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改革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1-03-01黄玉萍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9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事业单位

黄玉萍

摘 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社会事业发展要建立起功能齐全、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優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有条不紊改革到位。但某些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人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调研整理汇总出发现的问题,并将该单位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给类似的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引起共鸣。建议相关部门能针对问题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改革“回头看”工作,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问题;应对措施

201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明确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齐全、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到位,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改革后人员规模在400人左右的大单位,在具体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多,下面就本人对××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改革情况进行调研简述如下:

一、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办公场所分散问题

该单位是本次事业单位改革中新成立的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主管部门所属的原19个单位整合组建,核定内设处室19个,核定人员编制近400人。原单位办公场所大多只能容纳几十人左右,对于在职人员近400人的大单位安排办公场所成了最大的难题。主管部门党组多次开会讨论、调研、实地摸排,并请××事务管理局领导前来调研,最后选定6处(其中两处是新地点)办公场所。这样一来好多问题凸显出来,比如:因办公场所分散多增加的物业、水电、暖气、燃料等年初未做预算的问题,会议室容量不够难以召开职工大会问题,办公设施、设备配置没有预算问题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原19个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庞大且权属复杂,而单位内设处室没有专门的后勤保障机构。房屋、土地、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及家具用具等,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存放地点。

(三)档案移交存档问题

原19个单位的人事、会计、政务、党建等档案数量庞大、存档年限久远,档案移交成了单位最难解决的问题。单位6处办公场所,当初××机关事务管理局只按照编制人数及每人该享受的办公面积核定的办公场所,没有核定分配单位档案存放场所。因此,档案一直都在原单位存放,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按照档案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等管理要求,单位在6处办公场所反复选择也没能找到合适的存放档案的地点。

(四)人员及公用经费不足问题

本次改革主管部门党组本着“为职工办实事”原则,对原来所属的20多个单位人员,就像高考填志愿一样,每个人根据自身专业、经历、兴趣等选择去向,分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非常人性化。但随带也出现不少问题如:人员身份有事业、参公、自收自支等,转隶后统一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给核算工资、定岗定级、岗位聘用、经费划转等带来诸多不便。

(五)财务人员短缺问题

单位财务处核定编制为9人,实际在岗人员5人,承担着单位的资金资产划转、固定资产账务对接、财务档案承接、预决算编制及繁重的会计核算等工作。原来19个单位按每个单位2名会计人员统计,至少有38名会计人员从事原单位会计工作,改革后仅有5名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六)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缓慢问题

单位成立后,虽然财务处与项目执行处室马不停蹄的推进各项工作,但因为是19个单位撤并整合,各种疑难问题接踵而至,再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耗时耗力工作推进缓慢。而且上级部门为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发文规定,在改革前尚未履行相关手续的项目过渡期一概停止执行,直到2021年9月末,专项资金才通过××财政部门审核陆续到位,影响了资金执行支付进度。

(七)公车管理运营问题

单位改革后分配来14辆公车,但编制中没有核定专职的司乘人员,各处室下乡尤其到乡镇、村,只能临时派非专职司机,这给公车管理及出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应对措施

(一)针对办公场所分散问题,单位将6处办公地点整合,通过政府采购流程,与一家具有资质的物业公司签订合同,将年初19个单位的物业费预算经费汇总解决难题,不够的部分申请主管部门调整相关预算项目予以解决;水电暖等费用也是用类似的方法予以解决;对于人员多会议室容量不够问题,单位建立了工作群,实行处室负责人层层传达负责制,遇有紧急情况(不涉密)在工作群里发布通知部署落实。

(二)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难问题,单位聘请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原19个单位的资产进行清查,摸清家底,将资产损失统计出来,厘清责任,为下一步移交做好了准备;并通过单位临时班子会议研究决定:由单位办公室统一调度,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更新,从价值层面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管理,承接职能的新处室与原单位对接,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双方派资产管理员进行清查,确认数量、规格、单价、资产使用状态等,履行好双方验收、签字、交接手续,限期移交固定资产做到无缝对接。

(三)针对档案移交存档难问题,单位办公室积极与××档案馆沟通咨询,按照档案馆存档的规范要求及收费情况,根据单位预算项目调整和单位资金承受能力准备陆续将19个单位的各类档案移交给档案馆存管。

(四)针对人员及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单位人事处按照××人社厅关于改革后人员工资核定有关规定,尽量本着原工资待遇不变的原则,征求每个人的意见,积极为职工核定工资级次和岗位待遇;财务处根据19个单位的年初人员及公用经费预算,仔细测算资金缺口,积极向××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解决经费缺口问题;对于自收自支单位转隶来的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积极向××财政部门打申请报告,将其由非财政供养人员转变为财政供养人员并补足人员经费及离退费缺口。

(五)针对财务人员短缺问题,单位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并取得领导支持将借调在外单位的人员陆续召回,又在处室间积极调剂有会计工作经验的职工充实财务处。利用节假日及下班时间集中力量推进财务处资金资产划转进度,及时发放在职及离退休将近1000人的工资和离退休费,并及时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六)针对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缓慢问题,财务处将原单位年初项目预算数与承接处室有效对接,列出详细明细表(包括项目名称、支出功能分类、预算支出经济分类、调减数)转发各处室,要求各处室列出项目已执行数、计划执行数、年末结余数等。并根据单位实际书面向主管部门申请调整预算项目,并责成专人在网上录入政府采购各项信息,规范开展政府采购流程,积极有序推进专项资金执行支出进度。

(七)针对公车管理运营不规范问题,单位办公室通过征求各处室意见,出台《××单位公车管理临时规定》,规定每个处室暂定1名熟练驾驶人员负责本处室外出办理公务的司乘人员,司乘人员每次出车前要履行出车手续,并负责车辆的安全和正常通行。

对改革中出现问题引发的思考:本次事业单位改革,是根据中央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省(自治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施意见部署开展的,总体运作积极有效,确实解决了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但对于改革后人员(在职和离退休)规模近1000人的事业单位,在改革前是否由相关部门联合做了充分的调研、摸底、测算(包括办公楼人均面积、档案存档场所面积及标准、转隶后人员身份管理、后勤保障、公车管理等),因为这些虽然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但后续在单位正常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利于事业发展的问题,诸如:办公场所分散造成的人员管理问题,因场所分散多支付的物业、水电暖问题,人员办公分散多支付的燃油及其他费用问题,档案管理经费不足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分散不规范问题等等。本人只是从该单位的综合运转方面调研发现上述问题,业务层面的多方整合是否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尚不清楚,以上问题的解决虽然在一定层面、一定时期内缓解了问题的棘手性、紧迫性,但从事业发展的角度、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相关部门,是否还应该对改革做一个“回头看”呢?对于改革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