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水而“活”的东要泉

2021-02-22马骏

科学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机井大同市缺水

马骏

東要泉村打成的第一眼机井

冬天的雁北天寒地冻。在位于边山峪口的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东要泉村,《科学导报》记者接连走访脱贫户,面对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

在农民薛茂勇家中,年近六旬的他激动地说道:“现在咱村农民户户都有水浇地,粮食产量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村民还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啊!”

很久以来,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居住土窑洞、开门见沟壑、出门就爬坡、村内脏乱差……这就是过去东要泉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村内一位80多岁的老人讲,自他记事起,村内就没有打出过一眼水井。上百年来,村民们靠村北一条沟内的小溪水为生,更无一垄水浇地,后来因水位下降,小溪水也消失了。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过去几十年,许多打井队在东要泉村200米以内深度没打出过水,曾被有关部门“判”为无水村。打井!打井!“村民们就连睡觉做梦都在呼唤”,缺水成为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严重阻碍着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天镇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马家皂乡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要解决东要泉村的缺水难题。该乡向大同市水利部门请求帮助寻找水源,并积极与驻村工作队联系寻求资金帮扶。在各方努力下,2018年,该村“破天荒”打出了第一眼机井,彻底破除了“无水村”的魔咒。

有水就是希望。作为东要泉村定点帮扶单位的天镇县自然资源局,2018年投资557.38万元,帮助该村打井7眼,当年实现水浇地2500亩;2019年争取省级土地整改项目资金617.48万元,铺管灌、治沟治坡、改土治水,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增加水浇地1000亩,并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目前,全村共有机井9眼,水浇地面积达到3500亩,人均实现4亩水浇地,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过去由于缺水,村内有20%的耕地弃荒。自从水利条件改善后,弃荒地也开始耕种了,而且全村种植结构由过去的单一种植向多元种植转变,特别是高产、优质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去年全村耕地全部得以耕种,仅种植高产优质玉米就达2500亩。”该村党支部书记任顺告诉记者,“水浇地玉米亩产由原来的不足800斤,到现在的1500多斤,亩均增产600余斤,亩均增收700多元,仅此一项村民年增收17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寻水源、打机井、兴水利、建水塔、盖新房……一个百年缺水的小山村因水而兴。

如今,东要泉村人住进了大瓦房、喝上了自来水、种着旱涝保收地、过着充盈幸福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一点儿不比城里差,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好!”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村子里有十几个长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决定留在村里种地,他们觉得如今的农村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机井大同市缺水
张新油画作品选
护秋
橡皮博物馆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素描静物
采煤沉陷区上“收获阳光”
山西忻州忻府区机井普查分析报告
齐刘海
城市
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