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数字展示再现晋商魂

2021-02-22杨洋

科学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重器晋商博物院

杨洋

这扇朱红色大门的建筑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街上,市民们对这扇大门内的“神秘之地”非常向往。无论它曾是山西督军府旧址,还是山西省政府,前来参观的人们都想一睹这座建筑的“真容”。

2020年12月31日,《科学导报》记者跟随第一批游客走进晋商博物院,在外地工作的太原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我在新闻上看到原省政府改建了晋商博物院,当时就想来看看,这几天放假回来了就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门票,我提前4天约上了门票,今天就过来看看。”

晋商博物院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举措。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搬迁,体现了“行政办公为文化让路”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修整,最终晋商博物院以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馆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天下晋商”序厅中,记者看到一幅高3米、长78米的《辉煌晋商五百年史诗长卷》。据介绍,这幅巨作是81岁画家陆沉主持创作的,创作团队的平均年龄是75岁,他们利用3个月的时间从报纸、杂志等裁剪了2000余片素材,画作分别以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为主要创作内容,反映了晋商雄踞商界五百年的辉煌,以及晋中独特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环境,表现出晋商在住宅建造艺术、人文情怀上的独特风格。

随后,记者跟随讲解员走进“华夏文明底蕴深厚”展厅,厅内既展现了陶寺遗址的风采,也以青铜重器讲述了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晋商祖先创造的无价之宝。“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博物馆,不仅因为它所陈列的文物都是国宝重器,更重要的这是全省公安战线‘扫黑除恶战役中追缴‘回家的被盗文物,而非考古出土的。”晋商博物院讲解员王哲对记者说。

器身为长方体,身部微鼓,颈部和圈足饰夔纹。这件青铜器是西周时期的义方彝,也是镇馆之宝。从文物形制看,义方彝器体厚重、纹饰精美,而且带有厚重的提梁,是目前考古学界所见不多的带有提梁的方彝。

晋商博物院内最大的亮点非数字化展陈莫属,它是国内博物馆较为时尚和潮流的展陈手段,尤其是位于“勤远楼”的沉浸式数字体验馆,馆内利用18块OLED屏、22臺全息投影机,再现“万里茶路”,实现了画作本身与参观者的零距离接触。墙面上的“万里茶路”有白昼之分,昼夜的茶路更为惊艳,展现了古代晋商夜晚灯火通明、星光璀璨的景象。画作中的人物、船舶、车马、动物似乎都是“活”的一样,灵动的展示了中国古时的商贸传奇,这样的景象似乎让参观者走进了画中的世界。此外,展厅还特殊设计音效追踪系统,使声音的呈现与参观者同步,让人身临其境。

在晋商博物院的西侧,有一花园,名为西花园,是以园林建筑景观为基础,打造的一个集休闲餐饮、文创产品、工艺展示于一体的服务空间。通过唐、宋、元、明、清五个时代代表性建筑及非遗产品代表推光漆、麦秸画、珐华瓷等,尽现山西传统工艺之绝美,让游客在休闲中感受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重器晋商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春意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少年当作国之重器
视觉
2018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
留学与国器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