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馆校结合到家校社科学教育共同体

2021-02-28齐欣

中国科技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资源协同

齐欣

中国科技馆“馆校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馆校合作是科技馆与学校合作开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工作。中国科技馆高度重视馆校合作,自2009年新馆开放10多年来,馆校合作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快速发展阶段,从2017年全面启动“馆校合作基地校”项目以来,馆校合作进入全面提质升级阶段。目前,北京市16个区县200多所学校签约成为中国科技馆“馆校合作基地校”。在多年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中国科技馆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体系。

馆·场馆多元化教育活动

重点突出科技馆场馆优势,依托丰富的展览展示资源,开展多元化的场馆教育活动。着重突出定制化服务,为签约基地校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拓展学生团体场馆参观学习内容,如策划面向初中生的中考主题串讲,面向中小学团体的科技馆里的开学第一课,开展宣传民族自信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专题辅导,组织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等。丰富场馆学习体验过程,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形式强化多感官互动,如组织以学科主题为线索的展品深度辅导,邀请科普达人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科普讲座,开展科技制作活动促进科学探究,观看趣味科学实验和科学表演、科普影片等。通常每年接待200〜300个学校团体参观,参与活动学生超过10万人次。

校·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通过二次开发、优化,将场馆活动转化为适应学校需求的课程和活动。近年来,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在内容与形式上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广受学校欢迎的科学实验、科学表演外,中国科技馆也在探索通过开设科技选修课,参与策划校园科技节等不同模式,将科技馆的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统筹组织向学校输送,丰富学科教学、科技社团及课后服务的科学教育资源。

师·学校科技教师培训

重点围绕如何提升一线学科教师利用科技馆展览展品资源开展科学教育课程和活动的能力,深度推进馆校结合,面向中小学科技教师每年不定期组织3〜4期教师培训活动。近年来,中国科技館与北京市教科院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研员广泛合作,组织专题教师研修、交流与培训活动,采用展厅内公开课、专家讲座、沙龙等不同形式,探索将课堂搬进科技馆,从而提升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生·科技后备人才与拔尖学生培养

2018年,中国科技馆联合全国10家地方科技馆及部分中学,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环球科学》杂志共同推出“生物医学未来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高校、企业专家资源,以科技馆为平台,为中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和专题研究阵地,探索馆校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模式。近期,中国科技馆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逐步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立足自身资源,为青少年提供不同层次进阶的科技教育内容。

课·馆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中国科技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平台作用,探索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机衔接,开发了一系列专题课程,如对标中考开发《体验科学》系列科普图书及资源包,依据中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标准,对科技馆展品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实验进行深入分析和形象演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传播。

2018年底开始,中国科技馆在馆校合作的实践方面,进行新的模式拓展,与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协共建“馆校合作深圳科学教育基地”,征集一批深圳中小学参与馆校合作试点,由中国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与深圳中小学科技教师共同开发推出了“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系列融媒体科学教育资源包,并于2020年8月正式出版,目前已经连续3个学期在全国30多个省市的200多所小学进行了试点,服务学生累计超过了2万余次,在线教学浏览量累计近100万人次。近期将结合“双减”政策的新要求,深化开发“科技馆里的科学课”中学版科学教育资源包,以及针对家庭使用的亲子教育资源包。

经过近10年来的持续发展,中国科技馆“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体系不断完善,今后将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持续发展:一是以签约校为服务重点,推动5大版块全面开花;二是以学校、教师、学生需求为导向,以科技馆教育理念为根本,整合馆校资源,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三是不断扩大馆校合作服务对象与内容形式,科技馆对学校科学教育的贡献度逐渐提高;四是全面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体系建设,“科技馆里的科学课”面向现实需求和应用效果逐步迭代升级。

“双减”背景下的政策导向与现实需求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

政策驱力:“双减”背景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儿童与教育”中明确提出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2021年10月2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上述政策、文件,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表明国家对义务教育、儿童发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高度关注,都将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重要的路径支撑和任务措施。可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推进“双减”改革,对教育资源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要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协同推进,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在教育的新场景、新样态下构建一种新型教育生态,建立共同价值愿景,以及有效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发展内需:个人全面发展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协同要求

从家庭教育看,一个人从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从一种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另一种水平的社会实体,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具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缺一不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客观要求与学校相统一、与社会相衔接。

从学校教育看,一是科技高速发展和迭代更新,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增加了学校教育的困难,必须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二是现代学校教育承担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现代中国的素质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都有赖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

从社会教育看,面向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机构的设立初心,是为了开展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教育、文化教育等活动,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只有与学校、家庭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支持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因此,从个人发展看,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社会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都是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满足各方主体的需求,需要大家协同一致,共同努力。

科学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向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竞争日趋激烈,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竞争力无疑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与保障,而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就是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教育是培养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自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发布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科技、科协等部门积极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学校教育层面,青少年科学学业表现良好。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我国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18年数据)为例,我国参测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的学生科学领域的成绩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名列第一;参与调研的4年级、8年级学生科学学业水平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76.8%和83.6%,科学理解能力明显高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但在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有差距。

二是社会教育层面,各类科普场馆建设面积显著增加,一批高水平科普场馆相继开放,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通过开发、开放科研设施,开发科技教育资源等方式积极参与青少年科学教育,但全社会协同机制尚在建设和完善中,校内外科学教育还不能做到有机融合。

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及相关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同向发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更好发展的科学教育社会生态体系。

依托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构建家校社科学教育共同体

基于“双减”背景,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学生、家长、学校也有诸多现实需求。从科技馆视角看,之前开展的馆校结合实践与探索,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但是尚不能满足和支撑“双减”之后学校和学生对科学教育资源的新需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在空间、资源、人员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优势与短板,需要三方有机协同,更好地形成在科学教育中的合力。

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以展览教育、研究、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参与、互动、体验为主要形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相关工作和活动的公益性社会教育与公共服务设施。近年来,我国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达标科技馆345座。截至2021年9月,流动科技馆项目累计配发展览资源566套,累计巡展4682站,服务公众达1.49亿人次;科普大篷车累计配发1727辆车,累计开展活动31.5万次,行驶里程达4885.6万千米,服务公众约3.02亿人次;农村中学科技馆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11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用户总数突破1415万,资源量已达16.32TB。科技馆作为国家科学教育推进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以科技馆体系为平台,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媒介,连接三方协同育人,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总体思路

依托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突出需求导向,从应用视角出发,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紧密合作,进入科学教育的主阵地,促进科学普及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机制、工作网络和生态系统,建设资源汇集、人才培养、共建共享、联合协作的科学教育共同体,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推动我国科学教育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

基本原则

聚焦服务“双减” 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加强“智育为主,五育并重”的科学素养培养,汇聚科技馆体系科学教育资源,全面覆盖中小学校各学段学生的科学学习需求。

突出价值引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培养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激发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坚持共建共享 依托全国科技馆及全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和汇集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以普惠共享的方式供给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课后科学课程和科技活动,并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有力支撑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

主要内容

形成一项机制 从提高政治站位出发,加强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建家校社科学教育共同体,为协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3个方面构建机制体系,依托科技馆体系驱动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制定政策以保障家校社协同落到实处,并评估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效果。建立与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各区县教委、中小学校和其他教育相关社会机构等的协同机制和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全国示范推广。

建设一个平台 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实现优质资源汇集与科学教育实施的功能。依托科技馆体系、全国学会、中小学校等,开发和汇集面向中小学校的优质科学教育共建共享资源,形成系统、优质、高效的融媒体资源库;基于信息交互技术,为学校科学教师、科技馆体系科技辅导员等科学教育的实施者提供教学活动、交流互动的应用平台,为学校、教师、学术提供便捷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为学生提供线上教育和交流的平台。

开发一批课程 突出需求导向,充分调研中小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同时结合义务教育小学与初中科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国家课程标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家校社协同开发一批科学教育精品示范课程和活动。根据“双减”需要,一是拓展服务渠道,以“科技馆里的科学课”为基础,利用课堂教学、“课后三点半”、假期研学等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二是扩展应用场景,满足学生多场景、多样态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形成更多面向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景和样态,以及多方相互协同、共建共享的科学教育资源。

打造一支队伍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会专家队伍,依托全国学会的科技专家为中小学理科教师培训提供支撑,为教师科学素质提升赋能;二是学校科技教师和科技馆科技辅导员队伍,开展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将科學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等纳入教师培养过程;三是科普志愿者队伍,广泛招募,重点动员,更多吸纳有能力、有意愿的专家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加入科学教育队伍。

开展一批试点 与教育主管部门合作,进行家校社协同开展科学教育的试点,依托科技馆体系整体联动、总结验证相关设计,共同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践探索,之后逐步开展全国范围推广示范。

猜你喜欢

科技馆教育资源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