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供配电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2021-02-21谭金媛姚骥鹏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8期
关键词:照明系统供配电节能设计

谭金媛 姚骥鹏

摘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需要遵循经济适用、经济、节能的原则。并在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电机节能设计、照明节能方案设计、照明技术优化设计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气和照明节能设计的效用,以实现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减排。

关键词:供配电;照明系统;节能设计;分析;研究

1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照明节能设计概述

在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在满足当前建筑实际用电基础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建筑整体用电经济效益来控制额外用电量。同时,照明作为建筑用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方向的节能设计可以使建筑整体的用电节能得到控制。在两者的节能设计中,应从经济适用性、节约能源、节能等方面对整体运行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以保证节能效果。因此,在优化配电设计的同时,必须保证建筑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合理选择电能,其照明强度也应满足建筑区域的环境需要。并在设计过程中,住宅用电建筑面积应以经济效益和建设单位经济效益为重点,通过节能技术的合理安排,正确选用相应的节能材料和能源。节能设备,并根据建筑工程附加能耗的特点,修改相应的节能措施和设计模式,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节约。

2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应按照不压缩、不浪费工程负荷指标的原则进行计算,优化分配供电距离远,节能设备选型,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合理性,满足节能要求。在项目的方案阶段,电气专业往往需要考虑项目的启闭站、配电室等,根据《各类建筑用电指标》表进行负荷估算。全国土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负荷估算法”。另外,在工程计算中应注意是否有大型用电设备,如有应单独列出,如消防泵、厨房设备、舞台音响、光电设备等。不遗漏任何浪费,使计算出的负荷接近实际用电量。根据DB35/T1036-2019第6.3条,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应超过250米。配电室的开闭位置应遵循这一原则。如果建筑物与配电室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则可以通过增加导线的截面积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电压损失。

3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

3.1 照明节能方案设计

照明节能方案的设计需要全面了解建筑照明的需求,在建筑照明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对照明系统中的设备和照明方式进行选择和确认,使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随着新能源的不断产生和应用,在建筑工程照明系统中也应加强对自然光源的利用。在满足照明需要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照明设备的数量和功率。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可应用于夜间照明系统。另外,照明节能方案设计需要注意照明灯具的选择,据相关数据统计,合理的照明灯具可以减少约30%的光源消耗。因此,在制定照明节能方案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环境因素、光源要求、照明规格和类型等。

3.2 照明技术优化设计

照明技术的优化需要结合电能的节能设计。照明系统中除了照明灯具外,还会涉及照明电路,电流通过照明电路时会产生电阻,造成额外的功率损耗。对此,照明电路应尽可能选择导线的阻值,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等,将耗电量控制到最低.建筑照明系统中的照明设计也很重要,要遵循相关的标准规范和照明要求,保证照度值的科学合理。

此外,照明技术的优化设计还需要吸收一些先进的照明技术,选择创新的节能设备。近年来,LED照明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照明功率密度值LPD是评价照明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建筑规则和约束中不同类型LPD值的相关规范及其设计原则是满足当前值或目标规范的要求。 、设计人员以照度标准值为设计依据,核算灯具安装数量,达到节能的效果。

3.3 合理选用节能灯具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的重要应用对象是节能灯。节能灯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内部功能配置的要求确定,再考虑建筑物的整体配置,将节能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有效避免过度使用。灯具选择不合理造成的能源消耗。一般来说,建筑类型越多,照明需求空间越大,照明灯具的数量和类型就会产生更多的需求。

如果整个建筑的室内外空间都可以选用节能灯,那么建筑的节能性能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如果建筑物对照明灯具没有特定要求,则以荧光灯和LED灯为主。光源也是照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室内操作的实际需要。光源需要与照明系统的实际要求相匹配。因此,光源的形式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工程情况、光源的使用场所和照明的实际要求。光源设计者主要从光源的启动时间、照度要求、照度质量和光源使用寿命等方面综合考虑,需要选择最优的光源配置方案。

3.4 照明系统的合理控制

照明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控制方式,这与照明系统的环境和照明功能特性有关。一般情况下,如果照明场所的空间范围有限,就需要采用一对一或二对一的控制方式。如果照明场所的空间范围比较大,整个空间范围内的照明灯具就会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需要合理划分照明区域,结合各区域的照明特点和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光源,尽量采用多对一的控制方式。例如,在建筑物外部道路的路灯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控制系统,采集光传感器信号和声传感器信号,然后自动控制路灯的开关,控制所需的亮度,这样以使其更加节能。此外,对于部分公共走廊、大堂区域等公共区域的照明,可采用红外线感应或声光控制,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或感应控制,有效缩短照明的使用时间。系统,从而达到照明节能的效果。

3.5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在建筑照明系统中,无用电能主要由电感元件产生,直接影响电能的利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电能,避免浪费问题,需要采用电子镇流器加装补偿电容,有效降低无功效率,提高用户功率因数,满足照明节能的需要。设计。

3.6 降低线损,选择智能控制技术

一般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线路较多,电缆交错会增加耗电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减少线路的损耗。在对建筑照明系统负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定义供电距离和分布,并根据建筑内设备的特点合理设置供配电系统,使整线系统简单、可靠、操作方便。在变电站设计时,应尽量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有效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在整个照明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照明系统来控制光源。在节能控制开关的选择上,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开关控制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如智能控制型、声控型、红外感应型、光感应型等达到节能效果。智能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将网络技术与数字控制系统相结合,包含多个模块。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照明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照明系统的维护,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4結论

综上所述,采用电能节能设计和照明节能设计,可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实现节能利用,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节能设计的应用,以实现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艳华.简述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中国高新区,2018(14):135.

[2]王文拓.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66.

[3]栾笛.高校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220.

猜你喜欢

照明系统供配电节能设计
浅析电力系统供配电中的电气自动化
试析供配电运行和检修的安全管理
10kV供配电系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研究
高层建筑供配电安全管理思路探讨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在工程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五星级酒店供配电系统设计探讨
对现代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探究
建筑电气安装领域节能理念与技术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