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下财经素养教育更显迫切

2021-03-04楚晓光

青春期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合组织财经群体

文/楚晓光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经济衰退”“失业”“倒闭”等词语频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情况下,人们需要面临更多的财经抉择。财经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经济学思维,改变财经生活方式,转变财富观念,提升人生幸福感。

民众财经素养水平令人担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的《2020 就业展望》显示:即使没有第二波疫情的广泛传播,2021 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失业率会高达7.7%,大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人均实际收入将回到2016年的水平。如遇第二波疫情冲击,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另外,经合组织、国际金融教育网络发布的《2020 成人财经素养国际调查报告》,从财经知识、行为和态度3 个方面对26 个来自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和经济体(其中12 个经合组织成员国)进行的财经素养调查表明,大部分人缺乏必要的财经素养,财务弹性有限,难以有效应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财务冲击。从经合组织的两项调查看,未来一两年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人们可能面临更加艰难的生活。

从经合组织对成年人的财经素养调查看,18~29 岁的年轻人财经素养得分明显低于其余样本,这也提醒我们,财经素养教育需要提前谋划,在学校教育中开始培养学生财经素养,能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将来在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各国为财经素养教育作出努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始关注其公民的财经素养,特别是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财经素养教育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澳大利亚、俄罗斯、爱沙尼亚、马来西亚等70 多个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正在制定或已经实施国家战略。各国也在不断地修订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以国家权威作为后盾,明确财经素养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减少了自发、分散地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时,可能存在的盲目性和不可持续性。有利于在一国之内快速达成共识,在资源配置中向财经素养教育方面的倾斜,更好地推动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

从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发布的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来看,财经素养教育内容从微观行为到宏观环境,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经合组织2015 年发布的《青年财经素养核心能力框架》包括货币与交易、规划和理财、风险和回报、金融格局4个维度,对15~18 岁青少年参与财经生活所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行了阐述;日本2013 年制定了财经素养水平最低标准,从4 个方面对财经素养作出最低要求:第一,家庭预算管理。第二,人生规划。第三,了解金融知识和财经环境,选择、使用适当的金融产品。第四,恰当使用外部专业咨询。

财经素养教育实施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有:一是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如印度尼西亚出版了高中财经素养教育课本,简化版在小学和初中实施;在拉脱维亚,财经素养教育已被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二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育,如加拿大将财经素养教育与数学、商业研究、社会研究课程相融合。此外,各国在课外和校外也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如拉脱维亚的财经素养教育周、俄罗斯的财经素养竞赛等。

财经素养教育内容包括财政、金融、保险等多学科的内容,是多学科交叉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学校、银行、保险公司、消费者协会、博物馆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决定着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财经素养教育中,各利益集团之间协同合作,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发展合力。

注重弱势群体的财经素养教育

各国在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时,学生群体是重要的教育对象,以学校为主开展财经素养教育是覆盖面较广,相对公平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处境不利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因为财经素养不是只与拥有大量资金可进行投资的人有关,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处境不利的人未来走向社会后可能面临更大的财务困境,更需要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作出审慎的决策。据经合组织2018 年财经素养测评报告显示,已有保加利亚、智利、意大利等不少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对处于相对弱势学校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开展了更多的财经素养教育。除了对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外,不同国家会根据国情和重点关注的群体差异,针对女性、移民、低收入群体、老年人、小微企业经营者等不同群体开展财经素养教育。

在自发的情况下,受地理环境差异、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教育供给往往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偏远农村、弱势的群体往往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而财经素养教育与其他素养教育相比,具有其独特性,更能直接改善群体的经济思维,增加其未来经济生活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处境不利群体在财经素养教育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能够产生正溢出效应,使这些群体在有限理性下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更好地改善生存状况,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国际组织和各国在不断地探索财经素养教育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应用等。比如,日本于2011 年、2016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 次财经素养评价;2016 年根据地域分布和人口结构,对全国18~79 岁的25 000 人进行了财经素养水平大规模抽样调查。

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未来人们可能面临更多的人口老龄化福利待遇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人们需要在更加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的财经情境中作出决策。财经素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目前我国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更好地促进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个体的财经素养水平,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猜你喜欢

经合组织财经群体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财经日历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财经阅读时代
外媒称经合组织闹分裂或因中国
财经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