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1-02-07孔鹏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时代

孔鹏

大学生每天都会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接收到各种资讯,其中不乏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消极、虚假、具有误导性的不良信息。这一情况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之后针对其挑战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给大学教师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需要教育部门、各大高校以及大学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职能作用,牢牢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新机遇,针对各种新挑战积极探讨其应对策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使大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

新媒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

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渠道

新媒体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多方便、直接、有效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使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更强的多样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新媒体主要依托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以各大门户网站(百度、新浪、搜狐等)、智能终端APP(58同城、美团外卖、高德地图、淘宝网等)以及众多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为载体,已经成为人们传播资讯、获取资讯、交流分享、购物支付的首选渠道。而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物事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无疑是新媒体当中一支生力军。互联网上的热点事件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大学生的关注,甚至因此带动起一股新热潮。由此看来,大学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各种新媒体技术,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从而使相关教学内容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比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在线心理疏导,教师还可以开通个人抖音帐号进行心理健康在线直播,或者注册个人微博,上传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媒体教学渠道,赋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的时尚元素和时代色彩。

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层次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但毕竟没有正式步入社会,在思考问题和为人处事方面还不够成熟,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新媒体时代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速度快、精准度和精细化程度都非常高。这就为大学教师开展更有针对性、具更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教师发现某一名学生最近心事重重,性格较以往存在较大反差。此时,便可以借助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阻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影响

人际交往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必备能力,更是大学生拥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往那种面对面的交谈,逐渐被微信、QQ等工具以发送文字或者语音的方式所取代。这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一旦习惯了这种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人们内心当中的情感观念也越来越淡泊,导致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下降趋势。例如有些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很少进行自我表达,更没向他人倾诉内心情感的欲望,更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都会被海量信息所包围。在这些信息当中,不仅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掺杂在一起,还掺杂着很多消极思想和负面言论。也许大学生在偶尔接触这些负面信息时,不会对自身思想观念产生过多的影响。但久而久之就会不知不觉中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一些大学生过度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不在乎内在涵养,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的事情。这无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因此变得任重而道远。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是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使用率最高的信息工具,甚至将其视为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大学教师能够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势必可以快速、有效拉近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教学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对此,需要大学教师了解大学生目前比较喜欢使用哪些网络交流工具,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渠道。比如随着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型媒体的出现,博客、电子邮箱、QQ空间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但微博用户规模依然较大。大学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现状,分别开通自己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体账号,与学生进行互动。还可以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或者展示相关教学案例,还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视频教学资源,使心理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師还可以借助一些时下流行的网络术语、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喜好以及时代特色,以此来促进教育成效的提升。

教师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

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大学教师借助各类新媒体工具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并且借助这些工具为大学心提供心理疏导,彼此之间进行在线交流。这就需要当代大学教师主动学习各种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技能,与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使教学成果也因此获得提升。大学教师除了可以在新媒体平台独立完成信息交流互享以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自主学习一些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再将其应用到自身教学实践当中,进一步提高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呈现出更强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关注度、参与感与学习热情的整体提升。

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现阶段,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信息工具就是智能手机,除此之外,还有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每天都有大量时间接触新媒体平台,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也要紧跟时代潮流,在校园网络当中开辟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学校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可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平台系统当中,可以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健康论坛、贴吧等模块,每个模块当中还可以下设一些子模块,使平台功能更加全面细化。学校要安排专职编辑人员对平台系统进行日常管理与内容更新,定期上传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图片或视频,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观念起到正确引导作用。最后,学校领导也应定期组织全体辅导员召开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大家针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与经验分享,向学校反映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相关教学工作得到持续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平台作用得到长效发挥。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更使其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对此,全体大学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新机遇,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优势应对各种新挑战,从而化被动为主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更强的时代特色,从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心群体当中的作用与价值,确保大学生拥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浩,张建取,杨滟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33-36+44.

[2]苏凤娟,刘胜伟.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措施[J].公关世界,2021(04):116-117.

[3]朱利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02):101-102.

[4]张蓉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1):128-130.

[5]白毓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塑与构建[J].长江丛刊,2020(35):131+144.

[6]蔡文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3):87-89.

[7]杨丽.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J].人才资源开发,2020(23):29-3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时代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至善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