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媒体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

2021-02-07翁晓红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工作者

翁晓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强大,科技领域也无限扩大,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5G、人工智能等代表中国实力,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媒体行业呈现出全新的领域——融媒体,融媒体的应运而生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媒体行业掀起一片浪潮,使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融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才能在融媒体领域中突出重围、站稳脚跟,一定要转变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推陈出新,这也是当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进行的重要转变。

在融媒体视域下,为了将电视新闻节目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应当彻头彻尾、由内而外地进行革新,在汇集新闻内容、加强市场宣传力度、资源互通等一系列工作上,要加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身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为了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下创出一片广阔天空,新闻编辑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有所创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媒体行业要加强自我提升的意識力,现在广大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编辑工作者作为电视新闻工作专业人员,具备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基础,在工作上要重视思想上的创新以及工作中的融合能力,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高度融合,撰写出更加贴近广大受众群体生活的新闻内容,帮助受众解决实际性的问题,提供更多的便捷条件,以此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质量、收视率以及影响力。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

电视新闻信息单一,缺乏吸引亮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使人们感到耳目一新,随之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网络带来的冲击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捷和精神上的富足。

以往电视新闻是媒体行业的领头羊,人们对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和吸引力非常强烈,但是,在网络覆盖的时代下,电视新闻也逐渐被众人冷落,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受众群体的内心需求。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自己喜欢的新闻内容,可以看到大街小巷中出现了很多“低头族”,被手机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再看电视新闻节目,一是播出的时间受一定的限制,而且时段基本都是早、中、晚固定的时段,新闻内容方面一条时长在几分钟的时间,信息内容只能体现出重要的方面,不像融媒体传播的新闻内容那么全面、丰富、及时。二是电视新闻节目开播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数据来强调这件事物,对大部分受众群体而言感觉比较枯燥单一,长此以往都是如此,在整个节目中缺乏亮点,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好感。

电视新闻内容枯燥,缺乏创意点

现如今,依然有部分媒体没有完全意识到媒体时代变换的重要性,坚持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模式,顽固的思想观念与时代逐渐脱离,已经跟不上新时期发展的步伐,从而陷入经营困境之中。在传统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时间的局限性,有些事件发生后新闻编辑工作者只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阐述,主要就围绕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内容简单直白,语言描述太过于简洁,使受众看到新闻内容后无法调动内心情绪,难以激起心中的欲望,缺少新鲜感。据了解,还有部分媒体并没有开通自己的官方公众号、微博、微信等,使传播途径受到一定的局限,事件的详细信息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提供,受众人群早已通过新媒体渠道来获取更全面的新闻信息,从而大量流失受众人群,都转向了新媒体。

另外,在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制作内容和制作效果上,工作人员的理念和对新闻节目的整体结构较为滞后,在新闻节目制作上缺乏一定的新意,一些新闻制作团队存在抄袭的现象,找一些同行中收视率较高的新闻节目进行改编、翻拍。不少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不足,整体水平止步不前,这些问题是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因素。

电视新闻节目延缓,缺乏时效性

虽然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面前是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在节目中传播的新闻内容也是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的,但是,我们在收看新闻节目时不难发现,部分电视新闻媒体会将新闻内容夸大,这一点就违背了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原则。所以,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满足当前广大观众的内心需求,更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节目通常情况下播放时间和播放时段都是固定的,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当主持人对新闻内容进行传递过程中,我们会听到这条新闻内容出现“前几天”“近段时间”“近期”等字眼,从这一点上就能够分析出来电视新闻缺乏时效性,新闻编辑工作者将近期发生的事件进行整合撰写,才会出现电视节目中的较差效果。这一点电视新闻的效率完全落后于融媒体,数字时代更新换代非常迅速,人们的步伐和思想都在进步,在新闻内容上要有所突破,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原则。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提升和职业素养培养

电视新闻内容保质保量,精准无误

在海量信息的时代下,传统电视媒体与融媒体把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出来,加上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电视新闻才能够再创佳绩。在进行新闻内容编辑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新闻内容保质保量、精准无误,有过硬的基础,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对新闻事件的撰写认真对待,提高自身的撰写能力,对事件有自己的理解,用精彩的文笔传播出新闻事件的关键以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客观理性分析事件原委,深入调查将有价值的新闻传播到观众视野中。在新闻内容中有所突破,应该搜集观众的心理需求,深入了解人们的想法,摆脱以往单一、固定、严肃的新闻资讯,应该增添一些带有趣味性、生活化、贴近民心的新闻内容,让人们看了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并从中能受到一些启发。比如:生活趣事、热门话题、网络热点以及突发事件等,这些内容更能博得人们的眼球和关注度。专业的新闻人在挑选新闻内容资源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严谨真实、客观理性地进行严格筛选,并能够恰到好处利用融媒体优势,将真实的事件呈现到观众面前,从而确保电视新闻内容的质量,在媒体市场环境中也能提升竞争力。

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

在新媒体的热潮中,人们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够翻阅到数不胜数的新闻信息,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新闻内容。但是,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有利则有弊,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也会存在一些虚假、低俗的新闻内容,这类新闻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性,并且屡禁不止,这从另一个角度能够分析出部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思想狭隘、视野窄小、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的利益,缺少新闻工作者最应有的职业操守。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行业应将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创建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新闻行业的门槛儿,加强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管理考核和评价标准,维护良好的新闻行业环境。

因此,作为专业领域的新闻人一定要提高自身修养和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积极主动学习更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知识和技能,坚守职业操守,完善自我价值取向,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成为优秀的新闻人。职业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学会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原因,认真对待每一篇新闻稿件,在编辑过程中不能掺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要客观、公正,站在社会角度去发布每一条新闻内容。在新闻报道中要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做有深度、有质量的新闻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新闻事件,不断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新闻事件的亮点,能够让受众人群通过观看新闻信息后,对此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牢牢地抓住受众人群的关注点和内心需求,通过报道一些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新闻编辑工作在融媒体的大力发展下走得更远。

在新媒体背景下,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一定要有足够的实力掌握一手资源,新闻信息和新闻类型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速度,新闻信息的价值非常重要。在快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要努力实现新闻信息“时、度、效”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入探索、创新思想理念,有效促进新闻媒体的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融媒体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一定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打破原有的思想观念,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知识,重视新闻信息的真正价值。因此,作为电视台新闻编辑要深入研究专业技能和方法,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民众做好互动交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断提升个人的工作水准,打造高品质、高水准的新闻节目,实现电视台新闻节目长远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工作者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