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1-02-14袁鑫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法高中历史

袁鑫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历史教法升级的方法,提出以创设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以呈现主题来理顺学生思维、以展览图示来构建学习体系、以分层施教来凸显教学个性、以趣味辩论来提高历史素养等教学建议,以期让历史教学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法 革新升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02-02

历史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历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感知,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认知层面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审时度势,有整合升级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关注,体现历史学科多元性、深邃性的特点。恰当的教法能够让课堂迸发出多重活力,使高效课堂成为可能。

一、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但有一种方法具有普适性,且激发效果显著,那就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需要的驱使下,教师通过创设特别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采用情境创设法有清晰的目标指向,那就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环境,激活全体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历史课堂上,情境创设可选择的视角是多元的,生动的故事讲述、强大的媒体渲染都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多重震撼,使其快速启动思维认知。教师要从文本属性出发,选择契合性更强的情境呈现形式。

如教学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早期国家的内容时,为了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对文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很快找准了切入点。“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大家想知道古人在没有手机、电脑的情况下是怎么生活的吗?”学生被这个话题吸引,进入思考状态。在积极主动的猜测中,冷清沉默的课堂气氛逐渐消失,学习氛围逐渐得到激活。当然,即使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也可能是浅显的,没有那么全面,教师要及时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点拨。单纯的语言点拨是乏味、无趣的,也不可能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因此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播放夏、商、西周历史资料相关视频。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活。本来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兴趣不大,但在视频情境的驱动下,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调动,深度探索欲求异常强烈。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感知呈现出差异性。针对教学实际,教师捕捉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认真甄别、区分的基础上,选择更精准的切入角度,让学生在多重感官体验中,快速进入具体情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二、主题呈现,理顺学生思维

主题呈现法是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为检索标识,对知识展开全面探索,进而完成学习资源搜集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具有动态属性,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修养的提升有积极帮助。历史课堂教学使用主题呈现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从具体历史事件出发,也可以设置人物合集主题,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索中彰显主题价值。当某个主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延伸到另一个知识点,思维的活跃度自然得到提高,主题法的价值也会展示出来。

如教學《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教师没有急着让学生阅读文本知识,而是从语言文字内涵的角度展开挖掘。“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请大家看看这一课的主题,你从中捕捉到哪些有效信息?”教师的引导是独特的,学生积极进行剖析,寻找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这个主题没有什么无效信息,既然可以拿来当题目,自然是简单又精炼的。这一课的主角是秦朝,所以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朝代展开的,最关键的是统一、多民族和封建国家三个信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建立’这两个字,它是一种全面的动态呈现,说明这个国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也不是片面静止的,而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才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板和形式。”学生的表述不仅条理清晰,而且富有个性特征。在积极主动的探讨中,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高中生在刚接触历史知识时,他们的思维相对混乱,对知识的感知度不高。要想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研兴趣,完成思维梳理,主题法是不错的选择。教师给出关键词,让学生围绕关键词搜集信息,在分析、归纳中快速完成学习任务,使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

三、图示展览,构建学习体系

近年来,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图示法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图示法是一种借助构图展示知识点之间关系的学习形式。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辅助、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这是运用图示法的前提和基础。对历史这种知识点丰富的学科而言,图示展示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将知识点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还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梳理,顺利推进认知体系的构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师喜欢一味地讲授知识,虽然细致讲解知识点其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只是单纯讲解,不能指引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学习活动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也与课程教学目标不符。因此,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以此为基点,探索知识外延。

如在《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阅读,感知这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展开探寻,很快对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这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空白纸,让他们进行回忆,并将想到的知识呈现在纸张上。学生进行系统梳理,很快完成了任务。教师发现学生都能精准把握知识层次,但不够系统化、条理化。这时教师再次提供纸张,提出新的要求:“请大家用图示的形式梳理知识点,最中心的关键词只能有一个或两个。”教师的指引是精准化的,就是让学生用图示的形式,理顺该单元的知识。学生再次调整学习步伐。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知识梳理作为铺垫,这一次的学习活动自然更加高效。从反馈结果来看,学生都能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进行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

高中生的知识积累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思维缜密度较高。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构建图示,很好地捕捉了学生的兴趣点,与他们的认知基础高度契合。在知识点探索和关联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感知更加深刻,身心都得到了有效历练。

四、分层施教,凸显教学个性

在充分考量学生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让能力水平对等的群体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识记给出具体的施教策略,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是分层教学的初衷,也是推动分层教学快速发展的最强动力。高中生个体差异虽不明显,但终究存在,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差距可能会逐步变大。不同学生群体需要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或讲解,或灌输,或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都不是最优的选择。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让所有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才能将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教师先设置调研,以简单选择训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他们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了解程度,为后续施教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和参考。教师以问题指引的形式让学生逐步触及知识:“俄国十月革命的起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对俄国而言、对中国而言、对世界而言,十月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学生只要从中选择一两个问题解决即可。在趣味化的故事讲述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得到升级。面对复杂晦涩的历史知识,教师高屋建瓴,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计针对性问题,让学生的思维领域得到拓展,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是值得期待的。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素质修养呈现出差异性,这是客观现实。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理念,其本质与分层教学高度契合。要想获取最大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考虑多重因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

五、趣味辩论,提高历史素养

历史的形成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来的结果各不相同,因而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可能会有出入。针对矛盾点和争议点,教师可以将不利条件转化为优势因素,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实现思维碰撞,升华多元认知。辩论会形成强大的助推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抓住辩论的属性,并将其融入历史教学中,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辩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集体辩论、小组辩论都是不错的选择,教师要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展开引导。

如教学《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时,教师提供了一个辩题:“有人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最重要的是发展国家经济,没必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精力搞外交活动,对此,你怎么看?”趣味性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开始各抒己见。为了让学习活动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小组探讨,然后小组与小组组合成大组,在联合中完善各自的观点。知识学习是一个激趣、启智的过程,它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和推动。教师已然认识到这一点,从趣味辩论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在多重思维的冲击下生发探寻知识源头的欲望,学习活动由此启动。

用哲学观点展示历史课堂,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響下,辩论赛进入历史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巧妙设计,用逐层辩论的形式,促使全员参与,丰富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色彩,使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活。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为课堂学习服务的,其目的都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吸收、思维升级、认知深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适度原则,根据教学现实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及时升级教法,确保教学的简单、高效。情境创设、主题呈现、图示展览、分层施教和趣味辩论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是不错的教法选择。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选择教法,让历史教学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松柏.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8).

[2]栗辉.部编版教材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树立人文思维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J].教学考试,2021(35).

[3]翁迪晓.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的养成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4).

【作者简介】袁 鑫(1983— ),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灌南县第二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编 唐玉萍)

猜你喜欢

教法高中历史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浅谈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的教与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