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母猪的饲养和繁殖管理

2021-03-0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情期后备发情

王 鹏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绥中125200)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饲养管理不科学、感染疾病或年龄过大等因素均会导致母猪繁殖能力的下降,影响养殖效益。为优化繁殖母猪群体,提升繁殖水平,猪场需要加大后备母猪的培育量,并通过合理的饲养及繁殖管理,保证其具备良好的繁殖能力。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 日粮的合理配制 在后备母猪饲养中,要提供全价均衡的营养,应尽量丰富饲料种类,及时添加适量的蛋白质及磷、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同时,后备母猪生长过程中还应注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添加,这些营养的需求量并不大,但其决定着后备母猪能否正常代谢,是其生理机能良好发育的重要保障,若是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其骨骼发育,导致其四肢或蹄部无法发育完善等。饲料配制过程中,应遵循适口性原则,均衡搭配营养,可选用市面上售卖的专用后备母猪饲料,尽量不使用育肥饲料。

1.2 科学饲喂后备母猪 不同生长阶段的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需求有所差异,因此要科学饲喂,以提升喂养质量。低于5月龄的后备母猪可自由采食,以保障后备母猪可摄取到充足的营养,有利于其生长发育。6月龄之后,应采用限制饲喂法,根据后备母猪的膘情确定饲喂标准,以免其过肥或过痩,降低其繁殖能力。若是后备母猪的体重超标,应对其进行限制饲喂,应降低其饲喂量、降低日粮的营养浓度,将适量青粗饲料添加到饲料中,可起到促进消化、激发食欲的作用。

1.3 优化饲养环境 对后备母猪,饲养环境是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的关键,特别是温度,会对其繁殖能力产生决定性影响。夏季温度较高,后备母猪易出现热应激反应,会降低其进食量,导致其无法摄入充足的营养,将会延缓其生长发育速度,降低其繁殖能力,甚至会出现代谢功能紊乱。为此,饲养过程中应加强环境温度控制,夏季应做好防暑降温处理,冬季则应加强保暖,以免母猪受凉而感染疾病。同时,应将猪舍内的湿度控制在60%~80%,定期进行猪舍通风,排除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猪群发病率。此外,还应确保后备母猪可得到充足的日光照射,及时进行圈舍内的清洁与消毒,切除细菌或病毒传播途径。

1.4 强化日常管理力度 为保持后备母猪体质健康,日常饲养中每日应驱赶后备母猪运动,从而加快其新陈代谢,强化其体质,提升其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同时,合理的运动可防止后备母猪体重超标,也可避免其出现四肢无力、蹄部软弱的情况,可提高其性交欲望。在后备母猪日常饲养中,还要强化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不可将变质发霉或被污染的饲料喂食给后备母猪,且应确保饮用水的充足供给。后备母猪选择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档案的建立,从而为后续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 加强母猪繁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科学开展发情鉴定工作 后备母猪生产发育良好,性器官发育成熟后即进入发情期,通常发情时为5.5月龄左右,略早于身体成熟时间,后备母猪发情之初规律不明显,发情时间可持续21d左右。初次发情时,后备母猪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因此饲养人员应对适龄后备母猪进行密切观测,防止忽略其发情期。为判断母猪是否初次发情,可利用公猪进行试探,并对发情日期精准记录在档案内,以便于对下个发情时间进行准确预测。应做好后备母猪的发情控制,可通过早期诱情的方式使之提前发情。若是后备母猪身体发育良好,初次发情期来临越早越为理想。

2.2 选择适宜的配种时机 配种时间选择不适当会影响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若初次配种时间早,会降低其受胎率,易导致母猪难产,对其后续生长发育也会产生影响,使之繁殖能力下降,也会降低仔猪成活率。若配种时间较晚,也会降低母猪的繁殖能力。初次发情未配种的情况下,应于第2或第3次发情期进行配种,应确保母猪体重超过120kg,年龄应为210日龄以上,确保后备母猪身体已发育成熟。

3 结 语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效果是影响其繁殖能力的关键,为此需要提高日粮配制的合理性、实现科学饲喂、优化饲养环境、强化日常管理力度,提高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还应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选择适宜的配种时机,从而保障后备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提高产仔率与仔猪成活率,提高养猪场的养殖收益。

猜你喜欢

发情期后备发情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发情相关基因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羊的繁殖规律与育种技术
母驴配种注意啥
新疆哈萨克绵羊在乏情期和发情期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
养羊何时配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