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劳动素质教育成效的实践与启示

2021-02-25李春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成效劳动教育

李春梅

【摘要】近年来,我校把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打造出属于本校特色的校本劳动实践课程。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扩展了在校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的空间,提高中学生的劳动意识。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劳动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校本劳动课程;劳动教育;成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教育必然的趋势。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事实证明,劳动素质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的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教育的号召,寻找更好的劳动素质教育之路,我校跟上时代的步伐,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把劳动教育融合到新的课程开发中,让学生在校除了学会课本的必备知识,还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劳动实践技能课程知识,将“劳动光荣”的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立志成为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校本劳动实践课程开发的意义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环境里。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大多学生都是来自各处乡镇。这些学生在长期的寄宿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种种的坏习惯和存在不良的道德素养。如,学校大扫除时,许多学生表现出挑轻怕重、喊脏怕累现象;有的不按时在班上搞卫生、鄙视劳动;不会主动去干活,教师分配劳动任务时嫌三嫌四,又说多、又说不做。学习上非常懒惰,怕学习、怕思考、怕背书、怕作业、怕回答问题,学习态度差,导致成绩不理想。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就是學生有惰性,不爱劳动造成的。未来社会竞争激烈,培养中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是我校实践劳动课程教育的主题方向。

学生住校离开父母是锻炼劳动意识的好时机。我校是一所农村全封闭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着力把劳动教育实践贯穿于整个校园生活。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利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目的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把成长的舞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长知识、增加才干,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以及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达到懂得珍惜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教育目的。

二、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我校劳动素质教育的成效

在当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信息传播超速的背景下,现代教育对学校教育愈发重视。如何将学生从传统的书本课堂延伸到一个较为开放的生活实践场中;从比较封闭的、过分偏重教材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学生能够出现在有意义的、真正得到磨练的劳动实践课程中,从而实现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我们的劳动素质教育是否有实效,重点是本校的特色劳动教育能否入人心、有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有针对性地把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把书本知识和劳动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中学生的脑力和体力相互结合,使得学生的情操在劳动中得到陶冶,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有效的劳动素质教育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培养中学生的劳动意识

1.因地制宜开展校本劳动实践课程

如今,中学生普遍缺失劳动意识。我们作为教育者,怎么办?我校根据本校的校情实际,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个集科普教育、体验动手实践和农耕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的风采农场实践基地,为我校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学校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能力,为每班提供一块责任田作为班级实践基地,进行校本劳动实践课程。课程时间为一个学期。

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宣传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意义所在,并制定计划,成立劳动监督小组。教师要积极在班级开展耕种知识主题班会和讲座;组织劳动小组全面负责责任田的日常维护,学生分工明确,开展除草、浇水、施肥、捉虫等实践活动课程,确保本学期有果实可以摘收。每天的第八节是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实践时间。教师根据班级实际的情况,自由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安排。班主任全程跟踪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指导教育工作;推进校本劳动实践课程扎实开展、有效育人,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全校动员,开展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竞赛

各班扎实开展校本劳动实践课程后,立刻对全校进行劳动动员。学校制定竞赛方案,按三个年级组分别评出团体一、二、三等奖。短时间内,学生都跃跃欲试,劳动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班级内组织开展劳动实践课程知识竞赛,如,你知道的蔬菜种类有多少?你知道蔬菜是怎样栽培出来的?你知道怎样创造财富吗?那你一定知道劳动也是在创造财富……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宣传劳动的意义,让学生知道劳动对每个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课程,并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组织学生开垦耕地。学生中有的来自农村有过耕作的经历,而更多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劳动实践。不过有部分学生尽管没有耕作的经历,全体学生都对校本劳动实践课程充满热情,并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达到100%。耕地整理好后,学生查阅资料,询问家长,互相交流。班级在作物选择、田地管理等方面集思广益,根据季节、气候等制定耕种。有的班级种植番薯、大白菜、西红柿、花生、南瓜、玉米等。通过校本劳动实践课程中的真实体验,学生看到自己亲自创造出来的财富,个个都非常兴奋,懂得了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从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

(二)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1.课程开展的实践基地是科普基地

我校打造了一个集科普教育、体验动手实践和农耕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的风采农场实践基地。我们要达到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科普。通过课程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普及教育,让学生经历从学习到参与实践的过程,如,翻地、播种、发芽、浇水、生长及施肥、管理等的过程。从而对植物的生长有深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学校在实践基地的周边树立了各种蔬菜种植的科普宣传牌,让人印象深刻,上面有各种蔬菜的种植技术,还包括它们的学名、生长所需要的温度、生长的周期,管理注意事项等。

各班还设立特有的观察植物记录以及劳作的情况,对植物生长的全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登记,安排专门负责的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长叶、开枝、开花、结果等,并记录植物生长的速度,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哪个时间段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等。然后,将这些情况及时向学生公布和分享。每一次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分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并通过劳动实践课程,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添了阅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2.课程开展,让学生更加渴望知识

劳动实践使学生渴望知识。通过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学生除了学习到课本知识,还可以认识到理论知识要到实践中检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的意义。同时,学生懂得了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和创造世界。

劳动实践,我们收获的不单单是物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能上得到锻炼,阅历更加丰富,懂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更加努力去学习,更加认真地读书,掌握更多的本领。

(三)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提高中学生自身能力以及全面素质

1.学会感恩父母。我校的校本劳动实践课程教育从一开始就与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緊密结合。通过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明白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包括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努力劳动出来的成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自己现在所得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懂得父母生活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懂得感恩父母。

2.学会分享。学校在开家长会的同时推出收获义卖节活动,每班均有一个摊位摆卖收成。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分享劳动的快乐,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班级组织学生开展收获节分享会,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快乐。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3.学会回馈社会。我们的劳动素质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学生收获劳动成果后,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分到一部分的劳动成果,并由学生本人周末放学后拿回家送给自己认为有需要的孤寡老人或残疾人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校本劳动实践课程,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劳动的种子,同时深深体会到,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实践基地,不仅仅能够收获到物质成果,还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培养,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三、校本劳动实践课程开发,提高我校劳动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者。让学生在校本劳动实践课程中,真正体会劳动的意义。懂得各行各业劳动的社会价值,从而立志做一名光荣的劳动者,为祖国的未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奉献。

(二)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成果。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现在所享受的一切,都是努力劳动带来的成果。它们是劳动者经过艰苦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果实,我们应该珍惜,杜绝浪费和随意破坏。

(三)及时对学生付出的劳动给予肯定。在校本劳动实践课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点点进步,并及时进行鼓励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比较平凡,平时没有什么特长,很少受到表扬的学生,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而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参与实践课程的学生,要及时点出问题进行批评和纠正。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

(四)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劳动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不参加劳动,很多时候并非他们不愿意,而是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如,有的教师怕学生不会拔草,就自己承包一块菜地。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就越强,甚至觉得自己做不好,索性不参与了。课程的开展,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教师要把主导权交回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使命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从而认真参与到劳动实践课程中去,担当责任,履行义务,让学生在劳动中越来越成熟。

(五)家校紧密合作,搭建双向劳动教育桥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向学校、家长反馈学生的劳动表现,并借助家长会举行班级劳动实践成果义卖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劳动的快乐。鼓励学生做好周末在家劳动实践安排,家长督促上报。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向家长发起倡议,建议家长周末或假期给学生更多的劳动锻炼机会,培养学生自觉劳动习惯。

(六)教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过程中去,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是班级实践课程中的一员,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加一些劳动之后,师生间的感情默默升温,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劳动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从以往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劳动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我校的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虽然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问题,但是都能一一解决。事实证明,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展,不但锻炼了我校学生的体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而经常性地参与劳动实践,又改变了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和参加劳动的态度。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我校不断地探究实践,走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道路,使我校的劳动素质教育得到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研究,2010(9):8-20.

[2]张水宜.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6).

[3]张金杰.浅谈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途径[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0.

[4]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J].杜殿坤,译.全球教育展望,1980.

猜你喜欢

成效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