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2021-02-24杨雅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核心素养

杨雅娟

摘要:新课程时代的教育教学不但要在书本上教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学习的方式,用科学的、辨证地目光看问题,分析问题。初中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核心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活动为理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引言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学科史是中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点课程,并有着高度综合性的特色。同时,初中历史课程又是在中国最新的课程标准下,培养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重点课程。但是,随着历史教育观点的转变,老师们也应在核心历史教育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历史教育教学策略,才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历史素养。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核心教育思想下,改革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学生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历史实证、历史解释、时间观等方面,深刻掌握历史常识是当代初中历史教育核心素质的必然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培养历史的核心素质。在初中历史教育中,注重对历史核心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历史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世界史在中学科目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傳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是应试教育,使得历史教学的实际意义不高。而老师以课堂内容为主导、课堂形式单调、课堂过程单调,是学生学习历史意愿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首要目标。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应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积极地参加历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在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二、核心素养指导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1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观念的转变上,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对初中历史教学最关键的影响。课程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达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且目的是使学生的才能和素质由单一型转化为复合型。一旦历史认识被学生正确记录了下来,这不但有利于牢记历史认识,而且还要学习评判知识过程或结果的正确性,进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牢固抓住"立德育人"的制高点,在探究性合作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探究、分析、记忆知识,也就是说,创新课堂需要利用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来推动现代课堂价值观的转换,把教与学的关系转化的课程服务,并最终形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认识,只有找到了转化的关键因素,才能真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扩展到了课外探索,进而有效促进了两种课程的融通。

2.2基于多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历史唯物史观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学,有助于向学生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实世界,从而提升学生处理历史问题的质量。在历史教育过程中,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历史教育观点,引入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步确定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地位,逐步培育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同时老师必须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新情景,逐步将学生引入社会环境,并通过观察社会现状,直观地剖析形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因素,从而逐步培育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2.3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问题意识

传统的历史课程全是由老师在课堂,学生进行的"灌输式"教育。显然这种教育模式不符合新时代历史教育的现实要求,而应该加以革新与改造。历史教材必须要立足课本,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开放、形式丰富多样的新课堂形态,通过创造历史情景,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历史课堂的教学更富有激情,焕发生命力,并形成了学生集体讨论的好场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问题意识。让学生勇于在课堂上发问,敢于表达看法,勇于探究与总结,开阔视野,调动潜能,合理运用历史资料,通过科学演绎,不断丰富对自身的历史认识,从而产生更个性化的观点。

2.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在新课标变革的条件下,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改变。在过去,中国课堂教学大多集中在老师的教学叙事上,由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进展,历史课堂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历史学习不仅仅满足于听讲座,在课余时间,学生还应该预习学习内容,收集相关的历史信息,并加深对这一历史发展的认识。从简单的为老师备课到为学生一起备课。各班备课、交流和讨论内容,加深学生对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而合作教育则是指通过组织学生与学校的相互合作,以达到双赢,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并促使学校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中使用合作交流,历史老师也能够看到学生的优势。所以,历史老师在开展合作交流方式时,就应该优化课堂设计,并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开展合作。

2.5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竞争压力逐年增加,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自动跟上进度,超过计划。这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经常吸收知识是理解,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认真备课,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学生的基础会好起来,然后由浅入深,从浅入深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使学生能够稳步地学习历史,理解和记忆,并逐步提高自我修养的核心。

三、结束语

初中的历史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贯彻史学核心素质的教育。训练学生的世界史核心素养,就可以在了解史学常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历史思想,启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沐林,何佳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8):35-36.

[2]何仁超.联系学科核心素养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9(06):54-55.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创新核心素养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