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夏夜探海洋潮间带

2021-03-01王淼

中国水产 2021年1期
关键词:节肢动物潮汐藻类

文/王淼

闽、粤沿海一带因为高温的关系,整体生态的代谢十分旺盛。每到农历的四月至九月,海洋的潮间带都像是在举行一场场嘉年华会,夜晚的潮间带更是热闹非凡,可谓是海洋王国的另类“夜生活”。

一、潮汐与潮间带

探访潮间带,首先必须先了解何谓潮间带。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花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米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潮间带与潮汐有绝对关系,潮汐落差的高度决定潮间带的范围,所以两者必须一起讨论。潮汐的形成来自太阳及月球对于地球的引力,如图1所示(由于太阳对潮汐的作用力小于月亮,故此处对太阳的作用力暂不分析),当地球上潮汐发生位置A处与地心的连线和地心与月心连线的夹角(即∠a)为0°、180°时为每天的满潮(潮汐时水位最高的潮位),∠a为90°、270°时,为每天的干潮(潮汐时水位最低的潮位),基本上每天有两次的涨退潮,依地形也可能有每天一涨退潮的情形。

探索潮间带时,一定要先查询潮汐时间,最佳的时间为落潮前两小时。随着潮水往下退,可以渐进式的观察刚露出水面的区域,增加特殊生物的发现机会。

二、潮间带丰富的生物物种

在生物的系统中在着不同的或不相似的特性个体,此谓之歧异的个体,其歧异的程度称作歧异度。潮间带为陆地及海洋生态系的过渡区域,环境条件变化大,使得潮间带的生物歧异度较大,形成“百花齐放”的情形。如每天的涨退潮,使潮间带生物必须衍生出抗旱的能力;还有淡海水的交互冲击,使潮间带海洋生物形成广盐度的特性;再比如直射的阳光及瞬间的暴雨,还有白天晚上所造成的温差,都是这个区域的生物需要调节适应的。今年三四月间,笔者至蛇口潮间带实地考察记录物种状况,因为潮间带许多动物皆属夜行性动物,夜间观察收获格外丰富。

(一)藻类育养潮间带

一个生态系中生产者最为重要。宏观来说,生产者吸收太阳光供应能量,才能将生命力注入整个生态系,所以生产者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的生物量及歧异度,而在潮间带,大型藻类就扮演着这种角色。藻类在分类上为原生生物界,并非植物,不具维管束(藻类是以扩散作用运输养分),不开花结果,没有真正的根茎叶。潮间带的藻类将自身奉献给初级消费者,软体动物吃它,节肢动物也会吃它,甚至有些鱼类也以藻类为食,藻类是潮间带的母亲,哺育了整个潮间带生态系。

海洋大型藻类多在冬天生长。夏天由于水温过高,藻类数量会减少,生物歧异度会因藻类减少而大幅降低。冬夏之间的潮间带,拥有最适合的水温、大量的藻类,又逢动物生殖季节,足够的食物促进潮间带生物量及歧异度达到最高。5月开始水温升高至30℃,大型藻类死亡将造成食物缺乏,潮间带生物量又会周而复始逐渐降低。

(二)棘皮动物偶尔散步

迄今所发现的棘皮动物皆生活于海洋,在温带浅海中最多,陆地上并无棘皮动物。棘皮动物身体成放射状对称,体壁上布满骨片或骨针等棘状突起,另有一根肠子通到底的简单消化系统。

棘皮动物偶尔会在潮间带露面,它们移动的速度慢到难以察觉,总是静静地趴在那,伸出触须探索周遭的环境,而且它们相当害羞,所以当遇到海胆、海星、阳燧足、海参等棘皮动物时,请尽量不要碰触它们。

(三)软体动物悠然行

潮间带的软体动物大部分为初级消费者,主要食用藻类,当然也有一些肉食性的次级消费者,如章鱼等,但数量较少。软体动物为地球上数量第二多的动物物种,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外套膜所包覆,外套膜可以分泌物质形成硬壳来保护身体,所以潮间带上贝壳皆为软体动物所产生。

行动缓慢的软体动物,在潮间带活动时显得特别悠然,让匆忙的时间慢了下来,平常生活所累积的情绪似乎能藉着软体动物的移动而带走,软体动物的气质带动了整个潮间带的氛围。

(四)节肢动物尽夜不休

节肢动物种类相当多,属动物界物种数最多的一门。节肢动物身体表面由几丁质组成外骨骼,身体两侧对称分节,像陆地的昆虫、蜘蛛皆属于节肢动物门的一份子。潮间带的节肢动物大部分属于甲壳类,例如数量众多的寄居蟹。寄居蟹又分为淡水的陆蟹及海水的海蟹,陆蟹比海蟹颜色显得黯淡单调些。

夜晚的潮间带海蟹色彩缤纷,壳上还常有美丽的海葵寄生,给海蟹增添了引人注目的视觉元素,美丽程度甚至不亚于珊瑚礁鱼类。还有会发射“压力弹”的枪虾,在安静的夜晚常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原来枪虾会将特化出的巨螯快速夹起,产生水压发射水流,并以此捕食食物及御敌,巨螯夹起产生水压的瞬间,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再加上可爱的绵羊虾、蜜蜂虾,害羞躲在洞里的棘轴虾,丰富的节肢动物让潮间带的整个夜晚都活泼起来。

猜你喜欢

节肢动物潮汐藻类
潮汐与战争(上)
蝉为什么会蜕皮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动物体内有植物
绝美海滩
基于单片机的潮汐车道设计与实现
古老的节肢动物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肥城春大豆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与天敌发生动态
藻类迸发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