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21-03-05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6期
关键词:羊布病传染给布病

邱 海

(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通化134100)

羊布病属于慢性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伤害羊的生殖系统。羊发生布病后,会造成怀孕母羊习惯性流产、致使公羊睾丸发炎等典型症状,本病不仅会在羊群内广泛传播,对羊群造成严重影响,降低经济效益,而且也会传染给人,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一旦有一只羊发病会很快传染给整个羊群。甚至传染给人类,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要仔细观察羊群的健康状况,发现有发病羊尽早隔离扑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以减轻不必要的损失。

1 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

母羊感染布病后主要表现典型的流产症状,尤其是怀孕后3~4个月的母羊,在胎儿流产前阴道流出液体,颜色呈黄色,另外还可以表现关节炎、乳房炎、早产、公羊睾丸炎等症状。对病死母羊剖解可见典型病变发生在生殖系统。胎盘绒毛膜下发生浸润、出血、充血或水肿、甚至发生糜烂和坏死病症,流产胎儿真胃内出现黄白色絮状物,有的淋巴结肿大,肝脏上面有明显的坏死灶,膀胱和胃肠处有点状出血。

2 疾病诊断

通过疾病流行特点,结合病羊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初步诊断羊感染布病,但是确诊羊是否感染布病,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实际临床中常用以下方法确诊。

2.1 细菌学诊断 无菌采集病母羊胎儿的病变组织,尽快送到专业实验室,由专门兽医人员制成涂片、干燥、固定,用沙黄染色和孔雀绿水溶液复染后镜检。如果镜检发现红色说明羊群已经感染布病,如果看到蓝色可以肯定羊群没有感染布病。

2.2 病原学诊断 无菌采集病羊病变组织,在实验室内培养病菌,在羊布氏杆菌适宜的生存环境,观察有无布氏杆菌生成。还可以采集病羊的血液进行病菌分离培养,但该法准确性较低,实际生产不建议使用,一般实验室可以采用。

2.3 血清学诊断 在诊断羊布病时,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就是血清学诊断,实验室常采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来监测,其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大多养殖场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诊断羊群疾病。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得出结果后,再用相应的试管凝集实验再进行诊断和检测,如果血清发生凝集就可以确定为阳性,如果血清出现不凝聚,就能够确定为阴性。

3 防控措施

3.1 采用自繁自养方式 如果需要引种时,必须从无疫区引进,并且需要对相关疾病进行检测,在引进后还需要放入隔离场进行1~2月的隔离饲养,最重要的是进行检疫、免疫接种,确定无疫后方可混养。

3.2 要定期进行检疫 一旦发现病羊立即淘汰处理,切忌留作种用,并且采取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避免病原体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建议给羊群接种布鲁氏杆菌羊型五号苗,可以有效防控本病发生。在饲养羊群时,一定做好人员防护工作,因为羊群一旦感染布病能够传染给人类。

3.3 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针对发病羊群或疑似病羊群应立即扑杀隔离,对安全羊群需要进行检测。对病羊的生活环境需要彻底清理和消毒。例如生活圈舍、活动场所、料槽、水槽和工具等用火碱溶液、碘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还可以用生石灰水刷拭圈舍墙壁。

将病死母羊、流产的胎儿、胎衣等废弃物进行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避免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防止本病在羊群中传播开来。每天定期清理粪便、尿液等污染物,并运输到远离羊群的地方,消毒、覆盖、发酵,有利于充分杀灭污染物中存在的病原体。通过上述各种方式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防控羊布病的传播和发生,进而提高羊场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羊肉及产品需求的增多带动了养羊业的发展,养羊数量和饲养密度的增加,使羊布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不仅对羊群造成严重损害,而且还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做好羊布病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首先引进健康羊群,确保没有受到布病感染。然后隔离、检疫和消毒工作。供给环境适宜的生活条件,提高羊群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羊群感染疾病的机率,确保羊群健康状况,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优质的羊肉产品。

猜你喜欢

羊布病传染给布病
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
羊布病的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太阳感冒了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遛狗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