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细菌性血流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1-03-05袁凯旋邓彩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界值病原菌阴性

袁凯旋,邓彩凤,叶 龙,赵 越,凌 勇

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080;2.梅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梅州 514031

目前血培养仍是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耗时长,容易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处于感染初期的患者常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越来越多的耐药菌出现[1]。国内学者发现,血清炎性指标水平与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存在一定关联,且能较好地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对早期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参考价值[2]。国外有研究已经证明白细胞介素(IL)-6和降钙素原(PCT)是可靠的、安全的检测指标,用于指导治疗可大大缩短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IL-6和PCT在预测细菌血流感染方面,具有与IL-8、C-反应蛋白相当,甚至更好的诊断效能[3]。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类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和IL-6水平,旨在探讨其在早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血流感染患者195例,男130例、女65例,年龄18~96岁、平均(61.5±20.7)岁,纳入条件:2次或2次以上血培养均分离得到同一菌种。血流感染诊断根据199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和美国危重病学会(SCCM)共同会议发布的标准进行:体温<36 ℃或>38 ℃、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肺泡二氧化碳分压<4.3 kPa、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中性粒杆状核细胞百分比>10.0%。符合以上标准≥2条者,诊断为血流感染[4]。上述人群中,革兰阴性(G-)菌感染者90例作为G-组,男61例、女29例,年龄(64.3±20.7)岁;革兰阳性(G+)菌感染者105例作为G+组,男69例、女36例,年龄(58.5±20.6)岁。血培养标本采集当天同时检测血清IL-6和PCT水平,若患者1周内有2次及以上检测,只记录第1次检测的结果。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血流感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肝功能异常、患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新生儿、手术或外伤、免疫功能异常、患神经系统肿瘤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15~99岁、平均(54.7±19.3)岁。各组间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 3D型血培养仪、BD公司血培养仪和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静脉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CT,严格按PCT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荧光法)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范围为0.05~200.00 ng/mL,检测限为0.05 ng/mL。用罗氏公司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IL-6。

2 结 果

2.1病原菌分布 19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G-菌感染90例(占46.1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13.85%(27/195);G+菌感染105例(占53.8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18.46%(36/195)。血流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类型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2PCT和IL-6水平的比较 G-组、G+组及对照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2、0.8和0.1 pg/mL,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7.9、47.0和11.9 ng/mL;G-组、G+组PCT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组PCT和IL-6水平均高于G+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病原菌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 IL-6水平的比较[M(P25~P75)]

续表2 不同类型病原菌的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IL-6水平的比较[M(P25~P75)]

2.3PCT和IL-6鉴别G-菌和G+菌感染的ROC曲线分析 IL-6用于区分G-菌与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诊断界值为105.9 ng/mL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和65.3%,此时约登指数最大。PCT用于区分G-菌与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诊断界值为0.255 pg/mL时,AUC为0.65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57.4%,此时约登指数最大。提示PCT和IL-6对G+和G-菌感染的鉴别有一定作用,见表3、图1。

表3 PCT和IL-6用于鉴别G-菌和G+菌感染的ROC曲线分析

图1 血清PCT、IL-6鉴别G+和G-菌感染的ROC曲线

3 讨 论

血流感染是指病原菌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每年脓毒血症患者超过1 900万例,无论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逐年升高趋势[5-6]。目前在各大医院,血培养仍是血流感染诊断的参考方法,但该方法耗时长且灵敏度低,早期的抗菌药物治疗往往针对性不足。目前,对广谱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病原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可靠且方便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对细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和个体化目标疗法,不仅可以降低耐药性菌株形成的风险,还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和避免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带来的临床不良反应[7]。

PCT是含有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3,正常生理状态下只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8],在健康人血液循环中只有非常低水平的PCT,当有严重细菌、真菌、多器官衰竭时PCT水平显著上升。PCT一般在严重细菌感染后2~4 h水平升高,6 h达高峰,半衰期为20~24 h,而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下不升高或轻度升高[9],因此,PCT是反映全身炎症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指标,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并可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10]。

IL-6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细胞炎性因子,是近年新发现有助于细菌感染诊断的早期标志物之一,IL-6水平还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11]。G-菌的内毒素是IL-6合成和释放的诱导剂,血浆中IL-6的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普通感染时IL-6的水平变化很小,只有在重症感染时才有明显升高。IL-6一般在细菌感染后1~2 h迅速升高,4~6 h达高峰,并可维持8~24 h[12]。

本研究中,G-菌感染90例(占46.15%),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感染105例(占53.8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G-组、G+组PCT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G-组明显高于G+组,与TAVARES等[13]的研究一致。BRUNO等[14]报道,PCT是一种潜在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鉴别菌血症与非菌血症,本研究也表明PCT可以用于血流感染的诊断。ROC曲线显示,IL-6鉴别G+和G-菌血流感染的AUC为0.723,诊断界值为105.9 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和65.3%。PCT鉴别G+和G-菌血流感染的AUC为0.652,诊断界值为0.255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57.4%。提示两者对G+和G-菌感染的鉴别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中亦发现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而PCT水平较高。可能原因:PCT水平升高除与感染相关外,亦与创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多种因素相关;同时血培养结果也受采血量、采血时间、培养次数等因素影响,从出现“真感染”而血培养“假阴性”的情况。所以出现血培养阴性但感染指标高水平时,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测做出判定[15]。

综上所述,G+和G-组PCT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G-组这两项指标水平高于G+组。提示PCT和IL-6水平与致病菌类型有关,可用于G+和G-菌感染的鉴别和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病死率。但本研究作为回顾性研究,纳入患者例数较少,分析的感染性指标较少,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并进行深入、细化、前瞻性的研究,对更多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炎症指标进行分析,以完善本研究的结论。

猜你喜欢

界值病原菌阴性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初中数学中绝对值性质的应用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部分国家和地区司机血液酒精浓度界值及相关处罚规定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苏州市重点传染病移动百分位数法预警界值优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