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与突围:5G时代传统广播的融合途径

2021-02-07肖立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听众广播融合

肖立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生阶段性变革,5G技术已经逐渐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日常消费、信息获取还是读书学习,只要是涉及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几乎都搭上了5G快车道,为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5G也融入了媒体传播路径当中,促进着传统广播不断变革与融合,在聚合与突围中为受众生活学习服务。

在媒介环境迅速变化的当下,通用5G技术相关政策导向也随之改变,传统广播也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适应行业环境、产业趋势,积极探索自身发展路径,以融合和更新为主,提升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这个过程自然也出现了各种困难,例如市场边缘化、产品生命周期短、融合不充分等情况,阻碍着传统广播在5G时代的发展,但“事不避难者成”,只要积极探索融合路径,传统广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助推我国融媒体事业发展。

多元主体结合促聚合之路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运用,移动电话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应用软件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生活,为人们带来了广阔的信息体验,加上5G技术的提升,移动客户端带来了更为迅速的信息传递。传统广播在这种强烈对比下显出了信息冲击力弱、涉及面小、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特别是现在使用广播的用户越来越少,让传统广播聚合转型成为当下必然趋势。

传统广播的聚合之路,需要结合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开展,将广播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相结合,建立自己的移动端阵地。例如“学习强国”客户端的电台板块中就有专门的广播部分,其将几种路径的官方广播放在同一区域供用户选择,用户想要听哪方面的内容一目了然,结合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板块,可以相较于全国客户端做得相对细化、有辨识度。地方广播电视台客户端也需要首先将各家广播整合到同一平台让用户最快地切入到收听模式,而不用通过繁琐的平台切换寻找喜欢的广播内容。其次可以针对手机等客户端观赏特性,将广播内容配以简短的信息介绍和相对有趣图片,吸引用户收听,这是一种将传统广播与视觉结合的有利探索,让用户得到多样化的信息体验,同时促进广播类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开放思维共享促聚合之路

5G时代的开启让信息的交互汇聚了更多互联网思维。在大趋势下,传统媒体就不能再一味保持传统思维,要积极与新媒体思维衔接,走信息共享、思维共进之路。5G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运转和极速讯息传递,传统广播要利用这一优势,开发广播的即时性、娱乐性、互动性,迎上5G大潮走开放之路。

传统广播的思维开放之路可以借鉴电视媒体的转型,现在的5G技术推动了直播产业的兴盛,电视媒体适应了新的产业业态,不再局限于当初录制剪辑再播放的方式,也开启了直播电视,有不少电视台都拥有自己的客户端,还有一些大的娱乐平台也有自己的直播平台,即时直播变成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传统广播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直播方式,相比主流电视媒体,传统广播直播转型还相对容易,不用“自成一派”。现在网易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蜻蜓FM等平台都有不错的电台板块,传统广播可以直接和这些娱乐平台合作,将自身资源和他们结合,建立传媒直播平台,内容设计上面可以结合自身特性,将传统广播收集到的相对权威一线信息与用户分享,将手机平台弹幕或留言和广播主持人内容第一时间结合,引导公众对主流信息进行讨论学习,以更加新奇、有趣、直接的方式建立起让公众增强信息分析力、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路径。

主流技术结合促聚合之路

融媒體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技术,技术的融合是传统广播融合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传统广播的信息传递方式和5G时代要求相去甚远,唯有结合当下最新的信息技术,才能让广播焕发出新鲜活力,才能让听众不会感觉乏味而成为忠实的广播用户。

传统广播的技术融合涉及多层面的挑战,例如互动层面,传统广播可以和多屏互动传播媒体结合,5G技术让多屏互动涉及领域变多,传统广播使用多屏互动技术可以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特征,抢占用户“听觉”体验,不仅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和眼球,同时也能拓宽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在用户体验层面,传统广播可以借鉴VR技术在视频领域的使用,创造自己的立体声产品。广播是针对听觉的,VR让视觉立体,而声音层面的立体也能给听众带来绝妙的感受,在广播音乐、广播朗诵上可以创造自己的HIFI产品,让听众的听觉感受到冲击力,身心得到放松,这种方式能让听众爱上听广播,面对海量的视觉信息,大家难免出现审美疲劳和信息接收压力,这也是另辟蹊径给予群众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

个性化营销巧破突围难题

广播媒体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营销路径,而且要充分利用5G技术带来的巨大流量,形成自己的产业形态,创造更多收益,才能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过去的传统广播信息内容相对泛化,面对的听众也不加区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也必然导致听众的流失,听众可能要在自己平时听的广播中听很久才能听到一两条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效率之低必然和5G时代的时效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传统广播要走个性化道路,保持自身信息挖掘优势、内容深度优势,利用众多5G平台推出自身个性化广播。比如地方广播和平台合作,可以创建一个当地信息广播频道,对当地最新利民政策、利民设施、利民信息等做第一时间推送,甚至对当地物价、房价、教育教学信息、健身信息等做定制化服务,让受众能有针对性获取当地信息,而且广播的方式利用听觉,完全可以脱离看手机的形式,极大利用受众的碎片时间,不仅方便了听众也提高了收听率。这种广播的个性化、私人化定制目前市场广阔,具有极大可操作系,而且对于地方广播来说更接地气,会成为一种受听众欢迎的新广播形式。

智慧生活网打通突围难题

5G技术的特色就是智慧生活,5G技术提升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速度,还有信息的延展性、开拓性,各种应用软件都在利用5G技术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传统广播要和各大应用软件、平台合作,必不可少的就是结合智慧生活来探索自己的融合发展路径。

所谓智慧生活就是一种沉浸式新媒体体验,群众使用的手机、穿戴设备、智能平板、车载系统等,都与互联网、物联网紧密结合,实现信息互通和生活便利,传统广播在这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例如车载市场就是传统广播实现融合的最佳路径,现在许多手机终端已经被各大娱乐电台逐步占据,而车载音频市场显然还未被各大平台占据,其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现在许多车型都在开发智能车载系统,许多车载音频还在使用传统收音模式,传统广播可以抢先一步与各大车商合作,将自身广播媒体融合到其车载系统开发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音频广播内容,而且可以根据汽车市场特性,有针对性多提供关于交通信息、车辆信息、周边旅游特色等互动型信息化服务,地方广播还可以做一些地方特色风景、美食推广,让地方经济也能得到发展。这种方式,让传统广播的融合转型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自身行业的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内容服务升级化解突围难题

在5G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广播的融合之路需要从内容和服务升级转型入手,在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应该有自己的产品化思维,细分不同的用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对应不同场景的输出信息,关注用户体验,并不断改善提供精准化服务。同时,传统广播作为主流舆论阵地,需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比如江苏的融媒体中心就开创出了自身独特路径,实现了“融媒+政务+服务+产业”的运作模式。传统广播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形成自己的政务服务广播,内容可涉及最新的社保信息、医疗信息、产业生活信息,例如地方广播和公立医院合作时,就可以创建一个当地医疗领域广播,对当天将会有具体某类专业医师到医院会诊、考察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布,传统广播可以利用最新5G平台,收集当天群众就诊疑问、需求信息等,即时与当地医院一起,组织专家们对百姓的疑难杂症进行更加权威的答疑解惑,这样百姓通过传统广播与5G平台技术的结合,可以获取安全、高效、针对性医疗信息,不用再为了解决病痛四处求医问药或者经历长时间的排号问诊流程。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民生需求,也提高了政府单位、公共服务单位的办事效率,同时也对传统广播转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5G技术实现了万物互联,传统广播应该抢抓机遇,通过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不断开拓自己的专属用户形成自己的新规范,发挥“以人为本”的工作特质,立足于当地特色输出个性化廣播信息,推动传统广播的服务性能提升,摆脱当前各媒体碎片化、同质化严重的情况,持续发力,让传统广播步入自身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猜你喜欢

听众广播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听众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