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

2021-02-17王明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节能优化排水系统

王明

摘 要:供电和排水一直是我国煤矿的一大难题,在煤矿安全规章中可知,在回风巷、机械提升的进风井等位置不应当设置电缆,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但不设置电缆无法使得井下排水系统工作,同时在煤矿井下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回风、微风等巷道环境中,没有供电设备和设施,老空、顶板来的积水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提出采用风流作为动力进行井下水的排放,考虑到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风泵排水,会对巷道的低洼地带造成积水点多的问题,在传统的浮球气动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套智能的气动排水控制系统。

关键词:排水系统;节能优化;智能住宅小区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城市排水不仅量大而且水质日趋复杂,致使环境恶化明显加剧。.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城市排水量已成为人们共识,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了相关措施。要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控制用水总量,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对住宅建筑而言,实现建筑物的中水回用,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

1.城市智慧排水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智慧排水系统应对标国内外各大城市最先进的智慧排水系统建设标准,通过全面摸清城市排水系统底账,设置必要的在线监测设备,建设总调中心及数据中心等措施,建成覆盖全城市的智慧排水系统,即建成一套可统一各业务板块、各个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标准规范体系,一张全面监测排水系统状况的物联感知网,一个集地理信息、实时信息、设施信息、业务信息等于一体的排水系统大数据库,一个整合所有排水系统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以及分析统计结果的排水系统“一张图”,一个“一网统管”的排水全过程调度管理平台,为城市的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供新动力,为城市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发挥长效工程效益提供重要支撑。

2.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

要实现对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类型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上更需要较强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然而,现在我国不少住宅小区在实际建设时会出现管理不到位、技术条件欠缺等问题,导致节能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上,需要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并注重对这些技术应用操作过程的管控,从而为建筑节能目标的达成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保障。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应用中,受热水供应系统不完善,缺乏对专用水表、节水装置等的有效应用等因素影响,致使造成了不少的水资源浪费。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由于未能做到对生活污水、废水、雨水等的有效利用,一次性用水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热水管网布置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小区中,热水循环管网服务范围应该在300~500m之间(半径),水加热、热交换站室最好安排在热水用量最大的建筑中,同时不应距离小区中心位置太远。另外,该标准还对自加热设备站室到最远建筑的距离进行了规定,提出热水循环管网服务半径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管路上热量以及输送动力损失,否则会导致较高的运行能耗和成本,不满足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广州亚运城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管网这一项目中,探讨了热水管道敷设长度是如何影响热量损失的。该单位在亚运会期间媒体村低区热水供水管网的若干位置布置温度传感器,结果发现热损失和管线长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降低管道总长度,有利于节省管网热损失,这是相关部门对热水管网的服务半径进行限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如果管线过长,管网末端水温更低,更有可能产生军团菌,这会对水质产生影响,或者是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来保障水质达到要求,使系统的总成本提高。所以,相关部门进行这样的规定,旨在缩短热水管线的总长度,从而节省热损耗,保障良好的水质,很好地兼顾了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的要求。

4.探索性试验

降雨前,会商形成不同的决策方案,将方案与结果发各单位以征求意见,主要计算反馈指标如下:累计溢流水量,河湖水质可能变化情况,内涝积水情况,河、湖水质恢复时间,污水系统运行情况。降雨中,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降雨后,给出各调蓄池的放空方案,避免影响污水系统运行。对会商形成的不同决策方案进行最终决策。监控片区河、湖、污水管网、泵站、厂、雨水管网及泵站的实时状态。指挥调度排水人力及物资资源,进行指挥。

5.建立完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监管制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监管制度可促进保证施工质量,推动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监督制度的建立,可从施工人员监管、工程验收监管两方面着手。首先,施工人员监管可实现对现场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保证各工作岗位配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开展施工监督,防止出现人力不足或资源损耗等问题。同时,还应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技术方面的有效培养,以此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实际操作技术水平,保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智能住宅小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中水回用是指通过将建筑小区中生产与生活中所排放的污水、冷却水等,通过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环节的有效处理,在建筑小区中进行再次回收利用,它是一项较为典型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策略。

6.给水管道优化设计

给排水管道节能减排设计过程中从给水管道的设计优化设计环节要重视,给水管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进行全面性分析,采用塑料管道有耐腐蚀易清洁的优势,但是遇热膨胀是其缺陷,外部接头也比较容易发生溢流的问题,管材质量不达标,这就会增加水资源浪费的几率。给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从管线的设计环节要充分重视,选择合理化最优化的线路,减少对管材的消耗。管线当中數据在设计图当中有明确表示,施工人员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即可。管线的设计中对整体给排水系统不能造成影响,减少水平距离,节约工程成本。通过给水管道的设计质量得以保障,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积极优化,才能有助于为建筑节能效果良好呈现。

7.无电源气动排水系统应用效果

气泵启动排水过程:积水坑内的积水上涨到一定水位后,浮球阀在浮球,浮力的作用下工作,接通气压罐的充气管路,气源开始向储气罐充气,当气压罐内气压达到气控阀工作压力时,气控阀动作,接通风泵的工作气源,风泵工作,开始排水,同时气源继续向气压罐内充气,使罐内气压与气源压力相等。

结束语

当前我国已步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时代,很多智能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们应重视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将核心关注点放在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上,通过引入高效节能设计方式来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何伟.关于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的几点体会[J].四川建材,2020,46(12):225-227.

[2]张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布置和选材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48-49.

[3]姚利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布置和选材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288.

[4]杨其军,谢志旷.浅析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06):62-63+78.

[5]郝清洁.小高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探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6):26-27.

猜你喜欢

节能优化排水系统
试论城市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技术
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措施探究
论现代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优化设计
有关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探究
关于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
大数据技术在凝结水变频节能优化中的应用
降雨数学模型研究与趋势
城市排水泵站的优化运行管理分析
刘庄煤矿潜水泵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