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辅导在高中心理课人际关系主题上的运用

2021-03-03于童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课团体辅导人际关系

于童

摘要: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高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主题,该主题也贯穿于高中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国家要求与学生发展特点,心理教师精心编排课程主题,开发团体辅导资源库,设计授课形式与内容,在人际关系主题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以实现高中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课;人际关系

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纵观个体的终身发展过程,人际关系始终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重要因素,其涵盖广泛、影响深远。而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人际关系更是重要的主题。团体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团体是一个“神奇的圆圈”,团体成员围坐在一起,通过一次或几次有组织的活动,最后发现每个人都会发生积极的改变。心理教师利用好这种团体的力量,可以有效辅助高中心理课人际关系主题的教育教学。

一、人际关系主题團体辅导建设的背景

(一)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根据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在《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中描述,高中生处于青年前期,他们的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正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特点。

首先,在交友面上,由一般性的普遍交友演变为个别交友,出现“挚友”。

其次,在择友标准上,强调志趣相投,要求彼此坦诚相见,以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相互接近为条件。

第三,由于高中生自尊心逐渐增强,开始注重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第四,男女生之间转化为友好相处、彼此支持和依赖的关系,出现融洽的气氛。

基于上述的人际交往变化,这一时期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十分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合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所以,教会学生如何交友、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成为高中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国家对心理课的要求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要在学生的高中阶段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心理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针对人际关系这一主题,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

(三)人格阶段论的阐释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论阐述,青少年时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当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及角色时,可能会产生退缩或堕落的行为,也可能在适应困境中学到某些不当的异常行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期最为基本的心理社会任务。而这一时期同伴关系的影响往往是青少年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同样也说明了人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四)心理课增效创新的需求

目前,国内高中心理课课时较少,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需求又较多,如何用短时、高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是心理同行的迫切需求。团体辅导的使用方法多为招募有共同特质的团体成员,共同解决相同问题。在高中开展团体辅导,辅导范围广泛,且由于心理常规课时的保障,使得辅导频率和连续性更易实现。辅导应以平时授课和心理咨询所遇到的问题为基础,明确当下高中生会遇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结合一定的团体理论和技术,给予学生问题解决方面的帮助,同时助力学生身心发展。

二、人际关系主题团体辅导的课程开发

(一)编排课程主题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构成课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大纲均未作出统一要求,因此本研究的首要工作是拟定人际关系主题的分课题与教学目标。根据沈阳出版社《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学生用书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发展心理需求以及日常教育实践积累,总结出团体辅导研究的课程主题和教育目标(见表1)。

表1 “人际关系主题”分课题及教学目标

[年级 课题 目标 高一 结交新朋友 适应新环境 沟通让生活如此美丽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增进和谐与合作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相亲相爱一家人 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二 学会倾听 培养人际能力 解决冲突 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体验 你与教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花季的情愫 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 高三 合作学习 培养合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心有千千结 人际关系体验与成长 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认识情感,学会处理情感 ]

(二)开发“人际关系主题”团辅资源库

团体辅导的主要载体是活动,不同的活动通过不同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主题。因此,开发出不同功能的“人际关系主题”的团辅资源库,有利于课上教师灵活运用、重新组合、形成个性化方案。本研究通过整理书籍、网络等资源的相关资料,分别建立热身活动库、主体游戏库和视听学习库(见表2)。

表2 “人际关系主题”团体辅导资源库

[ 活动名称 解释或目的 热身

活动库 爱的鼓励 热身,知与行的体验 寻找我的“另一半” 两两相识,自我介绍,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对对碰 他人介绍 串糖葫芦 连环介绍 雨点变奏曲 宣泄,热身 松鼠与大树 寻找归属 屹立不倒 创设轻松氛围 生日线 拉近团体距离 你做我学 热身,创造与模仿的思考 音乐体操 热身,体验服务与被服务 哼哼哈 热身,体验团队交流 成长三步曲 体验挫折起伏 大风吹 动脑、动身 相似圈 熟悉团体 目光炯炯 提升自信心,练习沟通技巧 神奇的圆圈 体验团队温暖,给予与接受 心有灵犀 创设轻松氛围,导出主题 主体

游戏库 无声搭桥 非语言交流沟通,体验合作、创作、角色及成功 特殊的旅程 体验帮助与被帮助 成长小天使 感受成长,学会观察 趣味接龙 共同努力,体验团队的力量 共同宣誓 营造团体激情氛围,有效暗示 我的苹果 认识和接纳,分辨人或事物的独特性 小小动物园 促进成员自我了解,接纳他人 戴高帽 体验关注、接受鼓励 完形填空 我和老师的关系:与 心有千千结 体验困难的解决和集体的力量 走出圈外 最感动的事、最苦恼的事、最希望做的事、自己的看法 永字八法 提升合作力、领导力、凝聚力 心有千千结 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分组方法 歌曲分组、扑克牌、报纸法等 团队建立 队长、队名、口号、队徽 角色扮演 释放情绪,学习技巧 无家可归 体验个体孤独感,寻求归属 信任圈 体验团队信任 故事情境体验 调整认知 视听

学习库 《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手语歌 学习手语动作,升华主题 各类轻音乐等 舒缓心情 ]

(三)形成过程模式

根据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对团体辅导的解析,团体辅导全过程可以分为四至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次活动也可以分成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部分,每次团体聚会可以根据过程设计相应的活动。本研究将全部主题课程进行了三级构建:首先,学生经由三个年级分三年进行活动,形成一级长期组织构建;其次,每个年级的团体辅导活动分成四次,形成二级组织构建;最后,每次活动由三至四个环节构成,形成三级组织构建。

1.一级构建

人际关系主题是一个成长性的专题,它不是学生某一时段的需求和特征,而是需要一个发展性的长期辅导,且每一时段又有着特殊的问题和需要。因此,本研究立足心理健康课,将心理辅导贯穿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每一年的学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一贯而下的,形成了有关团体辅导在人际关系主题上运用的一级构建。

2.二级构建

每个年级的团体辅导都要经历团队的初建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和结束阶段,此为本研究过程的二级构建。初建过程中团体成员主要的心理需求是获得安全感;过渡过程中团体成员主要的心理需求是被真正接纳和有归属感;工作阶段中团体成员主要的需求是利用团体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束阶段中团体成员主要对自己的团体经验做出总结,并向团体告别。

3.三级构建

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说过,每一节心育课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要有一个“起、承、转、合”的发展过程。团体辅导活动课虽然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但也是心育课程的一种,所以本研究每次团辅的活动过程也遵循“起、承、转、合”的三级构建。

三、人际关系主题团体辅导的教学过程

根据前文所述的过程模式建立,以及资源库的活动选择,可以组合创设多种活动方案。下面以高一年级某次团体辅导系列活动为例,分别对团体关系建立、团体工作与团体结束三個阶段的辅导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各阶段活动均可根据需要从资源库中替换,灵活运用)。

(一)关系建立阶段(第1节课)

“交个朋友并不难”活动安排:大风吹、相似圈、歌曲分组、团队建立、签订契约、成长小天使。

一是大风吹:全体成员围圈而坐,少设置一个座位,领导者大声说出某一特征,如“戴眼镜”等,有相应特征的同学互换座位,所说特征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调节气氛的同时,增进团队互相了解;二是相似圈:全体成员依然围圈站立,每名学生说一句“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有相似喜好或习惯的同学往前一步,进一步增进了解;三是歌曲分组:领导者事先准备好纸条,计划分成几组就做几首歌曲的纸条,分发给大家,其间不可以讲话,只可唱歌寻找组织;四是团队建立:通过讨论,分别形成各组队长、队名、口号、队徽,进行展示;五是签订契约:所签契约属于君子协议,没有约束条件,重点强调辅导过程中的纪律要求;六是成长小天使:将小组内成员名字写在小纸条上,打乱重新抽取,默默成为“小天使”,每个人都有一个秘密的“小天使”来守候,在每次活动中,甚至平时的生活里观察被守护者在人际关系中的成长变化,在每次活动即将结束时秘密地鼓励他。

通过本次活动,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的团体心理氛围,使团体成员有安全感、肯定感、归属感。在活动开始,设计了一些游戏,如相似圈,通过游戏让学生彼此了解、彼此认同,消除沟通的障碍,引发学生参加团体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参与互动活动,也让他们对自己的人际状况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形成小组,确立小组成员。

(二)团体工作阶段(第2、3节课)

首先,“沟通让生活更美丽”活动安排:雨点变奏曲、心有灵犀、永字八法、心有千千结、成长小天使。

一是“雨点变奏曲”:用手指的敲击模拟雨点声音,手指增加来代表“小雨、中雨、大雨、狂风暴雨”,最后可增加用力击掌与呼喊来达到效果,热身的同时放松身心;二是“心有灵犀”:每组派出两名同学,进行“无声猜词”,竞赛的同时可以提出主题“沟通”;三是“永字八法”:准备绳子、大毛笔、大张书法纸,各组成员合力,在不用手碰毛笔的条件下,写出大大的“永”字,看哪组写得又快又好;四是“心有千千结”:学生围圈拉手,明确左右手人员,打乱位置,按原顺序拉手,手不松开的前提下解开这个结,过程中需要团体有效配合,体悟到的东西会很多。

其次,“增进和谐与合作”活动安排:无家可归、屹立不倒、无声搭桥、成长三步曲、成长小天使。

一是“无家可归”:热身,全体成员参与,组合成各种数字组合,最后一个数字为之前分组成员数,学生会迅速找到自己的组织,说明团队力量已经形成;二是“屹立不倒”:准备长棍,每人手持一根,立在地上,整体迅速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并按住前面同学的棍子,不能让棍子倒下(见图1);三是“无声搭桥”:准备大量报纸、胶带、剪刀,各组成员在不交流的情况下搭一座桥,搭好后进行分享;四是“成长三步曲”:将活动过程比作小鸡的成长过程,蹲(鸡蛋)—半蹲(小鸡)—站立(大鸡),通过“石头剪刀布”来升级,失败者要回到蹲(鸡蛋)的状态,最后各种角色分享感受。

通过这两节课的活动,营造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气氛,创设特殊的游戏或讨论情境,使成员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并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成员融入团体之中,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建立成员间的积极人际反馈。学生彼此谈论共同关注的问题,分享成长体验,争取别人的理解、支持,利用团体互动,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把团体心理辅导作为练习和改善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验场所,以期能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每次活动后,团体指导者还请成员做出反馈,及时地交流新的认识及感受。

(三)团体结束阶段(第4节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活动安排:生日线、特殊的旅程、天使揭秘、趣味接龙、共同宣誓、《相亲相爱一家人》手语歌。

一是“生日线”:不说话的条件下,全班同学按照生日月份和日期排成队,考验默契,增进感情,如遇到过生日同学可以特殊处理;二是“特殊的旅程”:两两组合,分角色饰“盲人”和“拐棍”,分享体验(见图2);三是“天使揭秘”:回归原小组,揭晓“小天使”,交流分享,表达感谢;四是“趣味接龙”:全班同学参与,两两“石头剪刀布”,赢者为龙头,输者手搭肩膀做尾,继续招人PK,最后全班形成长龙,龙头龙尾相接,合成圆;五是“共同宣誓”:接上一游戏,全体牵手宣誓“无论你多么富有,都富有不到不需要接受;无论你多么匮乏,也匮乏不到给不出来,让我们在团体中接受着、给予着,共同生活和成长”,握手感谢身边的伙伴;《相亲相爱一家人》手语歌:用手语表达,歌唱,感受歌词,完美收官。

经过前面的系列活动,最后一次活动时成员间非常熟悉、亲密,团体动力强劲,对人际主题也通过活动进行了多次的反思和学习,领导者可以带领大团体进行适当回顾和总结。最后将全班同学变成一个大团体,以此来处理小组分离,增强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班级凝聚力,让成员把团体学习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必要时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四、人际关系主题团体辅导的建议

(一)辅导教师素质过硬

团体辅导人数较多,人际关系复杂,小组动力千变万化,必须有足够能力的教师才能有效带领团体。团体辅导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对团体理论有充分的理解,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领导才能和专业技巧,储备丰富的咨询经验,遵守职业道德。团体辅导教师必须要有个体辅导的能力,再经过一些团体动力理论的学习,才能够进行团体辅导。

(二)氛围预设轻松安全

在团体中,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团体成员会越来越多地自我暴露,这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氛围,成员很难打开心扉,一旦有不真诚的个体行为发生,整个团体的氛围就会发生改变。在带领团体活动时,领导者应更多地关注整个团体氛围的创设和变化,营造出轻松安全,让学生愿意沉浸其中,适度释放情绪和打开内心。在团体方案中,为了营造这种安全的氛围,可以设计一些环节,比如相似圈的活动能让成员迅速得到同质感,在团体中得到认同;签订契约的过程中,仪式感会在无形中给予安全感受;“小天使”让每个学生都在团体中感受到被关注,和他人有关联,这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另一种动力。

(三)活动设计由浅入深

活动设计由浅入深是一个双重概念,不仅指每次活动都要由浅入深地设计,有效地深入每次活动,实现预期目标,还指所有活动的整体设计更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四次活动中,团体成员要完成从关系的建立、团体深入工作到结束告别三个大环节。尤其最后一次活动,团体关系非常亲密,这个时候需要打破小团体的界限,融合整个班级为一个大团体,较好地分离而不生硬,同时又给予成员以力量来应对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本方案设计了一个趣味接龙的活动,将全班同学打乱,最后接成一条长龙,既不生硬,又给了学生一种力量,化班级为一个整体,紧接着大家一起完成一个宣誓的环节,彼此给予力量。

(四)突发情况积极应对

整个团辅过程中,由于关系的不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就会逐步呈现。其实问题的呈现是一个好事情,这是他们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个缩影,领导者如果很好地把握这种突发情况,可以很直接帮助成员解决自身问题,但同时这也要求领导者有一个敏锐的觉察力和视角。

根据群体动力学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整体比部分重要,群体作为一种内在的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孤立的个体。同时团体成员在活动中就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有替代强化的作用。四节课下来,感觉所有的团体成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级的氛围也发生了改变。性格比较耿直的同学,在团体中学会了耐心倾听别人的言论;内向不多言的同学,试着在团体中大胆地发言。依照这样的过程 ,整个高中三个年级实施下来,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团体中飞速地成长,其思想越来越成熟,班级成员间更加熟悉,经历和探索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学生在团体中感受自己的困惑被解答,体验到自己有更强大的力量来面对生活和学习,同时发现无论自己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可以从温暖的班集体中汲取能量。

參考文献:

[1]盖笑松.高中生理想指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16.

[2]田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马建青.高中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心理课团体辅导人际关系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