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2021-02-07

消防界(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火灾现场物证勘查

火灾对社会财物、人员的破坏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火灾发生的频率较高,但由于救援人员的活动范围较广,大部分火灾现场的物证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给取证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两者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且难以平衡。只有通过评估火灾调查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物证保护措施。因此,在完善措施前,需要对物证损坏的原因进行详细探讨。

一、火灾调查的重要性分析

物证收集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火灾的起因,将每次火灾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找出规避火灾发生的重要途径,这对提高火灾防控、强化社会秩序,都有较为明显的作用[1]。火灾发生的诱因有人为与自然之分,近年来,森林火灾频发,给我国的消防救援资源与国土资源造成较大的损失,只有通过火灾调查的手段,才能明确火灾的起因,若是人为因素造成,则需要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平公正,降低此类恶意案件发生的频率。而火灾调查与其他刑事案件不同,其物证的收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破坏,导致火灾调查的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最终分析出的火灾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成为火灾防控的主要依据。

二、火灾调查中相关物证损坏的原因分析

(一)勘查现场过程中造成的物证损坏

收集与鉴别物证的过程,即可称为火灾勘查,通过现场勘查的手段,找到起火中心,并准确判断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的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环境勘验、初步勘验、细项勘验、专项勘验等四个环节[2]。第一步的环境勘验是对火灾的整个大环境进行勘查,勘查的范围较广,取证人员的活动区域也较为广泛,若外围没有相应的护栏,会引起群众围观,导致现场的物证被破坏。其次,取证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强,容易在环境勘查过程中,遗漏重要的物证痕迹,也会因个人勘查顺序的不当,对物证造成一定的损坏。专项勘查是在缩小勘查范围后进行的有针对性地勘查,这一部分的物证有决定性作用,若取证人员对物证的判断和收集手段存在偏差,则也会造成物证的损坏,影响最终的判断结果。

(二)在提取现场物证时,损坏物证

对于取证人员来说,每一个火灾现场都是陌生的,对火灾内部的环境并不了解,若没有提前对火场内部的情况进行了解,就直接进入火场勘查,则会对物证的原始状态造成破坏,导致物证最终呈现的数据存在较大偏差。火灾现场的许多物件都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当取证人员进入现场取证时,容易对物证造成二次破坏。另外,部分取证人员对提取物证的方式不够规范,容易因用力不当,对大型物证造成损坏,从而加大火灾调查的难度。

(三)运送物证过程中,造成物证的二次损坏

受取证现场的限制,物证的检验工作,大都不能在现场完成,需要在专业的检验环境中开展检验工作。而部分火灾物证本身的物理性质,容易因物证与空气的接触,发生物理变化,导致物证受到破坏。而在物证的运送过程中,许多人员并没有重视物证的物理性质,没有将物证密封保存,导致运送过程中,让物证受到二次损坏,影响检测结果,降低火灾调查的效率。

三、减少火灾调查物证损坏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火灾现场的保护

火灾调查过程中,取证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许多火灾现场,由于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取证人员需要多次进出现场,因此,在进行火灾现场物质的清理时,需要十分认真仔细,尽可能地减少物证的挪动,给取证人员提供一个完整的取证环境[3]。在取证前,需要保证火场火种已经熄灭,不会诱发二次火情,给现场的工作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取证人员需要首先采用拍照的方式,保存现场物证的影像资料,减少物证的触摸,以此减少物证的破坏。火灾现场需要增加围栏,并增派警队,做好火灾现场与群众的隔离工作,减少无关人员对火场的破坏,以此提高物证的保护效果。

(二)完善的火灾物证的保护机制

只有健全科学全面的法律法规,利用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对物证的保护工作进行有效指导,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让物证的保护工作更高效完成。火灾调查相应管理制度的完善,能明确各个环节的负责人,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现场的物证保护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现场物证保护人员与物证取证人员的专业能力,降低取证与送证过程中出现物证损坏的可能性。

(三)强化火灾调查人员队伍建设工作

人员的操作行为,是影响物证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减少物证的损坏现象,更好地发挥物证的作用,就必须强化火灾调查队伍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火灾调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火灾调查人员的综合能力[4]。强化火灾调查人员队伍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对每一位新人员进行专业的笔试与综合评判,并在其正式进入岗位前,进行标准的培训工作,保证火灾调查人员对其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方式有正确的认识。其二,组织专业的培训过程,通过知识能力与体能两方面的培训工作,让火灾调查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使其能深刻认识到物证保护的重要性,并及时规避自身在火灾调查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提高火灾调查的工作效率。

(四)规范物证的分装与保管行为

物证在进行正式检验前,会经过取证人员的勘查、提取、保管、运送等多个环节。环节越复杂,物证出现损坏的可能性就越大,并且每个环节间都存在较大的联系,并不是独立存在。因此,为了减少物证的损坏,不仅需要提高取证人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规范物证的分装与保管行为,防止物证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二次损坏。而规范物证分装与保管行为的有效方式,是完善物证保管制度,对保管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奖惩的方式,让物证保管人员认识到物证保管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物证保管的警觉性,强化物证的保护工作。物证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对于一些重要的物证,需要进行分别保管,提高物证检测数据的可参考性。

(五)优化物证管理软件,让物证管理更加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火灾调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火灾数据,以此提高社会大众的火灾防控意识。火灾现场的物证管理工作,也可依托相关的软件,进行科学的管理,让物证的管理过程可视化,减少物证的损坏。首先,为了保证软件管理的科学性,需要对物证进行分类,并且建立完善的物证信息库,从而实现软件的数据分析。在每一个物证上都贴上条形码,以此减少物证的丢失与混淆,提高物证管理的科学性与物证查询的效率。

四、结语

总之,物证损坏会对火灾调查造成较大的影响。而火灾现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混乱,会增加火灾现场物证的损坏。因此,要减少物证的损坏,需要首先对物证的损坏原因进行分析,从管理制度、人员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火灾现场物证损坏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火灾现场物证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行为判断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英国村庄火灾现场惊现烈焰“火龙卷”奇观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