牛、猪等。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的牲畜发病季节稍有不同,羊多从春季开始,秋季下降;牛则在夏秋季节高度发病,并且通过伤口、呼吸道等造成感染,通常在母畜身上最为常见,母畜生产或者流产后,生殖系统黏膜极易感染病菌。并且病菌会存在其胎衣、分泌物中。患病母畜的乳汁和患病公畜的精液中都含有病菌。

2 临床症状

不同动物感染该病后的潜伏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牛潜伏期为2周~4个月,感染情况随着母牛妊娠期变化;猪带有流产症状,会出现暂时或永久性的不孕情况。多见于子宫炎后,公猪则发病于睾丸炎;羊多见于怀孕母羊,发病于胎盘,导致羊出现流产等现象,并于流产后的3~4个月出现染病情况。公羊会基于生殖患病,出现跛行等现象;犬会感染牛、猪等带有的病症,呈现隐性感染,并于妊娠期50d左右发生流产、不孕等症状,公犬多为睾丸炎。

3 实验室诊断

3.1 平板凝集反应诊断法

在对牲畜检疫的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牲畜的血清量。对不同的牲畜使用量牛、骆驼等为0.02/0.04mL;猪、羊等为0.04/0.08mL。采集牲畜的血液,无明显蛋白凝固现象后,在血液添加防腐剂,才对牲畜采集血液后的2周完成检验工作;停食准备干净的玻璃板,在上方画出小方格,按照每一列4个格的方式检验血清;并将血清置于温室中观察,室温保持在20℃左右,使用0.2mL左右对血清进行检查,吸取检查血清,加入任意一列方格中,按照由高到低的方式对血清进行混合;使用0.5mL,吸取抗原与方格中的血液混合,并将玻璃板放置在酒精灯上方加热,等待温度到达30℃时,等待5~8min,对其反应进行判断。

当玻璃片上出现血凝集片或者颗粒状物体的时候,液体呈现清亮的状态,凝集程度为100%;出现明显凝集块,液体比较透明,凝集为75%;凝集块出现,液体不透明,则为25%凝集;液体混浊,没有凝集现象。

对凝集现象的判断分析出,血清量为25%凝集现象以上的情况时,则说明为阳性反应或者存在疑似现象,当疑似现象存在,需要重新对牲畜采血,再一次进行检验。

3.2 染色检验法

染色检验法需要取母畜的分泌物、胎衣等涂片,并对其检验是否患病。首先涂片的要尽可能涂的薄一些,等待其自然干燥后,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2%的沙皇水溶液与涂片混合,加热到气泡出现;使用清水清洗后,使用孔雀绿溶液对其进行染色,并等1min;患病的涂片会呈现红色,非患病则为绿色,对涂片的检验需要在使用染色药剂后立即执行,避免红色病菌散去。

4 防治措施

(1)为了避免布氏杆菌病为畜牧业带来影响,除了对牲畜检疫外,还需要通过隔离观察的方式,进一步确认牲畜是否患病,确认无患病症状后才能将其放入群体中。

(2)发现患病的牲畜需要立即将其与其他健康的牲畜隔离开,并且将被污染的牲畜圈养进行全面的消毒。将阳性率超出50%的牲畜直接扑杀,对牲畜遗留的羊水、胎衣等物消毒,做到无害化处理。

(3)严格组织全境排查,对牲畜严格的检测。各个地区的兽医局需要对境内存在的养殖场排查,牲畜需要在每一个季度,都使用凝集反应对其是否患病进行严格的检测。对患病严重的牲畜,选择扑杀或者隔离。检测结果需要牲畜群体连续2次出现阴性才算符合标准。并且严格防止疫情传播,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基于境内加大管制力度,对售卖、贮藏等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5 结语

畜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需要该行业健康发展,以便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杜绝布氏杆菌病传播,减少病菌对牲畜带来的危害,推动养殖业实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母畜胎衣牲畜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和氯前列醇的使用简介
交换牲畜
母畜子宫脱出的诊治
农药毒死牲畜 为何诸多说法
浅析维生素对母畜繁殖力的影响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
“人造炎症”治疗牲畜阉割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