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西西里葡萄酒产区协会官方大师班在京成功举办

2021-02-21

中国食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西里生猪

2020西西里葡萄酒产区协会官方大师班在京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11日,由意大利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协会(Consorzio di Tutela Vini DOC Sicilia)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ian Trade Agency)联合主办的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Sicilia DOC)大师班在京圆满举办。大师班时隔一年又来到北京,现场反响热烈。

大师班由知名讲师赵凡现场授课,深入浅出地讲解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Sicilia DOC)全貌,对产区的风土法规、本土品种、葡萄酒酿造理念等进行深入剖析,并带领学员们品鉴了10款代表性葡萄酒。

除了产区知识,赵凡老师还阐释了西西里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中国市场的独有竞争优势,与来宾探讨了面对中国新消费趋势下的营销策略。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ian Trade Agency)北京办事处副代表高非罗(Roberto Cafiero)在开课仪式中表示:“意大利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超300多种原生品种。而西西里作为地中海最大岛屿,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东西文化融合结晶,出产品质优越的葡萄酒,远销世界各地。希望通过此次大师班能拉进西西里葡萄酒与中国专业人士的距离,促进西西里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40多年来,在新一代种植者的艰苦探索下,西西里产区走上现代复兴之路。2012年,在意大利农业食品林业政策部的支持下,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SICILIA DOC)正式成立,以“可持续性”和“尊重自然”为关键词的西西里,还是意大利首个进行有机种植的产区,其有机葡萄园面积占全国有机葡萄园的38%。2020年,SICILIA DOC标签下有483家酒庄,8354位葡萄种植者,超24929公顷葡萄园。2019年装瓶量超9800万瓶。

2020年是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协会第二年在中国举行推广活动。自2019年起,大师班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西安、沈阳等城市成功举办7期。此次在场的100多位专业人士,皆为北京及周边的进口商、商超、餐饮渠道代表及媒体,学习氛围浓烈,好评如潮。

现场学员称赞道,近年来意大利葡萄酒的流行度不容小觑,尤其在北上广这样的略成熟的城市。西西里葡萄酒在欧美市场受欢迎程度排名十分靠前,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相信西西里必定大有潜力。

西西里葡萄酒法定产区(SICILIA DOC)协会主席安东尼奥·拉罗(Antonio Rallo)表示:疫情当下,所有西西里法定产区协会的生产商都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继续安全地工作。我们正在学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和销售。面对中国市场,我们会不断充分利用数字化策略来推广自身产品,并继续为进口商提供更好的支持。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西西里葡萄酒的优势之一,在于其与中国传统菜肴搭配的灵活性,尤其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大家将品味到西西里的多样性,尤其是本土品种的精彩,如格里诺(Grillo)和黑珍珠(Nero dAvola)。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西西里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和文化熔炉。“融合”,作为西西里的特质,已深入葡萄酒的基因。西西里葡萄酒,是多元文化和千年历史的精华。白葡萄品种以格里洛(GRILLO)为代表。以格里洛酿造的白葡萄酒品质优秀,色泽淡黄,风格多变,清爽咸鲜,适合陈年,具有草本、柑橘之清香,口感醇厚柔和,酒体层次丰富。红葡萄品种以黑珍珠(NERO DAVOLA)为代表。个性鲜明,色泽深红,花香馥郁,具有浓郁的果味及香料味,酒体饱满,单宁丰富,口感结构极佳。如火山一般强劲有力的酒体,融合大海般温厚柔顺的余味。(墨菲)

到2020年底将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是实现农产品在产后贮藏、加工、集散、运输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低温控制环境的供应链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长期保持农产品品质,是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牵引性工程,对于补齐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扩大农业有效投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消费“双升级”意义重大。

据了解,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安排中央财政50亿元资金,支持河北、山西等16个省(区、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选择产业重点县(市),依托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围绕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预计到2020年12月底,将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将超过600万吨,农产品产区贮藏保鲜和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将明显提高,择期错季销售能力将明显增强,形成产地农产品流通的“蓄水池”和“新渠道”,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运行的稳定性。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地域、品种和主体,强化政策配套,加强标准引领,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补齐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业产业链突出短板,为新形势下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思雨)

生猪期货将于2021年1月8日挂牌

近期,证监会发布通知称,经研究,生猪期货将于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据了解,生猪期货将是首个采用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在交割方式上实行车板交割与厂库交割并行,每日选择交割和一次性交割相结合,并配以期转现交割。为了保证上市初期稳定性,在交易制度上,大商所也进行了贴近实际的相关制度调整。

在证监会发布生猪期货上市通知后,大商所也发布了生猪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据此次公布的合约及业务细则征求意见稿,生猪期货合约交易代码为LH,交易单位为16吨/手,最小变动价位是5元/吨,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合約月份为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最后交易日和最后交割日分别为合约月份倒数第4个交易日和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在交割质量标准上,大商所参照《瘦肉型猪活体质量评定(GB/ T32759-2016)》指标体系,并在广泛开展调研基础上,针对生猪品种特点,贴近现货市场习惯设计了交割质量指标,其中采用了现货习惯中简单有效的外观、体重等指标,保证交割效率,减少交割争议。

大商所相关人士表示,作为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综合借鉴、采用国内国际市场上成熟的交割模式,在交割方式上实行车板交割与厂库交割并行,每日选择交割和一次性交割相结合,并配以期转现交割。其中,为贴近现货市场贸易习惯,保证交割量充足,从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至生猪合约最后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客户可申请每日选择交割。合约最后交易日后,所有未平仓的生猪期货合约持有者进行一次性交割,交割结算价采用该期货合约交割月最后十个交易日所有成交价格的加权平均价。

此外,为确保市场平稳运行,上市初期大商所将在现有合约规定的基础上对生猪期货的保证金、涨跌停板幅度等进行适度上调,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不同情形时,交易所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化解风险,例如生猪的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或者期现货基差明显超出合理范围;有根据认为出现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且对市场正在产生或者即将产生重大影响;发生生猪重大疫情或者一定比例指定交割仓库及指定车板交割场所暂停交割业务;生猪相关法规政策出现变化,对生猪期货运行正在产生或者即将产生重大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生猪期货的推出将为生猪养殖产业带来利好,未来这个万亿元的市场可利用期货价格信号,预期未来现货价格变动,有助于生产经营者调整生猪经营计划。(王宁)

2020年11月全国餐饮收入小幅下滑中烹协提醒做好进口冷链食品防控

2020年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34578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11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980亿元,同比下降0.6%。具体来看,11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上餐饮收入增速环比分别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出现下滑态势。1—11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上餐饮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8个百分点、23.1个百分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差距持续收窄至13.8个百分点。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进入冬季,餐饮企业在落实冷链食品防疫措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餐饮市场经济复苏仍面临不少挑战。临近新年,餐饮企业要继续坚持各项防疫工作常态化,加强重点环节食品安全自查,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检疫、消毒证明的索取及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在生产经营方面,要抓好年末餐饮市场的冲刺,做好新年餐饮产品展示展卖、网上预订,推动绿色餐饮发展。同时自觉将厉行节约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全程节约,避免浪费。(笑笑)

2020年年底前可如期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建设管理体制得以进一步理顺,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改变了以往“五牛下田”分散管理的局面,农田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为夺取全面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田建设任务稳步推进。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重大洪涝灾害影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严把建设质量关口,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2020年1-10月,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7107万亩,完成高效节水灌溉约1928万亩,分别占年度任务量的89%和96%。各地抢抓秋收后农闲时期,加快项目实施,多省开展了“百日大会战”,年度建设进展明显,预计年底前可如期完成8000万亩的建设任务。

資金筹措途径有效拓宽。积极协调推动落实建设资金,2020年联合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落实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67亿元,比2019年增加7.8亿元,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开展。引导各地创新投入模式、拓宽资金渠道,用好新增耕地和土地出让收益,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江西、山东、四川、安徽、黑龙江等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达180多亿元。

评价激励作用逐步显化。组织对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情况和建设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等5省10亿元奖励。委托第三方开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对31个省份项目实施、建设进展、管护利用等情况进行实地评价,督促各地严格项目建设管理,推动提高工程质量。

清查评估工作高效完成。组织完成2011年至2018年已建高标准农田清查工作,逐一核实全国9万多个项目、1000多万个地块的历史资料、空间位置、面积四至,全部上图入库,实现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为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打下基础。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农业农村部)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在京成立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42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京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

据悉,智库联盟是以服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宗旨,以研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为主题,由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相关农业科技战略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非法人学术组织,是国家农业科技界首次组建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研究平台。

智库联盟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涉农科技领域的趋势分析、技术预测、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科技评估、技术服务、咨政建言等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工作,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高端智库联合体。该联盟将充分利用平台,发挥智库联盟在国家农业科技决策领域的影响力,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智力支撑。(刘强)

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1% 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2020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举办奶业振兴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0年以来我国奶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1%,增速创近五年新高,上半年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马有祥指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推动奶业生产和消费不断增长。2019年以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奶业产量和效益持续保持双增长,为保供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农村部)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 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左右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2020年12月15日举行的生猪生产形势新闻通气会上透露,随着前期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我国猪肉市场供应正在逐步改善,猪肉价格总体呈趋势性回落态势,生猪生产恢复成效超出预期,年初确立的“年底前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任务目标已提前完成。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个省份提前完成产能恢复任务目标,全国生猪存栏最迟至明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

隨着生猪产能恢复,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农业农村部预计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够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大大高于常年2个百分点的速度。猪肉市场供应持续改善,专家预计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加约三成,供应保障进一步增强。(李慧)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9)在京发布300强国家示范社2019年营收均值5789万元

近期,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在京发布《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9年度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0强经营收入均值为5789万元,可分配盈余均值为715万元,成员数均值为736个,带动非成员农户数平均为 2456户,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据介绍,《报告》依托“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管理系统”2019年度数据,分析4920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样本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从基础实力、发展活力、创新能力3个维度27项指标对示范社样本进行发展指数的测算,根据发展指数得分排序形成了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0强名单。

据了解,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社走上依法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9年底,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其中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71万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8470家。(思雨)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

2020年以来,夏粮、早稻、秋粮纷纷增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介绍,2020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857亿斤和546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分品种看,谷物中,稻谷、小麦产量增加,玉米略减。2020年,全国谷物产量12335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0.5%。其中,稻谷产量4237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增长1.1%;小麦产量2685亿斤,比上年增加13亿斤,增长0.5%;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上年减少2亿斤。豆类、薯类产量均增加。豆类产量458亿斤,比上年增加31亿斤,增长7.3%。其中,大豆产量392亿斤,比上年增加30亿斤,增长8.3%;薯类产量597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增长3.6%。

分地区看,多数省(区、市)粮食增产。2020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中26个增产,其中,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新疆粮食产量均增加10亿斤以上。

产量增,面积也在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具体来看,2020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比上年增加176万亩,增长0.1%。其中,稻谷4.51亿亩,比上年增加573万亩,增长1.3%。此外,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稳中有增。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比上年增加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增长5.9%。2020年,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增长1.0%。

粮食单产同样在增加。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谷物中,小麦单产增势明显。2020年,全国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38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5公斤,增长2.0%;玉米单产421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受南方局部洪涝灾害的影响,稻谷单产47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0公斤,下降0.2%。豆类、薯类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2020年,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2公斤,增长2.5%,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2.3%。2020年,薯类单产276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7.1公斤,增长2.6%。(思雨)

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0年12月11日,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联合了全国拥有杂粮生产加工技术、物流、贸易、推广能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110余家,理事单位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杂粮主产区全覆盖,是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促进杂粮产业全链条创新驱动的新型创新联合体。大会审议通过了《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章程》及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单位名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荣誉理事长、理事长、理事长与副理事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并现场向理事长与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国涉农高校回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发掘杂粮产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精准聚焦产业发展前沿,整合产业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攻关,实现杂粮产业全链条的创新驱动,提档升级。

据介绍,国家杂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打造成为我国杂粮产业政策研究的大智库、产学研横向联合的大媒介、成果转化的大平台、技术培训的大基地,将为我国杂粮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丽云 耿丽雪)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亮相 宣扬暴饮暴食节目或将被严禁

近期,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记者会上介绍了该草案立法背景、目的和目前的立法进展情况。

岳仲明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相关议案、建议、提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起草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按照程序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总体思路是通过将专项立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等相关立法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推进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建设。

岳仲明介绍,制定反食品浪费法,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草案共32条,不分章节,分别对食品、食品浪费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岳仲明说,餐饮浪费表现为对食品、食物、粮食的浪费,涉及食用、销售、加工、储运、收获等多个环节。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主要针对实践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反浪费、促节约、严管控。

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草案规定,各級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领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细化完善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管理。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和形式。

饭店需要主动提醒适量点餐。同时,草案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也做了规定,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要合理确定餐食的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的选择;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禁止宣传量大多吃、暴饮暴食。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网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爱心捐赠,减少浪费。草案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要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捐赠尚在保质期内可安全食用的未售出食品。这样,既解决了食品浪费的问题,也尽可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岳仲明透露,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将同时注重处理好与正在起草的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有关法律的关系,对减少粮食、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浪费作出原则性规定。(思雨)

猜你喜欢

西西里生猪
解读生猪宰前检疫
忙里偷闲
古典时代西西里文明边疆形象的二重性及其历史源流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西西里意面
湖北2009年8月14日企业生猪收购价格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
乌鸦卡西西里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