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促消费要放四个大招

2021-02-26薛洪言

商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县乡发力供给

薛洪言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去年的不平凡,在于疫情冲击下经济发展成绩的来之不易;今年的特殊重要性,则在于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务必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从经济发展的供需两端来看,供给侧改革只能循序渐进,需求侧管理更易短期见成绩。所以,扩大内需、坚定促消费,是“迈好第一步”的重要保障,在2021年便有了特殊重要性。

穩就业是基础

促消费,收入是基础。收入问题又涉及到就业问题、薪资问题、社保问题以及收入分配问题等多方因素,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所称,“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收入问题是个长期问题,短期见效果,最核心的还是稳就业。稳了就业,才能稳住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

2021年仍要把稳就业放在首位,而稳就业的前提是稳企业;稳企业的前提是稳资金,融资支持、减税降费轻易不能停。

县乡市场是着力点

稳就业、稳收入来提振消费需求,消费回升后,还需要供给侧承接。

就供需结构看,一二线市场的消费升级仍在继续,对供给侧的要求是产品升级、品牌升级;此外,县乡市场的消费空间渐次打开,对一二线市场趋近饱和的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构成巨大承接力量。

顺应消费侧分层的新特征,供给侧需同时做好品牌升级和市场下沉两件事。一二线市场的品牌升级是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县乡市场才是消费回暖的支撑力量,也应是2021年政策发力的着力点。

2012年以来,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便持续高于城镇地区。事实上,这2年,把握住下沉市场机遇的产品,大都迎来了增长的“第二春”。

在交易环节添把火

打基础的工作重在谋长远,短期见效果,更适合在交易环节发力。简要言之,以造节、补贴、贷款为主要抓手。

一是造节。造节最成功的是电商平台的“双11”大促。每年的“双11”,消费者的最大诱惑就是面对“一年一见”的便宜,不买如同吃了大亏,于是顾不得钱包缩水,总要 “剁手”买买买。

二是补贴。早在2007年底,财政部、商务部联合推出“家电下乡”政策,效果显著。

三是消费贷款。对于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以及装修、培训等大额消费,消费贷款仍是重要的刺激手段。

回归消费本源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消费具有双重属性,既能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创新向前的根本驱动力量。

宏观层面促消费,多着眼于消费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倾向于大开大合;落到微观视角,着眼于消费者自身,则又很难避免过度消费、过度借贷等伴生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不同的力量去调和、平衡。

若调和得当,促进消费与提倡节约并不矛盾,也不应该矛盾。2021年,期待消费重回推动GDP增长的C位,也期待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体验“有节制的丰盛”。

猜你喜欢

县乡发力供给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