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尿道海绵体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报告

2021-02-15黄文鹏周志刚李莉明高剑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海绵体核素肉瘤

黄文鹏,周志刚,李莉明,高剑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 450052)

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多位于深部软组织,发生于尿路系统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尿道海绵体EA,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3岁,因“前列腺电切术后4月余,发现尿道肿物5 d”入院。患者4月前因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现尿频、尿痛、尿不尽。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无家族性遗传史。查体:阴茎根部肿胀。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33.62个/μL,尿白细胞972.18个/μ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5.42 ng/mL。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尿道海绵体体积增大,平扫CT值约45 Hu(图1A),增强后动脉期CT值约73 Hu,静脉期CT值约86 Hu(图1B),呈渐进性均匀明显强化,边界欠光整。双肺内见散在多发高密度结节(图1C),纵隔内淋巴结增大。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尿道海绵体区间团块状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病变边界不清,最大截面大小约4.3 cm×3.5 cm。膀胱镜检查:前尿道狭窄,黏膜异常,触及尿道肿物,质地硬。穿刺病理:镜下上皮样肿瘤细胞腺样排列,核分裂象多见,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F-Ⅷ(少数+)、CD34(+)、CK(+)、Ki-67(20%+)、ERG(+)。病理诊断:上皮样血管肉瘤(EA)。全身麻醉后行核素组织间介入治疗及筋膜组织瓣成形术,术中见尿道球部硬性肿块包绕尿道、阴茎、海绵体,质硬,活动度差,肿块侵犯尿道及周围组织,于肿瘤组织不同层面中均匀置入核素粒子30枚(图1D)过程中避开尿道。术后化疗使用表柔比星0.1 g+异环磷酰胺11.5 g+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化疗2周期后患者出院。电话随访10个月后,患者全身多发转移死亡。

A:平扫示尿道海绵体体积增大;B:静脉期矢状位示渐进性均匀明显强化;C:双肺内散在多发高密度结节(箭头);D:患者行核素组织间介入治疗的CT图像示肿瘤组织中均匀核素粒子。图1 原发性尿道EA患者的CT图像

2 讨 论

血管肉瘤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是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EA作为血管肉瘤的亚型,侵袭性强、易转移,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深部软组织,如四肢和腹膜后,位于尿路系统罕见,仅有少数位于膀胱的报道,临床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偶见尿路刺激征[1]。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危险因素包括长期的慢性淋巴水肿、放射治疗、二氧化钍造影剂、动静脉瘘等[2]。本例尿道出现无痛性肿物,易误诊,发病是否与前列腺电切术后创伤有关仍需进一步探究。EA诊断依靠病理,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多边形,以巢状、腺样排列,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血管上皮可围成相互吻合的大小不一的迷路样血管腔[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1、CD34、ERG及F-Ⅷ等血管源性标志物阳性[4]。本例上皮样内皮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异型性明显,F-Ⅷ、CD34、ERG阳性,与文献报道相符。

尿道EA的影像征象未见报道,本例CT特点为尿道海绵体体积增大,边界欠光整,增强呈明显渐进性均匀强化,符合EA富血供的病理特点。患者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史,CT见双肺内散在多发高密度结节,有文献报道EA早期常出现淋巴结和实质脏器的转移,尤其是肺、骨和软组织,虽未行穿刺确诊,临床考虑肺内结节为转移灶。MRI表现为尿道海绵体区间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肿块,DWI呈高信号,MRI可以提供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生长特征以及对周围软组织的浸润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EA治疗方式目前首选手术切除,辅以化疗可适当延长生存期,有文献报道靶向药物能延长EA患者生存的时间[5],由于EA侵袭性强,大多数确诊时已发生转移,绝大多数患者难以获得完整切除,预后很差。本例病患因位于尿道,部位特殊,故行核素介入治疗,但仍无法改善预后,患者从确诊到病死仅10个月,预后差。

猜你喜欢

海绵体核素肉瘤
核素分类开始部分的6种7核素小片分布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核素分类的4量子数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阴茎海绵体静脉漏的造影表现分析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