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2021-03-05胡芳涛赵克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患猪猪种耳病

胡芳涛,赵克伍

(1.临沭县畜牧局石门畜牧兽医站,山东 临沭276700;2.临沭县畜牧局郑山畜牧兽医站,山东 临沭276700)

影响生猪健康的疫病种类繁多,猪蓝耳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后会表现出极强的传染能力,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十分广泛。生猪感染后,其繁殖系统和呼吸系统都会受到严重的损伤,仔猪患病后有较高的死亡率,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严重。对此,养殖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从预防入手,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降低猪蓝耳病的危害。

1 发病原因

猪蓝耳病主要由一种动脉炎病毒引发,感染后表现流产和不孕症,在发病早期人们常将其当作高热病,对其重视不够,随着病情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该病的危害,发现猪蓝耳病病原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主要作用于巨噬细胞,引发猪蓝耳病。

2 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的传染性极强,各品种和年龄段的生猪都会受到感染,其中以怀孕母猪和仔猪最易感。猪蓝耳病可以通过空气、水源、精液等多种传播媒介由患病猪迅速传播。该病毒在生猪体内可以长时间留存,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残留性。

3 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患猪表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患猪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导致生猪无法进食。如果是怀孕母猪受到感染,通常会早产或流产,而早产极大可能会病胎或死胎,病胎患有运动障碍以及呼吸道疾病,进而会引发肺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将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4 预防措施

4.1 疫情检测定期接种 养殖户要时刻关注疫病动态,若附近出现病例,需要立即对所有生猪展开病情排查,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则应立即隔离,同专业兽医共同诊断病情,第一时间对猪舍做好全面的消毒。除此之外,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保证接种工作的规范性,在非疫区主要开展基础免疫,以肌注的方式对母猪和公猪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每头生猪疫苗使用量为4mL,20d后再次进行一次肌注。如果是10~17周的育肥猪,每头的免疫量为2mL,若是4~10周的育肥猪,每头的免疫量为1mL,育肥猪均进行一次肌注。

4.2 饲养环境的管理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各种疫病的必要基础,不仅可以切断传播途径,也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对此,养殖人员需要从清洁和消毒两个方面加强管理。将消毒和清洁工作制度化、日常化,时刻保证猪舍环境的清洁。同时,还要加强对猪舍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减少疫病的传染范围。最后,养殖人员要控制好猪舍内部的温湿度,根据外界气候情况及时调节,同时还要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

4.3 科学选种自繁自养 首先,在选种方面要加强管控力度,对猪种供应商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充分调查,不选用疫病高发地区的猪种,对引进的猪种要隔离30d并做好血清检验,隔离期满且全部呈阴性后方可混群饲养。为保证猪种的优良性,建议自繁自养,有效预防猪蓝耳病。

4.4 无害化处理 由于猪蓝耳病可在患病生猪体内长期留存,且其尸体也会表现出极强的传染性,对此,养殖者需要做好患病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根据国家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采用深埋或焚烧等方式处理尸体,彻底消灭传染源,预防疫病的进一步蔓延。

5 治疗措施

5.1 发病仔猪 若仔猪感染猪蓝耳病,可根据仔猪的状态分别治疗,若是断乳后的仔猪,可通过接种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同时将冀中无敌以80mg/kg的比例加入饲料中进行饲喂,共饲喂7d。如是初生仔猪弱仔,可通过补给电解质的方式治疗。

5.2 发病母猪 首先,将病猪的产道清理干净之后清洗患病母猪的子宫。清洗完成后将800万U的青霉素注入患猪子宫,同时皮下注射40IU的脑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恶露的顺利排出。对病猪产道的清洗要先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500~1000mL冲洗,之后用500mL的蒸馏水再次冲洗。

6 结 语

猪蓝耳病是猪疫病中常见的一种,主要影响生猪的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猪蓝耳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一旦大规模爆发将会对养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养殖户来说,要将猪蓝耳病的预防当作首要工作,从养殖环境的管理、疫苗接种、疫情检测、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养殖人员要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意识,减少猪蓝耳病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猜你喜欢

患猪猪种耳病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猪增生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