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概念演变、时代特征与经验启示

2021-02-09张铁军,王喜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历程经验

张铁军,王喜花

〔摘要〕 宣传思想工作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丰富完善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围绕和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作大局而开展,并随着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而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时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遵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推进工作理念、方式的创新,坚持“三贴近”的宣传原则,从而进一步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概念;历程;经验

〔中图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4-0036-05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科学共产主义宣传”〔1〕就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发动无产阶级反抗压迫者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由来与演变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种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活动,它存在于每个阶级社会中,但把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个专门概念来研究,则是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建党百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创造性地开展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实践,使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由来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7年制定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就提及了“宣传工作”的概念,他们指出,“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2〕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宣传工作”的内涵就是为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成为盟员必须满足七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努力宣传革命工作。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早已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宣传工作”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重要条件而公之于众。马克思恩格斯对“宣传工作”并不只停留于理论研究,而且也包括对“宣传工作”的具体实践——创办《莱茵报》。通过这个传播平台,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宣传工作”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加强与世界特别是欧洲国家的联系、宣传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唤醒工人”〔3〕。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概念及思想,并根据俄国的具体实际予以创造性发展,提出了“宣传鼓动工作”的概念。在列宁的全部著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概念就是“宣传鼓动工作”。列宁指出,共产主义思想不可能直接地自发地产生于工人阶级头脑中,“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317。因而,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实际的宣传鼓动工作始终应放在第一位”〔4〕78,要用马克思主义激发工人的觉悟,从而引发工人运动。“宣传鼓动工作”概念的内涵就是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揭露专制政治的黑暗以及组织工人与敌人进行斗争。列宁还把“宣传鼓动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当作区分工联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重要政治条件。同时,列宁还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宣传工作”当作成为共产国际成员重要条件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发展史上,列宁对“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视及其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的典范,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一是建党初期。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常表述为“宣传工作”“政治宣传”“教育宣传”等概念,但其共同目的都是激发人们的无产阶级革命热情,引导人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宣传工作”与“政治宣传”在概念上有明显区别,“政治宣传”更加强调政治。党的三大还提出了“教育宣传”的概念,而“教育宣传”则偏重党内教育和对外宣传。二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一时期,“宣传鼓动工作”是最常用的概念,此时的宣传鼓动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抵御外敌的抗战中,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不懈奋斗。三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频繁使用的概念是“宣传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在这一时期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强调,“宣传工作”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使之自愿和我们一起为取得胜利而奋斗。这不仅指出了宣传思想工作对革命胜利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频繁使用的概念是“思想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工作”。“思想工作”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前表达“政治教育”的涵义,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有了新的内涵,开始将反对唯心主义、宣传唯物主义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工作也就是思想工作。”〔5〕当时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同一时期,“宣传教育工作”的概念也被频繁地使用,党强调各级党委要进行马列主义宣传教育,并将其与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相结合。从“宣传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两个概念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来看,二者在内涵上并无明显区别。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遭到干扰破坏,不仅概念混乱,而且在实践中过分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等概念在领导人讲话和黨的文件中最为常见。随着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党逐步将宣传思想工作具体表述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工作”。邓小平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宣传工作”〔6〕,是确保党工作重心调整能够顺利实现的一个重大任务。在1989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频繁使用的概念也是“宣传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内涵是要让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动员党员和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而不懈奋斗。200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概念被首次使用。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概念被经常用以指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在领导人的讲话和党的文件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也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固定下来。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经历了从初步形成、逐渐发展到不断创新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反映了党根据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所作的调整与转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在这种调整与转变中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二、不同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特征分析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开展,并积极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随着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而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为特征的宣传思想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与敌人进行斗争。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适应了革命斗争的需要,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形成了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鲜明的“革命”特征。

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党成立初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激起工人阶级的革命自觉,引发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斗争,是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二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建立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为主要任务,目的在于鼓动广大工农群众投身国民大革命。三是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是动员、组织和引导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地主军阀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四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努力奋斗。五是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围绕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确保大方向和总任务的基础上,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宣传策略和宣传重点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配合了当时党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组织工作和军事工作,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奋斗的热情。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宣传思想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要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执政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这一时期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因此,这一时期宣传思想工作以“建设”为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49年到1956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核心内容。为了在全国掀起学习和贯彻总路线的高潮,党中央在1953年专门撰写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提纲,这一提纲对总路线的宣传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而推进。二是从1957年到1966年。宣传、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八大所确定的路线,是这一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党的各级宣传部门主要围绕党的八大确定的路线有效开展了宣传思想工作。三是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服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内容、原则和方法上出现了严重偏差。

(三)改革開放以后:以“改革”为特征的宣传思想工作

1977年10月,中宣部的职能得到恢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逐渐恢复正常。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面对新情况新任务,为了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了现代化建设上来。宣传思想工作在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作大局服务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实现了大发展和大变革,充分体现了改革的鲜明特征。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宣传思想工作也紧紧围绕改革而展开,如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正确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随后开始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效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89年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加大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和平演变的宣传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党的十四大上,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开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提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同度。这一阶段党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准确定位,形成了总体思路,并创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时代出现的新情况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了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保证。

三、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启示

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党百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直为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曾指出,“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8〕,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学习,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并最终取得胜利。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所以尽管我们党经历了一些失误,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9〕,只有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遵旨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响应人民的呼声,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就始终把实现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0〕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标准。社会在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将自身的优良传统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充满生机活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实践表明,只有把党的主张同人民的呼声相统一,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更好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撑。在党百年的实践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在长征时期,党领导革命军队克服重重阻碍,利用当时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为革命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对此,毛泽东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深入基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创新宣传载体,扩大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继续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开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必须结合新时代的现实需要,继续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坚持推进工作理念、方式的创新

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断发展,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应及时转变、更新理念和方式,从而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服务于战争和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开放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为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而不断调整宣传理念和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创新”〔12〕。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自觉调整宣传的理念和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保持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鲜活生命力,发挥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

(五)坚持“三贴近”的宣传原则

黨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3〕,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党的主张,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了使宣传思想工作贴近群众,毛泽东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先当学生,再当先生”,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调查研究,熟悉掌握群众的情况。在语言表达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4〕这指明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放在主体地位,说群众话,讲群众事,引导人民群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宣传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原则,才能取得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

建党百年来的伟大实践表明,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客观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调整与转变,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我们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经验。

〔参 考 文 献〕

〔1〕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27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3〕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M〕.王 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5:146.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刘少奇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3.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

〔7〕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4.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

〔10〕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0.

〔12〕庹 震.抓好“三个创新”提高工作水平〔J〕.求是,2013(18):35-36.

〔13〕李宗建,余一凡.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90年:概念、历程与经验〔J〕.理论导刊,2012(12):41-43.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7.

责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宣传思想工作历程经验
中国的历程
乐淘淘“先进”经验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乐淘淘“先进”经验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