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对策探析

2021-02-07倪栋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电视新闻

倪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媒体在人民生活当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现如今的新媒体大环境之下,电视台等以往的媒体形式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冲击。新闻记者们对新闻的采编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台新闻的质量。怎么样才能够从众多复杂的消息中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形成具有正能量的舆论导向,这是现如今新闻采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相关的采编工作人员们应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促进电视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采编是新闻报道的起点,也是形成新闻主题的基础。所以,相关新闻记者们的采编能力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决定新闻的质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媒体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每日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不断,新闻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信息的来源也更加的便利、宽广,且电视台是传统传媒的代表,在新闻的采编上始终坚持“内容至上”的原则,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更好地采编,才能够成为人们所喜好的新闻报道,并在这个过程当中进行积极的、正能量的传播。然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记者的采编工作需要适当地进行优化,适应新媒体的大环境,提升自身的采编能力,促进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

采编工作的发展途径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就越来越多,电视作为以往的传媒,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新媒体大环境的冲击。但是许多电视新闻记者们依旧使用传统的模式展开采编工作,并不能满足融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这对于电视台而言,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目前,电视新闻采编的相关工作者们专业素质水平不一,采编工作也就缺失了创新的意义,使得以往传媒失去了核心的竞争力。

从本质上来讲,融媒体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在其中得到应用。以往的媒体应用进程当中有许多稳定的技术,媒体的结合最开始要对以往的媒体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地完善、优化。以往的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就要先在技术方面进行,将方向转到数字化的层面。新媒体下网络环境的信息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信息的表达和传播的方式多样化,比如短视频、直播、AR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平台。为了能够适应目前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记者们的新闻采编工作要和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进行紧密的联系,要对新媒体的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

融媒体的时代,电视新闻的相关记者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媒体领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电视新闻记者们的采编工作应当适应时代的需求,结合现有的科学技术,加强相关工作者们对新媒体的了解,比如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由于目前人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阅读信息的形式有了改变,电视新闻的相关记者们要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全方位地提高电视新闻所具有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们要响应时代的号召,践行自身在采编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制定或完善已有的采编机制,分析采编工作中出现的弊端。新闻记者们要及时避免在采访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且,相关的新闻工作者们要及时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和综合能力。通过提高采编工作的质量,可以有效地应对新媒体大环境带来的激烈抗争,还需持续地对新闻的采编工作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得本身的工作成效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有效提高采编能力的对应策略

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新闻的相关工作者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下,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的接受变得更加便利,自媒体的出现让相关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界定变得“含糊不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新闻报道的质量不佳,各种各样的传言,不好的思想价值存在于新闻报道当中。因此,电视台的相关工作者们应当深入分析当前的工作环境,确立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来建立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的时候,新闻记者们要时刻保持“新闻人”的热情,保证在第一时间抵达新闻事件的现场,为还原事件真相而努力。与此同时,还应当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在真相里面弘扬核心的价值观念。避免新闻的传播变成只是一时吸人眼球的噱头,应当展现出社会舆论的导向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坚持深入基层,以人为本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新闻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便利,某一个新闻事件产生之后,每个网络媒体的平台上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相关的工作,这样就为电视台新闻的采编工作形成了许多的便利,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闻记者们在工作时的懒惰性,把注意力高度放在网络平台上,从而忽略了到百姓基层当中获取“新鲜”新闻的积极性。对此,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中,电视台应当高度重视新闻记者们采编能力的培育,且新闻记者自身也要时刻保持着对新闻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积极深入到百姓当中去,在和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分享、交流的过程当中,要深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比如,在对“精准扶贫”主题进行报道的时候,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要深入到百姓基层当中去进行“蹲点”,和本地的人们进行密切的情感连接,多听、多想、多看,在百姓的生活中体验最真实的精准扶贫工作,这样才能够做出有情有理、符合实际的新闻报道内容。

虽然新媒体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这也让人们对新闻事件中存在的真相更加执着了,但是对于真相获取的需要也已经遮掩不住对某些群体感情上的伤害了。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是每位新闻采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然而新闻不单单只是陈述客观事实的简单记述而已,还应当是与相关人民群众进行情感交流、结合的重要桥梁。所以在进行新闻采编工作时,应当加入以人为本的观念,将真相与新闻的人本价值进行融合。卡特是南非的摄影家,其用写实的方法拍摄出了令人震惊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这样令人惊叹的作品虽然能够给作家带来荣誉和称赞,但是人们对摄影师冰冷的镜头有着批判的意味,最终该摄影师以自杀的悲剧结局来结束这一新闻的播报。从上面这个极端的例子来看,可以表现出人们对新闻报道的人文价值的“饥渴”。所以,采编人员不管是和人们进行沟通、主题的制定,还是在内容上的体现,都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让报道的新闻更加有深度、有意义、有温度。

适应新媒体大环境,提高采编能力

新媒体传播的大环境对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采编工作者,应当积极主动适应新媒体运行的大环境,有助于以往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比如,在进行新闻的采编工作当中,采编工作人员们应当深入探析人们的阅读习惯,合理掌控每篇新闻报道的内容,用最简短的时间来让群众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内容进行提炼,使用“浓缩的精华”的新闻报道顺应新媒体下的报道需求;增强和人们的分享、交流,使用官方的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和群众们建立紧密的联系,不单单要在建议当中去总结新闻采编的经验,还应当在其中挖掘新闻线索,提炼新闻的主旨,从而保障新闻采编工作和群众需求相符合。

电视台新闻工作者们进行采编工作的时候,应当不断进行学习、吸取并掌握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技巧,以此来快速获得、选择、结合、编辑新闻的素材。比如,在采编工作当中,应当要时时刻刻保持对新闻价值深入探究的热情,不能用新闻是否具有“热点”来判断新闻是否具有价值、价值的大小,而是应当尽最大的程度坚持客观的态度,不能错漏每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要注重观察,捕捉新闻的细节之处,并且要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对复杂的新闻内容进行整理、整合、统一新闻主旨;在和新闻相关工作者进行交流的进程当中,要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增进和被采访对象的感情连接,并且要擅长用语调、肢体动作、眼神去窥探其内心想法,拓宽新闻工作者们的采编角度。

在現如今的新媒体大环境之下,虽然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群众对电视台的新闻质量仍然有着高度的信任。所以,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们应当要抓住这样的优势,积极提高自身新闻采编的工作能力,拓宽新闻的主题与内容,更加深层次地挖掘新闻线索。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新闻当中,形成及时、客观、具有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从而满足当下人们的新闻需求,促进电视台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电视新闻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