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佛交界地区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佛山陈村为例

2021-03-04李颖

中华建设 2021年2期
关键词:广佛陈村南站

李颖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加快了湾区各类要素流的重新配置,广州南站作为湾区重要交通枢纽及全球资源再配置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珠三角各地市积极融湾发展的大背景下,广佛地区正加快制定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及总体规划,其中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片区作为广佛融合先导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发展平台、新时代全国同城化发展示范区。而佛山陈村,作为该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毗邻广州南站要素汇聚优势,在湾区协作、南站引领下,将成为推动广佛“边界融合+协作扩张”的重要战略空间。本文以佛山陈村为例,探索广佛交界地区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

一、陈村发展存在“界限”限制

过去40年,陈村的发展经历了从“谷埠陈村”到“制造陈村”的变迁,实现了城镇经济稳步增长,但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割裂严重、形态散而不聚等建设现状使陈村并未脱离“镇”的体量及面貌。随着“轨道上的陈村”即将成为现实,陈村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尚未兑现成真正的发展先机,陈村的现状建设对未来高质量发展存在限制。

1.动力约束:产业活力与定位使命不匹配

陈村作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先导区核心,是佛山三龙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促进广佛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而目前陈村作为佛山东部城郊小镇,以发展花卉、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村级产业规模占比大且活力不足,技术创新与周边镇区相比滞后,服务于产业的人才相对缺失,与未来发展使命不匹配。

2.能级约束:功能空间与发展诉求不匹配

陈村未来空间发展局促,已建和待建用地占比超过70%,需通过拆除改造方式获得建设空间,限制了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小地盘、大城市”的公服困境,现状设施以面向本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高端服务设施缺位,对人才吸引力不足。通道型交通特征明显,难以集聚资源要素,广明高速、广珠西线高速等高快速路对地区割裂严重,制约城镇东拓对接广州南站。

3.品质约束:城镇形象与资源特色不匹配

陈村城镇形象不鲜明,岭南水乡特色缺失。城村园用地混杂,文海河、银河、文登河等生态廊道被现状工业用地割裂,内部生态要素破碎,缺乏结构性、高品质的开敞空间。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陈村面临的结构性机会

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湾区带来了全面开放的市场、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和大量相对廉价的知识劳动力。对于陈村而言,如何顺势而为,借助毗邻广州南站优势,把握轨道网络下的湾区发展机遇是未来陈村谋求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重要方向。

1.借力广州南站构建国际国内“双循坏”发展格局

广州南站作为湾区重要交通枢纽及全球资源再配置的重要平台,汇聚信息、资金、技术等要素流,是湾区重要的流节点。陈村可借力广州南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对外联动港澳,汇聚国际资金、国际人士、先进技术、信息等要素,对接国外市场;对内面向内陆,打通与广西、云南、长沙、武汉等合作,促进产品输出、经验输出、技术转移、人才吸引等,辐射腹地市场。

2.对接广州南站实现科技创新扇面要素配置升级

从旧金山、伦敦、横滨等枢纽地区建设来看,基于时效性、土地供给及成本敏感性,未来各类流要素在广州南站枢纽下的配置,将形成以南站为核心、圈层扩散的格局,正面链接城市中心、商业服务核心,背面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知识区,呈现高可达、低成本、高品质的“两高一低”特征。陈村位于广州南站枢纽背面的科技创新扇面,在枢纽影响下陈村对未来发展要素的选择应重点考虑研发、服务、制造、休闲等方面,形成面向广州南站的圈层式功能布局。

枢纽影响下陈村发展要素选择

三、“破界融湾、链接广佛”打造陈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打破陈村现状界限,积极对接南站、融入湾区发展,承接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要素流配置,以“无界网络”理念谋划陈村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真正意义上实现“破界融湾、链接广佛”。

1.产业无界:塑造融湾发展重点功能平台

重产业创新,陈村应借力湾区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强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

建产业集群,吸引湾区产业进驻,优化陈村产业结构。陈村应依托广州南站,吸引承接港澳总部经济、科技交流、高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外溢;对接广州大学城、知识城等创新知识源头,培育研发设计、技术转化等产业服务,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广佛“1+4”试验区和佛山三龙湾对创新产业的需求,推动现有花卉产业、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升级。

南站辐射下陈村产业发展重点

谋产业布局,对接广州南站的圈层扩散效应,打造融湾发展两大功能平台。陈村东部位于南站扩散的第二圈层,集聚分布商务办公、设计研发、高端服务等功能,打造创新服务平台;陈村中部位于南站扩散的第三圈层,升级装备制造、技术转化、产业配套等功能,培育技术转化平台。

2.设施无界:促进广佛融合品质资源共享

重公共配套,发挥毗邻广州南站总部商务区优势,争取区域级生产服务设施落位,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展销中心、创客工场等设施,提高陈村服务水平。提供陈村特色休闲服务配套,结合陈村花乡、河涌、历史等资源特点,增设文化创意、康体娱乐等特色服务设施,提升陈村城市吸引力。

促交通互联,强化陈村与广州南站的快速交通联系。推进广佛环线城际、佛山2号线、广州7号线延长线等轨道建设,加快海华大桥、佛陈路东延线、文登路建设,实现最快5分钟到达广州南站。

强智慧支撑,推动跨城、跨区智慧行政业务试点建设,促进广佛品质资源流动共享。进一步完善佛山(顺德)对广州(番禺、南沙)的通办业务,重点加快对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认,打破陈村与广州各区人才、产业流动约束。

3.生态无界:形成缝合地区蓝绿生态网络

强蓝绿渗透,重点推动陈村水道、文海河、银河、文登河、陈村河疏通整治,推动广佛江珠高速公路、三龙湾大道、佛陈路、白陈路、伦桂路沿路绿带建设。

定建设标准,借鉴广东碧道、绿道建设经验,对接广州、佛山周边地区蓝绿空间建设标准,从设施配套、生态管控、景观塑造等方面提出控制指引。

建慢行廊道,沿文海河、广佛江珠高速公路打造2条区域慢行廊道,沿平洲水道、陈村水道、潭州水道建设3条滨河慢行廊道,沿三龙湾大道、佛陈路、白陈路、伦桂路建设4条沿路慢行廊道,连通林岳岗、东平新城、千灯湖、北滘镇等地区,以蓝绿生态网络建设提高陈村地区可达性。

四、结语

随着广佛同城深化发展,“边界融合+协同扩张”将是广佛超级城市的发展重点。对于陈村未来发展而言,主动对接广州南站,依托轨道枢纽链接湾区资源,才能实现从“有界”约束到“无界”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广佛陈村南站
广州最新交通年报出炉!广佛每天有174万人来往!
162亿!8宗宅地!央企保利重仓广佛两市
七大新亮点!照耀广佛未来城的“智慧”发展之路
广佛潜力板块看这里! 下一个千灯湖传奇崛起!
“宝藏”与“观象”将于11月22日举行观赏石陈村专场拍卖
孝南站SFM编码电路设计缺陷分析处理及建议
神池南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北京南站行车公寓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陈村水电厂顺利完成陈村大坝上游朱家门滑坡体GPS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