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热的思考分析*

2021-02-24高丽萍潍坊学院

艺术品鉴 2021年36期
关键词:考级钢琴音乐

高丽萍(潍坊学院)

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钢琴艺术从其诞生到后来的任何发展阶段无不受到人类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键盘乐器在我国的出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我国钢琴文化的形成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随着时代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各种音乐形式和乐器的表现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中,掀起了钢琴艺术发展的热潮,但身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后来者,我们在学习和研究钢琴艺术精粹的同时,一定要对我国钢琴音乐发展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简要回顾和思考新时期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寻其未来发展之路的新模式,使我国钢琴艺术这条道路越走越宽,促进当代钢琴艺术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热的形成和钢琴艺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为钢琴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热的形成

1.经济快速发展为钢琴艺术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下半叶,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大众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在几十年期间,它与主流文化、学术界精英文化齐头并进,其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这从根本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文化格局,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国民精神文化追求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呈现了多元的开放性当代中国文化图景。

由于钢琴乐器本身稀少、价格昂贵,加之乐器技法高深,难掌握,故而,钢琴艺术发展和流行范围仅限于宫廷的王公贵族等,并不是普通民众所能享受的,是一种真正的“小众”艺术。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受到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钢琴艺术被广泛关注,其发展也历经了数次飞跃,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生活富裕的群体,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对一些艺术文化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如芭蕾舞、音乐剧、古典艺术等受到了追捧,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大众眼中,钢琴是一种流行时尚的象征,是西方古典艺术的代表。钢琴走出象牙塔,受到大众的青睐和认可。

2.文化审美情趣的转变促进了钢琴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决,其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此期间,中西文化、雅俗文化,以及传统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又相互碰撞,人们的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发展趋势。自二十世纪80 年代,法国的通俗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备受国人青睐,特别是自1992 年,他在北京举办的钢琴演奏音乐会,至今影响广泛,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代表作“致爱丽丝”“星空”“秋日的私语”等,深入人心,依然受到不同群体的喜爱。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钢琴艺术不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东西,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因此,中国的钢琴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文化审美情趣的转变发展驱动下,学习钢琴艺术的人群与日俱增。钢琴学员群体虽然来自不同的年龄段、身份和职业,但他们都喜爱钢琴艺术,对这门艺术产生的深厚的兴趣,并能从中找到了乐趣、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自身的生活。当然,还有部分家长出于自身的喜爱,引导孩子学钢琴,或是望子成龙,对孩子学习钢琴艺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乐此不疲地培养孩子。学琴热的兴起,在提升国民音乐素养的同时,中国钢琴艺术也得到了广泛地普及与推广。

3.素质教育改革是推动钢琴艺术发展的内驱力

近几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各界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促使家长们将学习钢琴作为培养孩子艺术修养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全国各地倡导培养艺术特长生,并将乐器考级成绩作为考核和招收特长生的重要条件,为此,不少家长积极让孩子学习乐器,将其作为加分项,这推动了学琴热,产生了特定的群体效应,成为促进钢琴艺术发展的内驱力。

4.我国钢琴艺术的民族化深受大众的喜爱

音乐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思想的表达,音乐作品包含着民族性,必须由国人自己所创造。民族音乐教学不仅要秉承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而且要考虑当代民族音乐的特点,民族思想直接影响到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趋势。具体地说,我国各种民族音乐多是在劳动和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而且还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语言、民俗,它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整个民族思想和灵魂的载体。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强调的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底蕴,我国钢琴才能得以发展、延续,它正是吸纳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其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与魅力,深受大众喜爱。

二、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的现状

1.钢琴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

随着学习钢琴热潮的推进,教师钢琴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很优秀,有的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演奏水平,但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教学能力有待提升。还有的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侧重于自身学术成果的发表及个人表演能力,无暇专业钢琴教学改革与科研。甚至不乏存在的钢琴专业知识欠缺,且教琴能力不强的教师,由于钢琴教师本身教学能力、教学风格和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钢琴艺术教育的有效发展。因此,对钢琴教师而言,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支持并参与普及业余钢琴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2.市场化环境下的钢琴艺术普及

除正常的钢琴销售和图谱音像销售外,一些商家不断举办各种培训、竞赛等活动,质量和效果也参差不齐。如有各地琴行为推广所办的培训中心和业余钢琴学校,虽然影响和效果各不相同,但却发挥了很大的宣传作用。市场环境下,也有一些培训和学校办的卓有成效,培养了大批的钢琴后备人才。比较有名的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办的“聂耳钢琴学校”、中央音乐学院的业余音乐小学校、中央音乐学院还在广州市、太原市设立了两个“钢琴培训中心”,在全国影响很大。除培训学校外,各地举办的比赛也日益增多。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包括山东的天津的“春牙杯”“范公杯”,北京的“星海杯”“希望杯”,辽宁的“幸福杯”,重庆的“小行星杯”,广东的“珠江杯”等。这样既活跃了教育市场,又加速了钢琴艺术的普及。

3.当代民族钢琴艺术发展的特色

(1)钢琴作品创作的通俗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的音乐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尽管我国的“钢琴热”早已影响到许多人开始从事专业的钢琴学习,但大多数人对钢琴音乐的审美更倾向于通俗化。举例来说,理查德.克莱德曼对中国钢琴曲进行改编,结合通俗和声配乐,使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听觉效果,深受普通听众的喜爱。因此,要扩大民族钢琴音乐的受众面,必须使其更加贴近大众生活,更加符合大众的听觉审美。一方面,由于人们熟悉的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很少,因此,现代作曲家多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作品中提取民族音乐元素,进行钢琴曲创作,保持原有的民族旋律、节奏等特色;另一方面,在原本的旋律中融合了大众所能接受的和声和伴奏织体,不再对“学院派”的技术性质有过度的强调,而是贴近大众生活,使大众产生共鸣。

(2)传播模式的产业化发展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外音乐大举进入我国音乐市场,冲击了民族钢琴艺术的市场地位,影响了我国民族钢琴艺术的发展。在此情况下,积极重新整合音乐市场资源,打破我国钢琴音乐传统的民族演奏形式,使其运营模式逐步走向了产业化发展。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民族钢琴音乐作品,通过市场营销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以民族音乐为代表来打造音乐品牌,塑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艺术形象。

三、促进当代钢琴艺术健康发展的策略

1.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钢琴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钢琴教育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我国可以借鉴和吸收外国业余钢琴教学考级方法和经验,每年都定期举行考试。凡是报考某一级别曲目的演奏者,都会获得该级别的资格证书。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建立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标准,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促使其积极改善教学,激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杜绝教育的投机行为,有效规范钢琴教学市场的良性发展。

2.提高专业院校生源质量

随着各大城市音乐院校、省市美术学校和师范院校的钢琴老师们的热忱施教,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不少的钢琴苗子,其中,不少学生已经考上了各大音乐院校。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扩充了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附小、附中以及师专钢琴专业的生源,同时,显著提高了各大专业院校的招生质量。

3.规范钢琴教育市场

随着人们对子女素质教育的重视,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其中钢琴教育机构也不例外,同时,伴随着机构行业良莠不齐的问题,故而,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就成为当务之急。对某些操作程序不完备、教师条件不符合要求的钢琴培训机构,有关部门应要求其补办手续,并勒令其整改。当指标和要求达到要求时,允许继续营业。与此同时,还应定期审核教师的资格条件,规范其教学内容,并开展相关民意测验,严格规范该领域的教育市场秩序,防微杜渐,防止学校钢琴教育市场出现不良现象和问题,从而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除此之外,在完善钢琴考级机制的过程中,提高考试机构的资格标准,杜绝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使各考级机构变相的不良竞争。为了消除高通过率吸引考试生源的弊端,制定了严格的考级规则和要求。另外,钢琴考级的认定,应以该考官的专业综合水平为标准。有关文化部门可以通过培训考试的形式对符合执业资格的考级人员进行职业能力分类(初、中、高级)。考核标准不仅是对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真实评价,更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检测和监督。客观、公正地考级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育水平,规范了钢琴教育市场,促进了当代钢琴艺术领域的健康发展。

4.钢琴艺术风格呈现多元化

伴随着全球化的文化潮流,全新的理念、多元的文化观念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我国钢琴艺术在新时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加快了钢琴音乐艺术在我国的传播和推广,加深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许多作曲家创作思想趋向多元化,在创作技法的运用上也大大增强了现代意识,从而使作品在构思、色彩、风格等方面都比以往有明显的区别和新意,在不破坏原民族音乐元素的基础上,积极与全球钢琴艺术发展的框架融会贯通,在音乐创作时,努力借鉴吸收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优秀元素,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基础,逐步形成多元化的钢琴艺术体系,使我国的民族钢琴艺术在不同国家的音乐元素碰撞中得以升华发展。

5.钢琴民族性和时代性共融,强化钢琴艺术的生命力

尽管钢琴是"舶来品",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随着钢琴艺术的发展,其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营养,变得更加具有民族性特征及特色,不同时期呈现了迥然的钢琴艺术民族文化特性。随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钢琴艺术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发展,我国钢琴艺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接触和了解这门艺术。同时,钢琴艺术的民族化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最佳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新时代下如何发展钢琴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切都取决于钢琴艺术在文化发展实践中的路径选择。作为世界钢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钢琴艺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自身的发展,体现其“中和”的文化特性,促使钢琴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增强和彰显钢琴艺术的生命力,有效地推动钢琴艺术的文化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钢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使钢琴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时,也必须寻求民族化的发展路径,不能失去自身的特色,而去一味地追求“时尚潮流”的钢琴艺术表现模式。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分析当代钢琴艺术发展热的形成,以及现阶段的发展现况,深入探寻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级制度不规范、钢琴教育市场乱象等问题,并从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院校生源质量;规范钢琴教育市场;完善钢琴考级机制;钢琴民族性和时代性共融,强化钢琴艺术的生命力这五个方面论述了钢琴艺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以期对该领域研究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考级钢琴音乐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