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现实诉求、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

2021-02-27陈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育人

陈晟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课程思政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关键抓手。2017 年12 月,教育部下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1]。2019 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提出“高校应当努力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效应”[2]。2020 年6 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各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行动指南与具体举措[3]。艺术类院校具有特殊的生源特征与人才培养规律,在无形中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也使得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程建设面临更大挑战与更多困扰。结合艺术类院校自身人才培养规律,深刻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当前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困境,打破艺术类院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体系中的“孤岛”状态。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诉求

(一)加强新时代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由于不同院校存在办学定位、生源水平、专业类别差异,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也不尽相同。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由于学生普遍存在思想自由、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等特征,导致在个性上偏重为自我中心,我行我素,集体观念、团队意识淡薄。不少学生对专业课尚有兴趣,但对思政课在内的公共课程毫无兴趣。虽然学校党委对课程高度重视,但如果缺乏对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谋划,思政课程容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孤岛”。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部分专业教师片面追求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缺乏对党和国家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方略的持续关注,将进一步弱化思政理论课的育人效果,同时可能导致学生专业成长与国家党政方针与重大战略倒挂,影响学生职业发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使思政课融入专业元素,聚焦学生兴趣点与个人职业发展,有效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同时有助于专业课进一步审视自身内容,筛查教学中的错误价值导向,使每门课程的思想导向更加鲜明,育人效果更加显著。

(二)应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

当前,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领域,大国博弈全面升级,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开展意识形态渗透、实现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未变。各个领域的不确定性越发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相比其他类型大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总体文化素养偏低,表现欲望强烈,纪律意识相对较弱,求异心态比较凸显。这也导致他们应对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渗透的耐受力相对较低。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能够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造覆盖人才培养全领域与全过程的育人体系,确保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能接受正确的思想引导,防止个别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出现思想滑坡、迷失自我的状况。

(三)优化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生态位的现实需要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重要概念,它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生态的特定时空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多个物种共享同一生态位时,可能出现生态位重叠进而引发资源争夺与竞争,低势位的物种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其生态位可能被高势位物种挤占。当前,思政课的受重视程度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艺术类院校学生政治意识较为淡薄,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较之专业课相对较低。且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延展性与伸缩性,对学生业余时间的挤占比较显著。这也使得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面临其他专业课程的生态位挤压。在艺术类院校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能够进一步缓解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竞争态势,实现两者在同一生态位的资源共享、方法互动与内容互动,防止思政课程受到各类专业课程的挤压,进而优化思政课程生态地位的作用。

二、艺术类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目标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4]当下,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逐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是其应有之意。应当服务于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教育现代的方向目标。因此,不论是何种学科、何种课程,都应当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功能互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首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育人体系,承担着各自功能,且互为补充。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涵,承担着联通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即用思政课程的理论指导专业课程教学,同时依托专业课程的具体载体催生思政课程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其次,思政课程承载着思想政治基本原理与基础理论教学,课程思政则是这类基本原理在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践、检验与深化。思政课程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与学生个人职业成长更加紧密的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践中加以检验,才能彰显其理论说服力。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只有通过思政课程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加以确认,才能确保其方向性与正确性。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体现,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高度契合。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发挥其互补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互构

1.文化艺术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7]这一命题深刻把握了文艺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当代青年的深刻影响。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往往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当前,部分艺术类院校将艺术作品创作与表演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极大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而此类艺术作品往往较多来源于艺术类专业课课堂教学,促使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实践作品成为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思想性与政治性是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与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首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8]思想性是文艺工作者开展作品创作的首要原则,艺术院校担负着为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培养合格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入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课程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由于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与思维方式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个人的求异思维,如果脱离了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极有可能误入歧途,使个人的创作与表演脱离根本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与道德标准。因此,对艺术类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只有根植于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浓厚的思政元素才是确保其教学方向与教学成果重要前提。

3.美育与德育具有内在统一性

审美是一个人对具有美感的自然或人造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享受、判断和评价的行为过程。2020 年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美育与德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美育靠直观的形象与直接的情感感化人,美育中优美的艺术形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冲击力,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离不开美育。艺术院校的学生,不论专业、学科如何,其专业核心素养培养必然不可能脱离美育的范畴。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进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美育与德育内在统一性的现实表现。同时,美育与德育的内在统一,也有利于艺术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的建立。

三、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

要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识,从思政课程端和课程思政端双向发力,结合艺术类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增强双方的育人合力。因此,必须准确把握艺术院校育人规律、教学特色以及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特征与个性特点,立足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总体保障建设,将艺术专业特色带入思政课堂,将思政元素融入艺术教学实践,并充分调动学校育人体系的积极性,构建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

(一)以艺术元素与艺术手段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

1.找寻思政与艺术跨学科交集,完善课程体系

艺术类院校要建立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的思政理论课选修课程群,进一步完善现有思政课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展思政理论课育人阵地。例如,针对表演、文创、美术等专业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抓住艺术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热度,着重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逻辑联系,与“概论”“思修”等核心课程形成联系,提升思政课总体育人效果。可以面向旅游类专业开设红色文化研学课程,通过讲授属地红色文化遗址,带领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体验,进一步加强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厚重的红色文化历史内涵。可以面向研究生以上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习近平文艺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课程,进一步提升艺术类研究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强化理论武装。这些课程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类课程,又具有一定艺术元素,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这类课程并不需要授课教师掌握过分高深的文艺理论与技能,且能够与思政课主干课程形成内容呼应。

2.依托优秀文艺作品,优化教学设计

在课程结构上,要深入开展教学设计改革,在不改变课程总体内容的前提下,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对现行课程章节进行重构。例如,在概论课与近现代史纲要课上,可以在每个章节选取若干反映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经典文艺作品进行赏析,以不同时期的优秀文艺作品串联一条与课程结构相似的历史逻辑,让学生在艺术品鉴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直观理解。有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可以会同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创作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讲授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解读歌词、舞蹈动作、配乐旋律、台词、表演风格技巧,让学生切身体会这些歌曲背后所蕴含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还可以深入开展专题教学、启发教学、专家讲堂、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研讨当中,鼓励学生用专业课学习创作的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研讨互动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

3.借鉴优质文艺节目,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创新是推动艺术类专业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所在。艺术类学生的学情特点决定了传统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转换课程的授课时空,有效借鉴多种艺术载体的形式与内核,把理论的温度和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综艺类节目是当下受众群体较广、收视率较高的一类传播载体,其表现情境与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相似性,可以将当下较为流行的综艺节目的演绎形式引入思政课程。可借鉴《我是演说家》等演讲类节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主题演讲,引导学生自发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英雄、讴歌人民的演讲作品,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播音专业技能。针对音乐、舞蹈表演类专业,还可借鉴《我爱记歌词》等休闲类综艺节目,以各个时期主旋律经典歌曲记忆为主题,以歌词大接龙、歌词填空、歌词猜猜猜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加深对红色经典歌曲,歌词的记忆,进一步领会歌词的内涵与歌曲的创作背景,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以思政元素推动专业课程改革

1.以德艺双馨为标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立足点。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首先必须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应当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将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各专业、各门课程当中。一是将艺术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作为艺术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将德艺双馨作为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标准,用人民艺术家、工艺大师的崇高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二是将德育实践与红色文化研学纳入艺术类专业课程、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当中,设置一定学时、学分,引领艺术类技能教学、作品创作与专业实践的方向。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考核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教学成效以及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个人手册、学生年度评价与毕业考核过程中予以体现。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类院校要建立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一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艺术学基础理论教学体系。艺术类院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习近平文艺思想为指导,各门课程选用中央马工程教材,并覆盖艺术类院校全部学科、所有专业、所有课程,确保艺术学基础理论学习的价值引领。二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至少开设1-2 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必修课程以及红色文艺作品赏析为主题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直接衔接。三是打造具有鲜明思政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一方面要结合当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背景,将党史教育和四史教育相关课程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确保每个学生至少选修四史中的一个门类,另一方面各专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在艺术实践与技能类选修课程体系中加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主题的相关课程。

3.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

艺术类专业教学偏重艺术技能培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无数经典的主旋律艺术作品,涵盖了艺术领域的各个门类,给艺术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艺术专业课教学具有强大的育人潜力。实践中,要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特点、内容与形式的契合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思政元素融入艺术专业教学、创作和实践,依托艺术专业阵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艺术表演类专业可以将经典红色剧目排演贯彻专业技能课程,选取经典红色剧目、红色歌曲、红色舞剧等作为学生艺术技能课教学内容,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的无缝衔接。美术类专业可以将经典红色绘画作品创作与解析作为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可以组织学生临摹红色经典作品,从中了解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感悟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历程。新闻传播类专业要着重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播音类课程中将红色经典剧目、影视作品片段作为播音训练的素材。文创设计类专业可以将各类符合育人的思政元素植入文创作品创作,开发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创艺术作品。

(三)以艺术元素为纽带,打造跨界融合发展的教师队伍

1.打造富有艺术语言与艺术情感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教学理念,立足艺术类院校的育人规律,主动适应学生学情,优化个人知识与技能储备,广泛涉猎艺术专业相关知识,在教学中融入艺术专业元素,用艺术的语言感染和吸引学生,拉近师生距离。艺术类院校应当将艺术素养的塑造与培育作为新入职思政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引导思政课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选修若干门艺术理论与实践类课程,参与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参与专业课教学研讨。让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懂艺术、爱艺术、会艺术,彻底打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专业壁垒。

2.以思政理论素养培育提升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

专业课、通识课教师个人思政理论素养与思政元素整合能力是提升“课程思政”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艺术类院校要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的艺术作品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理念,广泛引导广大艺术类专任教师参与主旋律作品创作,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主题,引导全校教师理论研究、表演、创作与社会服务统一方向与思路。切勿放任专业教师自由发挥。要将专任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作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重要内容与职称晋级、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定期组织专任教师深入思政课堂听课,参与思政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引导广大专业课程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参与撰写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申报、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让广大专业教师在教学、研究与艺术创作过程中积累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四)建立教师共享交流机制,搭建常态化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章立制,持续推进思政课专职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教学互动,取长补短。一是要建立联席制度。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不能各自为政,要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教师的联席制度,思政课教师下派到各二级院系,定点联系相关课程专业教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二是定期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综合演练。学校要定期举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合教学大赛”,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定期进行专题研讨,组织观摩“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堂,促进教师开展教学交流,分享、推广成功经验。三是要充分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辅助作用。学生系统、共青团系统也应当充分参与课程育人当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搭建第二课堂。艺术类院各级党组织还可以“艺术党课”形式牵头研发具有“课程思政”性质的专题党课与“思政大课”,进一步拓展两者协同育人的形式与载体。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