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建设: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秘钥

2021-02-09余菊仙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专业成长

余菊仙

【摘   要】团队建设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专业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团队建设要设置团队领头人,鼓励教师进行同行比对,为教师设置适切的目标,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的终身学习得以落地,行动研究有动力,教学反思成习惯,同伴互助到位,专业引领不再遥远,课题研究成为需要。

【关键词】科学教师;团队建设;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对于教师而言,要坚持这些需要极大的自制力与专注力,且专业引领不能一蹴而就。对于“一人教一校”“一人教几个年级”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同伴互助更是难得。

鉴于此,从2016年至今,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围绕着“建设高质量小学科学教师团队”这个大目标,对全县小学科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以及他们迫切希望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龙游县教育局教研室从最初制定框架到逐步构建完善,建设成了较为成熟的科学教师团队系统。按照队间同质、队内异质(主要指教龄、性别按比例搭配)、双向选择、适当调整的原则,全县小学科学教师被分为8个团队,每个团队8人左右。

一、设置团队领头人,起好带头作用

每个团队都由教龄较长、业务能力较好的老师担任领头雁,负责传播新理念、新思想,策划并组织团队教研活动,具体操作规范如图1。因为领头雁都是由教师民主选举出来的一线的“专家”,因此这些教师对一线教学的研训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也便于请教、交流。如此亲民的研修活动,从师训层面看,大大节约了教育培训的成本,提高了研训的效率。从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来说,这一方式更能促使他们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保持教学、科研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头雁与群雁之间也是“教学相长”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鼓励教師同行比对,及时取长补短

在开展团队教研活动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品鉴,避免了单人单校的“闭门造车”。但人无完人,课亦如此。现实中,人最容易发现的往往是“别人的缺点”,其次才是“别人的优点”。这些“别人的优缺点”正是自己的“镜子”,提醒自己“照一照”:他(她)的缺点,我身上也有吗?若有,如何克服?他(她)的优点,我能学到吗?在团队中,我们有“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样的“三友”镜子,不断对照、反思、取长补短。有时,教师也可请同伴相互帮助“照一照”,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长处,以便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努力方向。这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不谋而合的。这样的互鉴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信息反馈和咨询的途径,能够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设置适切的目标,激发教研活力

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是一个相对宏伟的工程,如果将这个系统的专业成长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可触的小目标,那么每个教师都可以“跳一跳摘到桃”。比如参与省每月研修并完成听后感,承担县级以上的公开课,获奖论文的发表或举行讲座,本学科技能评比,原创试题或其他资料的县级交流等。我们将13项学科专业研修内容作为考评的内容,根据统一设置的标准赋分。这样既能知道每位成员的得分总和,也能了解每个团队在某年或某个学期的总分与均分。教师专业成长管理平台的建立如图2。从纵向看,这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个人成长轨迹的数字化呈现。从横向看,则是一种竞争。团队成员之间既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关系,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不仅有与本团队的竞争,也有与兄弟团队的竞争,良性竞争能够促进技能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比如本团队成员间评优评先的考量,队际之间负责“实验与创新”的教师之间的竞争,负责“宣传活动”的教师之间的比拼等。这些具体目标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钻研业务的信心和活力。并且教师个人的专业得分直接作用于县级赛课的报名选拔,进一步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四、开展教研活动,发扬团队精神

为增加成员间的了解,促进情感交流,增进友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创设合作的机会,凝聚人心,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合写主题学术文章活动,该活动以团队为单位,确立1~3个主题(标题),倡导教师以二人或三人合作的形式进行集体交流,完成主题文章。根据文章的质量,教研室为其颁发县级交流荣誉证书。活动成果需及时推送,“龙游县小学科学团队”公众号由8个团队轮流承担推送任务。任务由队员主动认领,但原则上由团队成员轮流完成,因故不能完成时可请求队友的帮助。这样,活动项目既责任到人,又体现协作,能够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内聚力。教研室还举行了新春春联有奖征集评选活动,各团队成员独立、合作拟写春联,由团队汇总,每个团队推送两副作品,其中一副由成员独创,另一副由团队成员合作创作。春联须体现小学科学团队精神、口号、规范、团队文化等,具有锐意进取、催人奋发的主基调。教研室还组织教师参与公益课堂的活动。活动中,教师既体验到志愿服务的成就感,还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团队合作进一步鞭策着教师进行终身学习,教师的行动研究有了动力,教学反思成为习惯,同伴互助落实到位,专业引领不再遥远,课题研究成为需要。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4)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专业成长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