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概念引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析

2021-02-25沈标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核心概念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沈标林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尺度关联等要素,其与地理核心概念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核心概念有助于养成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平时教学中所渗透的地理核心概念,进行了教学策略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核心概念;策略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在现代教学中,很多教师观念还是陈旧不变的,还是按以前应试教育的方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背”。很多学生不理解基本概念,靠死记硬背地学习,从而在做题的时候,不明白题目中的核心概念,导致判题错误、失分过多。这不但忽视了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地理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平时教学所遇到的情况,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理解相关地理核心概念,现探讨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地理核心概念。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判别》的教学中,特别是判别山脊和山谷时,笔者模拟一个情境:“假如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了暴雨,如何选择安全的路线?”学生在分析情境问题的时候,就会考虑山脊和山谷的概念及特点,下暴雨时山谷易导致山洪的暴发,所以选择山脊会更加安全。创设情境来教学不但加深理解,还能突破重难点。

再如,在讲授《天气与气候》时,为了让学生更易区分它们,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导入了一段文字:“中午,气温好高,学生抱怨说:‘这死夏天真是热。下午,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阵阵,豆大的雨不停地下。可是,半个多小时后,天空中又露出了阳光,学生都在感谢大雨带来了清凉。”学生们从中理解天气是短暂且多变的,从而与气候区分开来。

二、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能让理论和实践结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触觉上体会地理核心概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中,学生对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及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存在很大的疑惑。如果只靠背书记图,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打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疑惑,笔者利用卡纸自制一个相关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讲授(如图一)。此教具借用视觉冲击来模拟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使地球公转的教学更直观、生动和有趣,学生更易掌握该知识点。

三、依图解义

依图解义,图文结合,把复杂的知识简化成略图,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例如,在讲授《地形与地势》的定义时,展示中山的地形地势图。中山的地形是平原,地势是平坦,从而引出地形与地势的概念与区别。地势是一个地区的地表起伏的总体形势,中国就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地形是一定区域内比较一致的地表起伏特征,现在的地形单元就是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利用图片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知识,学生更能掌握相关核心地理概念。

又例如,在讲授如何描述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时,展示该图地理位置图片,根据经纬网判别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再读图判别海陆位置,让学生明白地理位置主要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掌握方法,学会知识迁移。

四、列表分析

利用表格对比分析,学生更能区分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例如,在讲授经线和纬线的时候,要学生明白横纬竖经,并利用以下表格,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区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对比后,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理解经纬线的地理概念。

五、讨论辩证

地理辩论演讲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对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与他人进行辩论,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地理核心概念。例如,在讲授到自然资源时,把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对汽油、雷电属不属于自然资源进行讨论辩证。在辩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自然地理的定義,明白两个特定要求:一是存在自然界中,不经过人类改造;二是对人类有价值。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经过人类改造,不属于自然资源。而雷电虽然存在自然界中,但是目前并没有对人类起到利用价值,所以目前不是自然资源。经过了辩论后,学生更能掌握自然资源的定义,掌握一定的判别方法,并培养相关的地理素养。

六、微课释义

利用微课讲授,不但能更清晰地解释核心概念的定义,也能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例如,在讲授气候特点时,因为气候特点的判别相对来说较难且耗时会比较长,可以制定微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再强调以水定型、以温定球和以温定带,课后再让学生观看视频复习,加深对判别方法的理解,让学生能正确描述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解决重点考点。

平时教学课堂中会出现地理核心概念,而在习题中也会经常出现新的地理概念,所以地理概念不能死记硬背地去理解,要学会一定的理解技能,进行知识迁移。地理教学要体现地理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地理素养,仍处于摸索阶段。核心概念对地理学科具有很好的引领性,其符合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及核心概念,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曾早早.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J].中国教师,2014(1):73-75.

[3]周艳臣.中学地理概念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

[5]张家辉.试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9).

猜你喜欢

核心概念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挖掘核心概念,发现潜在疑问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