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必先提升农民科学素质

2021-02-22马骏

科学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素质培育素质

马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目的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对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当前农村科技人才匮乏、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还较突出,农民科学素质水平不高。据统计,2018年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比例仅为4.93%,远低于全国公民8.47%的平均水平。因此,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制约的重要举措。

科技、农业、高校等部门机构要推动“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全方位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现代农业科技,就要不斷树立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才能有效提高其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增强农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着力加大科普资源的供给支撑应是当务之急。

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一支能正确理解现代农业政策、运用科技、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科技人才队伍,让“新农民”成为一种让人向往的职业,造就亿万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农民”生力军,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应对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要抓好观念、内容、方式等“三个转变”,要接地气,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同时,培训内容也要相应转变,从突出产中向全链条拓展,从突出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拓展,注重激发农民学习的内生动力,使其在就业、创业、增收中实现自我激励,从突出生产向经济社会全领域拓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只有不断培育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内在、持久的动力。为此,各地要努力做到:充分认识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持续加大投入,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稳定持续开展;促进农民培训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农民学习需求,贯通高素质农民人才成长通道;针对不同地区高素质农民发展制约因素,分类施策,提升高素质农民的培育质量,探索高素质农民发展新途径;强化资金、技术、保险等方面支持,创造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高素质培育素质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