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逻辑

2021-02-24贺莹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

艺术品鉴 2021年36期
关键词:感性逻辑人工智能

贺莹(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

时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进行广泛应用和发展,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存在自身的特点和设计逻辑,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本文主要对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逻辑进行全面分析。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设计和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是现代化新事物,在世界范围内多个不同国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在产品设计中进行应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较大影响。

一、人工智能阐述

(一)概念

人工智能的概念在20 世纪50 年代被首次提出,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现阶段,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含义没有进行统一,人工智能主要是和人类自然智力相对应的机器智能。能够对周边环境进行一定的感知,同时能够有效完成相应任务目标。完成用户任务是人工智能的重点,在实质上,人工智能和基于用户驱动、面向目标导向的产品设计大致相同,是完成任务的要点。机器主动感知是人工智能的逻辑途径,经过删减和优化用户任务的主要路径,帮助用户完成相应任务。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主要包含机器学习、人工交互、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几个方面,在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基础上发挥每项功能,在核心算法的驱动影响下,逐渐实现感知和认知。

(二)应用

当前,在一定程度上人工智能技术需要通过机器自身存储数据的应用优势,凭借核心算法进行最合适的选择,该种核心算法设计主要对人类思维形式的模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人工智能产品,数字地图,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大量收集相关信息数据,根据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具体道路实际情况,进行更加符合人们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合适选择。人们开发的人工智能产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模仿人类的思考方式,进而创造出的人工智能产品更加符合人们心目中理想产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和人类相比较,存在计算能力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帮助人们采集大量信息数据,同时,结合人们日常行为规范做出最佳选择。人们经常将需要准确操作计算和反复性操作的动作通过智能产品进行操作,发挥机器的应用优势,部分灵活的任务存在相应的应变能力要求需要人工进行完成。但是,科学家在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不断研究和分析,尝试促进人工智能产品存在一定的应变能力,进而完成相对比较灵活的操作。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类的思考,对相对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可以进行作曲、写诗等程序操作。

二、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逻辑

(一)学习思考设计逻辑

工业时代的到来,人们不断研发新技术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转变人们的传统思想理念和思维模式,科学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现阶段,医学行业领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专业专家不断对人造器官进行研发和分析,尝试替代人们身体中损坏或者衰老的器官,采用科学的形式对人类的生命进行有效延长。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品质得到较大改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汽车导航地图、机器人绘画、作曲、写诗等,在将来对世界的重大变革产生巨大影响,采用人工智能对多种事物进行描述。人工智能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转变人们的传统思想理念。人工智能产品呈现出高级的学习和思考设计逻辑,如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结合用户传送的图片写出现代诗。人们对于写诗看法,存在一定的精神追求,是相对比较抽象的思索。人类的触觉、味觉和嗅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接触到对象,产生的实践性感觉。但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不需要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音乐、绘画、作诗都包含远离物质的抽象性。其中,绘画的物质性和雕塑相比较少、音乐的物质性和绘画相比较少,同时诗物质性最少,具有最强的精神性,是人们思考的表达。因此,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写诗,让人们认为其具有一定的思考逻辑。2017 年,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会作诗,学习了多位诗人的现代诗,结合不断积累的信息数据中学习掌握了现代诗歌的韵律特征和行文手法。该人工智能产品不断积累更多的诗歌,能够更好地总结和发现一定的规律,更加符合人们常用的写诗手法。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结合用户上传图片进行写诗,由于图像客观存在,结合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逻辑,能够有效识别图像中包含的自然和人造物象,同时,将其中的色彩和光线进行一定的量化,转变成明度、纯度等,依照人类的思考逻辑、自然和人造物像,激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诗人作诗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实现自身情感的爆发。人工智能机器人结合图像分析和收集信息,结合人类认识世界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寻找相应的词句,依照现代诗人作诗的手法做出相应的排列组合,构成现代诗。人们对于人工智能,需要像人类一样思索,最大程度的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进而做出迅速地选择,实现创造性创作,有效实现人类解放。

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主要是对人类的思维模式进行研究,将人类的普遍的思维模式进行量化、概念化,进而有效转变成能被机器学习、理解和解读的语言。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促进机器能够有效模仿人类的大脑和思维,进行记忆、选择等。人类的思维模式主要包含感性和理性思维,前者是人们自身拥有的,感性思维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创新创造了人类文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学、音乐、绘画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都属于感性思维的成果,成就了人们在文学艺术层面的创新,人工智能产品能够适当模仿人类的感性思维;后者属于更加高级的思维模式,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属于人们理性思维的产物,在数据记忆和处理呈现出较大优势。人工智能产品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尝试赋予程序学习和思考的功能,实现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如写诗。例如,小冰创作出的现代诗歌,仅仅在审美方式上更加满足人类的审美情趣,但是诗歌没有创新内容,结合图像信息有效组合排列相关文字,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人工智能在这一点上超越了大多数普通人。普通人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这些规律,学习写诗技巧,但是,针对程序来说,仅仅是一瞬间完成的事情。

(二)情感想象空间设计逻辑

人工智能产品,用户通常情况下和产品的界面进行直接接触,但是,对于产品实际怎样工作完成任务的了解不全面,同时,大部分使用者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工作原理没有相应的关注,仅仅更加注重人工智能产品任务完成的结果,是否能够帮助自己顺利高效地解决问题。人们对于人工智能产品不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产品操作技巧,人工智能产品和机械电子产品设计相比不受到相应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人们和人工智能产品界面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都是下意识的相关动作进行完成。因此,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人员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人类的情感和感性感觉,增强人工智能产品的情感逻辑。

人们通常结合自身的形象和特征进行造物,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深化任务,同时,结合相应的形体特征向深化任务赋予实体造型。我们从造物逻辑上进行分析,人们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创造了程序,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赋予程序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机器臂通过程序进行控制,需要将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进行安插,每个元件包含上百个需要插入小孔的插脚,同时,插脚和小孔进行有序的排列。因此,机器臂没有有效的对准小孔,将元件强行压在电路板上是不可行的。机器臂借助传感器实现暂停、重试和调整。机器臂的工作和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人们带来的感觉产品存在一定的思考性。软件对机器臂具有相应的指令,展示出了设计的成功之处,同时,机器臂在实际工作中包含暂停和谨慎工作的场景,呈现出了情感上的吸引魅力。

人工智能主要对人类的思维形式进行研究,将人们日常思维模式进行量化、转变成能够被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语言。人工智能产品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记忆、理解和选择、创作。人类主要包含感性和理性思维方式,后者是人类高级的思维模式,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形成。人工智能就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存在信息数据记忆和处理的应用优势。但是,人工智能产品没有感性思维。人类的感性思维形成了社会属性和人类文明,是人们自身存在的,在感性思维下实现了诗歌、音乐和绘画等相关艺术结果,促进人们在文学、艺术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创造,促进人工智能产品逐渐对人们的感性思维进行模仿。科学家在人工智能产品设计过程中,尝试赋予程序情感、思考和想象能力。部分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普通人类。普通人学习相关知识和较强,掌握相应的诗歌写作等规律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产品程序来说,仅仅是一瞬间能够完成的任务。

(三)人工智能工具

我们从造物历程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们不断的追求体力上的解放,逐渐研发了马车、手推车、机动车、航天器等,通过机械设备有效转换化石能源能量进行实现,同时,不断追求脑力上的解放,逐渐研究记号、符号和大数据,经过电流和存储芯片,增加核心算法进行实现。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对审美关注点进行一定的转变,人们缺乏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呈现出人类对跨越空间、追逐速度终极需求。现阶段,人们通过机电装置和信息技术,创造多种类型的机械实现对力量的追求。人们研发的信息检索技术和存储芯片有效实现了大量信息数据储存和应用。人们的审美关注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基于数据、联通使用者和数据是电流和传感器、芯片。用户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通过机器臂完成反复性等相应操作。人工智能产品按照相应设定的程序进行实践操作,促进人们在体力上得到解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脑力。因此,人们在农业和工业社会发展中不断积累的相关设计经验在新时代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中难以进行有效应用。新设计和评价标准逐渐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社会形成的价值和审美思想理念。

人们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研究,帮助其拥有人类想象的感性思维,促进其根据人的意志社会化,在力量和速度上是人类对理性追求。新时代环境下,人的理想思维不断发展,希望人工智能产品更加呈现出感性能力,帮助人们完成相关写诗、绘画、音乐等作品创造。我们从创作的方向进行分析,人们受到外部环境刺激和相关知识内容、阅历思考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物。人类的物质文化中,自然和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人们自身和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人造物和人是不同的概念,人工智能产品根据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研发和生产,有效实现人类的目的。人类和人工智能产品相比较,机器不存在感性思维能力,其能力是人们设计出来的。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化的原因,人工智能产品需要更加有效的工作,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发挥更大的功效,需要社会化。例如,智能化家居类产品,主要采用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网络信息等技术有效模仿人类大脑,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逻辑盘点能力,能够有效融合家庭日常生活和多种应用子系统,有效扩展传统家具设备的使用性能,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充满艺术气息,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充分展现出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家居生活体验。智能化设备主要包含自动控制技术,在家具类生活产品中被广泛应用,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人们在智能化家居产品中添加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对智能产品的高效应用;包含触控技术,主要在产品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当用户和产品进行接触的情况下,相应位置有所感应,做出针对性的判断,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和多种类型的APP 关联,有效增加产品的使用功能;包含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扫描人脸添加多种类型的新型体验,实行面部解锁、AI 漫画风格转变等;人机交互采用短距离和有效解除形式实现,有效提升小范围的控制功能,实现智能语音、图像识别等形式转变,在大范围领域采用语音和动作完成指令输入。如AI 智能化语音交互,主要是在IF2018展上继承了语音控制的卧室、厨房、客厅等不同生活场景中的智能化产品,同时,装置较多语音控制的设备,促进更多的家居产品具备识别功能。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逐渐形成全新设计语言,人们采购的手工制作陶器和木器,是人们尊重劳动的形式。现阶段,手工技艺的价值在购买者能够更加直观的想象出陶器设计和制作出来。手工制作的作品更加通俗易懂,造型和样式让人接受,工厂量产的工业产品在外在形式语言上最大程度的贴近人类的感官逻辑,数据式人工智能产品是自行工作,在发展中形成自身形式的语言。

三、结束语

人工智能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性和设计特点,本文主要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对其设计逻辑进行分析,同时,从人类造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呈现出人工智能产品设计逻辑上对应的不同审美关注点。人工智能产品在将来设计中不断赋予感性思维,实现社会化。

猜你喜欢

感性逻辑人工智能
面向用户感性意象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造型研究与设计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逻辑
创新的逻辑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