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石化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建设年产能1.2 万t,投产后可实现以国代进,助力中国制造

2021-02-26胡拥军

上海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碳纤维产业化研究院

1 月4 日,上海市举行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午9时10 分,随着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宣布总开工令,在金山分会场,总投资达35 亿元的上海石化“2.4 万t/a 原丝、1.2 万t/a 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打下桩基。

该项目采用上海石化自主开发的PAN(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碳纤维技术。项目至2024 年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据悉,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 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此次项目上马,标志着该公司大丝束碳纤维从研发试产转入产业化,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

自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工仪式

已经产业化的大丝束碳纤维性能证明,这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我国大型合成纤维生产基地之一,上海石化腈纶纤维的生产及技术能力居全国之首,服用纤维产品的品种开发及生产技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2007 年,中国石化在决策部署PAN 基碳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工作时,将碳纤维产业发展任务交给了上海石化。该公司在中国石化、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与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复旦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一起,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

2008 年11 月,建成中试装置;2009 年3 月,成功研制出12k原丝;2012 年9 月,年产3 000 t 原丝、1 500 t 碳纤维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到2020 年底二阶段工程中交,形成每年1 500 t 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2016 年5 月,开展碳纤维48k 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2018 年1 月,成功开发了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炭化工艺技术,形成了千吨级PAN 基48k 大丝束碳纤维成套技术工艺包的技术基础。同年3 月,成功试制出了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 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从12k 到48k 的成功突破,标志着上海石化碳纤维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20 年8 月,上海石化成立了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该研究院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开展核心技术研究,着力形成碳纤维工程化成套技术,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创新。

十年之功,铸就了碳纤维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原丝产能并实现大丝束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中国石化支持下,建设2.4 万t/a 原丝、1.2万t/a 48k 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并成为上海市重大项目。

猜你喜欢

碳纤维产业化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