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1-03-05严叔春王健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河床河道河流

严叔春 王健

摘 要:城市河道整治对于城市发展极其重要,城市河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道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

关键词:生态环境;河道整治措施

引言

更为充分利用河道水体以及空间,在工程基本措施以及生态措施之间展开结合,这样做可以有效保证河道治理工程的基本功能,也可以有效兼顾好社会适应性以及基本的功能服务性。需要针对河道展开人工改造的工程施工,也需要尽最大可能对河道展开科学维护,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河道生态系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河道整治进展展开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

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具体实施时,还是会对河流生态完整性形成影响,而这一影响多是因为工程占地所产生的。由于多数整治工程都需要占用一定的草地,所以草地面积会随之发生一定改变。就某一层面而言, 在草地面积发生变化时,区域内生态环境生产能力以及发展稳定性等,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作为河流生态系统重要组成,草地发生改变,也会引起河流周边陆生植被的变动,特别是永久占地施工行为,会对施工区域内生物、植被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会直接影响原有生态系统自然能力以及生物生产力,并不利于区域景观稳定性以及质量。此外工程施工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为干扰行为,像在施工区周边建设生产生活区或设置弃渣场等,也会对原有土地植物形成破坏[1]。

1.2 护岸护滩

工程修建的护岸、护摊工程有利于稳定河道边界和保护滩地,一般将边坡利用刚性抗冲材料固化,这使得边界物理形状和生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对河流水体与原有河床土体的联系起到阻断作用,水陆系统之间出现阻隔。堤防的修建具有保护滩地的功能,同时也会给洪水的自然漫滩带来阻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通功能和漫滩洪水的物质信息交换能力大大减弱。一般地,天然河床由黏土、沙土、卵石和砾石等组成,其不同粗细程度的泥沙能为鱼类产卵提供场所,并为小型水生生物、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于周边水系的联通透水性也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对河床硬化处理的河道整治工程,大大降低了河床的过水性与多孔性,河流对地下水的纵向补充和沼泽土壤、湿地的横向扩展起到阻断作用。所以,河床硬化处理严重破坏了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变许多物种甚至消失不见,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受到较大影响。因河床、边坡、河岸的硬化使得微生物的生存与交换环境出现变化,鱼类产卵场所及食物来源受到破坏。

2 河道生态整治策略

2.1 控制污染源,清淤疏浚

城市大量采用管網收集和进行污水处理不同,乡村缺少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生产生活污水一般就近分散排放,污染物经过雨水的冲刷,最终大量汇集于河流等低洼水体中,河道水体污染程度和淤泥的堆积速度不断加快,长此以往,河流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显著。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尽可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针对污水排放分散这一实际情况,可在村庄低洼处分别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提高水体净化技术,尽量减少和消减进入河流的污染物,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将污水集中处理后作为乡村生态用水就近用作生产补给。其次,进行河道清淤疏浚。清理后的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还可以作为优良的土壤基底用于农作物种植,发挥其有机材料的多重功能,同时清淤后的河道水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2]。

2.2 构建环境友好型工程

为对河道整治工程所产生消极影响实施有效管控,确保生态和谐理念可以在河道整治中得到高质量落实,实现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维护的有效平衡,可通过构建环境友好型工程的方式,达到相应工程建设目标。例如,某河流段原有整治工程以防洪堤为主,整体工程体系管控效果并不理想,工程建设存在着对河滩以及河槽等有所干扰的状况,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严重破坏。由于该地区生态系统再恢复能力相对较差,生态弹性度指数相对较低,所以在完成施工后的一段时间后,该地区生态环境仍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妥善改善这一问题,该地区决定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整治工程之中,提出要按照生态环境治理、防洪整治相结合原则,对洪水治导线展开堤防布置,进而完成工程施工。同时普通堤段运用了透水生态型护坡,草以及灌木等植被的种植,不仅实现了对河流环境的有效美化,同时也为滩区沙荒地改造以及湿地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实现了对河流的综合整治,优秀经验值得借鉴。

2.3 工业污染治理

(1)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动态管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污水排放不达标及未按规定总量排放的企业一律不予放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从本行业和本地区的核定总量中调剂获取,没有获得总量指标的项目不予审批。(2)根据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耗水、高污染工业企业状况,将具备进网条件的污染源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具备进网条件的企业限期完善基础设施,分批实现达标进管,不能进网的必须达标的排放。针对未按标准执行的企业予以整治改造,针对不配合及污染特别严重以致无法整治的企业予以关停。(3) 针对污废水排放量尤其大的企业应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按照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进行处理排放。未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的中小型企业,可以依托于其他已设置设施的企业,将污水纳入污水站处理[3]。

2.4 河床护底

通过石块针对河底展开衬砌的施工处理,对于河道的上层,使用一些开山的主要用料来展开回填工作,而且需要进一步保证回填的基本高度需要在0.5m以上,再通过开山的石渣展开相应的回填工作,但是河道的表面治理则需要利用厚毛石展开护底施工。对于河流的支流河道来说,因为自身的地基承载能力在施工的时候不会特别进行要求,所以需要将河床之上的淤泥质土铺设在河道之上,形成滩涂湿地,保证河道的水质清洁。在换填过程中, 需要将河道换填的基本深度控制在科学范围之内,分别使用毛石以及开山石渣展开回填工作,毛石以及开山石渣之间的比例需要进行科学控制。

2.5 生物多样性

河道整治工程明显减弱了复杂涡旋、急缓流交汇和回流功能,河岸硬化、河流纵坡趋缓以及护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滩槽水沙交换和洪水漫摊效应。实践表明,传统河道整治降低了河流生境多样性,其影响生态系统的范围较广。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河流的能量交换与物质交流,而与周边生态环境的物质交换则难以实现,这大大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增强了生物链的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断裂将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4]。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于河道自身的影响和对于水生生物的影响,导致很多治理方案并不能够被更加科学的实施。所以需要进一步展开将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河道治理,有效做到科学的治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将河道治理工作做到最好,使得河道对于一些恶劣的天气具有一定抵御能力,进而促进周围地区和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主题。

参考文献:

[1]阎水玉,王祥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9,12(6):36-38.

[2]冯如安.城市河道整治设计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20(3):35-36.

[3] 于金源.辽宁省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5).

[4] 苏瑶,许育新,安文浩,等.基于微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环境科学,2019,(3).

1389501705276

猜你喜欢

河床河道河流
弯道之妙
河 床(外一首)
河流的走向
躺在那样的河床上
撮粮之术(下)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分析
枯树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