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点子锣

2021-02-26吴源巍

工友 2021年2期
关键词:余味老一辈点数

文_吴源巍

“得得得,仓仓齐仓齐齐仓……”大年初一,我回到老家拜年,村里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一大早,家家户户的鞭炮声响起,热闹的新年便开始了。在我们村,大家吃完早饭相互拜完年后,村里还会组织专人打一套点子锣庆祝热闹的新春。

所谓点子锣,就是由锣、钹、鼓和麻锣组合,根据点数而击打的一套民乐演奏。点子锣的打法是按照“四三五七五、四六二二四、九四四二四、五三二四六、九七五”的“锣谱”编排来击打的。每两句的句与句之间要加一个小过门,即“得得得齐,得得得仓,得齐仓,得齐仓仓,得仓得齐仓”作为后面数字的“发头”,以示各句比数间的区分。点子锣的点数是按锣的响声来计算的。点数越少越简单,点数越多则越复杂。比如两点的打法是:“得得得,仓仓。”而九点的打法就复杂多了,即“得得得,仓仓仓仓,得齐仓,得齐仓仓,得仓得齐仓”。听堂伯父说,家乡老一辈人都是打点子锣的高手。他们打锣时根本不用看墙壁上的“锣谱”,“锣谱”完全烂熟于心。一套十来分钟的点子锣打下来,中途没有半点破绽,往往是一气呵成,听起来十分悦耳。

一套点子锣打完后,在收锣时,爷爷将麻锣抛到十几米以上的高空,麻锣清脆悠扬悦耳的声音在高空中久久飘荡,余味深长,经久不息。

打点子锣时,一切都是按麻锣手的指挥来进行的,麻锣手就是点子锣的“魂”,打起来十分不易,一个技法高超的麻锣手,往往会把麻锣玩得溜溜转。麻锣在手中都是按节奏的需要时快时慢,时长时短。有时如暴风骤雨般轰轰烈烈,有时又像蜻蜓点水样轻轻带过。麻锣随着响声的长短被轻轻旋转着抛起,落下来刚刚接住时正好是打锣的时间,不长不短,恰到好处,没有娴熟的技巧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大锣是点子锣的“胆”,没有大锣那浑宏厚重的声音是构不成一套完整的点子锣的。而钹和鼓就是点子锣的筋、血和骨肉了。老一辈人打锣都能将一套简单的点子锣打得风生水起,畅快淋漓,让听锣的人情绪激昂,兴高采烈,把过年喜洋洋的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

点子锣最难打的当然是麻锣了。麻锣手不但要起锣,还要收锣。因此,一套点子锣打得成不成功,完全取决于麻锣手的水平。听堂伯父说,老一辈打点子锣的人中,我爷爷是最厉害的麻锣手,他打麻锣从没出过错。一套点子锣打完后,在收锣时,爷爷将麻锣抛到十几米以上的高空,麻锣清脆悠扬悦耳的声音在高空中久久飘荡,余味深长,经久不息。麻锣落下来后爷爷便轻轻地顺势接在手上,然后余音便戛然而止。这样,一套完整的点子锣就完美收官了。

点子锣是村里代代相传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主要在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祭祀庆典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其作用主要是为广大民众助兴和烘托节庆的热烈气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锣有着非常厚重而深远的乡村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珍惜。

猜你喜欢

余味老一辈点数
余味悠长
人生的余味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人生的余味
人生的余味
向党旗宣誓
画点数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破解心灵感应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