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呼吸病患者症状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1-02-26徐慧

河北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患者病情量表

徐慧

慢性呼吸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呼吸内科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慢性呼吸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认为,其发生发展可能与生活环境污染、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死率及疾病负担均位居前列,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哮喘、肺炎、肺癌、间质性肺疾病等[3-5]。呼吸系统疾病一旦发展成慢性呼吸病,则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其身体会感到不适,生活质量会下降,心理分担及经济负担均会加重,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加重人们养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其慢性呼吸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呼吸病现状令人担忧,开展早期干预是慢性疾病管理模式的必然趋势[6]。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护理要求已不单满足于传统的护理管理,传统的护理管理则只是停留在疾病治疗、用药指导等基本干预,但就目前而言,如何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护理管理现状,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慢性呼吸病患者生活质量是重点,因此临床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7]。既往较多资料从生活质量等方面来研究综合性护理对慢性呼吸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均显示综合性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8-10],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笔者发现对于患者本身症状改善的研究鲜有报道。故本研究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80例慢性呼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男49例,女41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4.81±2.72)岁;哮喘28例,肺炎19例,COPD 32例,其他11例。试验组(综合诊疗室护理)男56例,女34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4.81±2.72)岁;哮喘29例,肺炎16例,COPD 35例,其他10例。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伦理学患者利益第一、尊重患者、公正的原则,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严重心肺功能衰竭;(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精神疾病;(5)沟通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出院叮嘱等。

1.3.2 试验组: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是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预防宣传及指导干预,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管理方法包括:①健康宣教:专门设置宣教室,并由护士长牵头,包括2名主管护师,定期开展以呼吸内科慢性病健康知识为内容的主题讲座,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等;②心理护理:设置心理咨询室,完善咨询室的制度,邀请本院心理学专家每周来2次,主管护师协助,对我科需要安抚的患者进行免费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克服焦虑的负面情绪;③针对性指导:设置专项指导小组,每组1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若干名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患病程度进行专项指导。例如,护师应亲自指导患者使用吸入剂,并每天评估患者使用情况,根据患者掌握情况,考虑是否继续使用,若患者始终操作不当,报告主治医师,考虑其他治疗方式;④档案完善制度:对每个患者的诊疗方案、诊疗经过等都要有所记录,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仪器使用掌握情况,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针对每个阶段做出改进措施。

1.4 观察指标

1.4.1 生活质量量表:采用WHOQOL-100量表[11]于患者初入院时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6个领域、24个方面。6个领域分别为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和信仰。总分144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也就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ɑ值为0.88,可信度高。

1.4.2 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量表:属于患者自评项目,采用0~5级自评制,严重程度依次递增,分别是不同情况下造成的呼吸困难,患者自行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一项。患者仅在做剧烈的运动时呼吸困难为0级;患者在快走、慢跑、爬坡等运动时呼吸困难为1级;患者在正常平地行走时有气短、行走较慢、需停下休息等症状为2级;患者在平地行走100 m时就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停下休息等症状为3级;患者在日常基本活动中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严重不能离家者为4级。

1.4.3 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病情控制率=(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4.4 病情加重情况:病情加重率=加重/总例数×100%。

1.4.5 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应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满意度=患者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5 质量控制 本研究的调查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及完成相应的考试并取得合格的成绩,生活质量量表、mMRC量表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患者匿名自行填写或者他人代填,填写之前,调查员应当对该量表进行讲解,及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最终收回问卷,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分 WHOQOL-100量表评分干预后2组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75.93±16.49)分]干预后评分明显比对照组[(67.42±11.51)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分 n=90,分,

2.2 2组mMRC分级情况 2组mMRC分级比较,试验组0级、1级(30.00%、41.11%)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26.67%),且2级、3级(18.89%、6.67%)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mMRC分级情况 n=90,例(%)

2.3 2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加重率及患者满意度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明显提高,病情加重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病情控制率、加重率及患者满意度 n=90,例(%)

3 讨论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12]。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患者健康问题的排序决定干预的类型[13,14]。既往常规干预措施往往只是帮助患者达到预订的目标:预防并发症,促进、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现在全面推荐的综合干预措施还主要包括创建康复治疗环境、执行康复护理技术、家庭患者教育、家庭患者顾问、心理支持、咨询以及将患者介绍给其他康复成员,处方药的应用及管理、强化其他康复成员所教的康复活动、维持康复活动的连续性、出院随访等[15,16]。慢性呼吸病作为一种长期性疾病,因此,慢性呼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值得临床上高度重视。既往研究多是常规的护理干预,如邓丽英等[17]就该院18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92例,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综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李凡等[18]则研究了社区管理对慢性呼吸的防治要点,强调社区医生的作用,结果显示参与社区管理的慢性呼吸病患者病情控制优于未参加社区管理的慢性呼吸病患者。以上研究均表明,目前常规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临床上需要,综合全面护理干预的趋势逐渐明显,故本研究从实际出发,结合慢性呼吸疾病特点,建立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

本研究调查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WHOQOL-10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反映干预前慢性呼吸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一般,但干预后,2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且提示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2组mMRC分级情况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0、1级患者例数更多,mMRC级数越低,程度越轻,提示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可见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病情控制率及患者满意度更高,而病情加重率明显降低。这可能与综合诊疗室有别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更具针对性和综合性,且干预方面更加全面有关。提示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更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合诊疗室相对常规护理干预成功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更专业,例如心理咨询,会请医院专业心理咨询专家前来坐诊,给慢性呼吸病患者亲自心理疏导;(2)更有针对性,每种类型的患者分到不同的小组,由专门组负责;(3)有利于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医护人员根据安排负责指定的患者,包括记录宣教、首尾负责,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更深,患者也跟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加深,利于治疗的开展及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慢性呼吸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选择。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后期还将加大样本量,扩大调查范围,进一步明确综合诊疗室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优势。

猜你喜欢

病患者病情量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