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世纪工程”保驾护航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助力港珠澳大桥建设维护纪实

2021-02-06通讯员

珠江水运 2021年1期
关键词:桥区航标航海

文|本刊记者 通讯员

从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至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营以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十二年如一日,排除万难,履行使命,挑起了港珠澳大桥桥区水域内的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水上安全通信等重担,为这座“世纪工程”的建设与后期运营维护保驾护航。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港珠澳大桥所跨越的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繁忙、船舶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桥区水域日均船舶流量达4000艘次,每天穿梭于粤、港、澳及多个岛屿之间的高速客船达500航班,通航密度、港口密度、旅客总量、船舶种类、货物吞吐量冠绝全国。港珠澳大桥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保障好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营维护,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助力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服务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

点亮大桥“指路明灯”

在船舶如织的伶仃洋上,漂浮着各色航标,它们是海上通行的指路明灯,始终默默地保障着大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港口正常生产、港珠澳大桥桥体安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配合港珠澳大桥建设进度及时、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进行航道调整,布设、撤除、维护航标。

“龙鼓西临时航路已设置好航标”“榕树头航道航标已撤除完毕”“港珠澳大桥伶仃临时航道航标已调整完毕”......据统计,自2011年1月西人工岛施工警示标布设以来,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根据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需要,共设置各类航标581座次,调10整281座次,撤除418座次,暂停发光6座次、恢复发光6座次。成功完成港珠澳大桥施工水域全范围警示灯浮标、东西人工岛、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埋置承台以及大桥水位监测灯浮标的设置调整、伶仃航道三次转换航标设置及撤除以及九洲、青洲、江海直达、龙鼓西临时航道等多次航道调整的航标调整工作。

港珠澳大桥的隧道部分共由33节巨型沉管连接,隧道施工建设时沉管需要浮运到既定位置。沉管浮运期间的航标快速撤除和调整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沉管浮运作业完成,航道解封后,又需要及时恢复所撤除和改移的航标。据大桥办副主任高国辉介绍,沉管浮运和施工受潮汐、风流等因素严格限制,每个月只有两个作业时间窗口,同时要综合考虑对港航企业的影响,所以每次浮运,时间点卡得非常紧。“各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时间节点,都需要航标部门配合特别紧密、精确,无缝衔接,否则就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船舶航行安全。”其中安装第15节沉管时,遭遇异常回淤,三次安装、两次回拖,历经近半年时间,来回浮运作业达5次,但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攻坚克难,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次大桥沉管浮运航标调整工作。

“根据大桥建设期间的施工需要,我们不断增设、调整、撤出航标,24小时待命,顺利完成大桥建设的航标保障任务。”广州航标处处长李忠介绍,港珠澳大桥水域航标布设、撤除、维护具有数量多、种类多、工期短以及安全环保要求高等特点。在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为进一步保障好港珠澳大桥的运营维护工作,加强港珠澳大桥运营后航标保养工作,广州航标处严格落实“重点值守+远程监控+定期巡查+应急维护”的航标维护管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实行航标维护和保养要求,积极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港珠澳大桥海事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定期联合开展大桥航标联合巡检,确保大桥水域航标保养达到质量要求。目前正在维护航标157座,其中灯浮标82座、桥梁助航标志50座、AIS航标8座、AIS虚拟航标16座、雷达应答器1座。共发布涉及港珠澳大桥水域航标设置、调整、撤除等航标动态175份。

调换金光东隧道工程航标。

大桥水域气象条件复杂,台风灾害频繁,往往导致港珠澳大桥水域航标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移位。每逢台风来临之前,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就已未雨绸缪,严格落实防台预案,积极排查安全隐患,将航标工作分类明细。台风来袭时,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坚持全员在岗,全力做好防台工作。而在台风过境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都第一时间调派航标船舶赶赴现场巡查巡检,马不停蹄作业,使移位的航标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复位,确保了航标助航功能不断不乱。大桥水域航标成功抵御了“天兔”等超强台风的袭击,从未发生大范围航标漂移、漂失等现象。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精心服务港珠澳大桥的同时,也把港珠澳大桥水域当作其创新的舞台,在大胆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智慧航保”,推进技术开发,积极引入使用新设备。目前,港珠澳大桥水域的所有航标都安装了遥测遥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了解到每个航标的电池电压、电流、灯光、漂移距离等情况,如有异常,可自动报警,并及时修复,从而使航标管理维护“智慧化”。

不只是在航标保障方面“智慧化”,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还通过AIS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为大桥建设、施工监控提供了信息化手段。通过不断升级完善AIS系统,加大AIS基站建设力度,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及时的数据服务。除了航运船舶,所有参与大桥施工、运维的船舶也都安装了AIS设备,港珠澳大桥建设指挥部免费获得所有船舶第一手的AIS相关数据,对内伶仃岛至桂山岛之间南北向长约10海里的水域进行AIS自动化动态监控管理。

精准海测 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

“大桥要开工,首先要弄清楚水下的情况,海事测量绘图为大桥的建设提供了详尽的海底地形资料,为港珠澳大桥桥区航道的设立奠定了基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主任何开全表示,大桥开工前夕,前期测量工作的调查面积达18平方公里,要在这一片宽广水域上测量勘察出水深、水下障碍物、海底电缆、沉船等等水下情况,绝非易事。为高质量完成任务,海事测绘中心专门组建了一支12人的队伍负责前期测量工作,直接驻扎到了珠海,团队克服了任务急、时间短、工作量大的困难,成功在规定时间内向施工方提交了大桥工程桥区水域的初步水下测量情况报告。为大桥的设计及建设施工尤其是进行桥隧结构的布置时避开既有结构物提供了重要指导,同时也为避免施工对粤港澳三地的水下煤气管道、通信光纤、国防通信等海底既有电缆、管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提供有力保障。

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水域,测量环境复杂,工作中涉及业主、施工、行政管理等部门单位,协调工作繁琐复杂,工作量大,工期时间紧张。一重重难关被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奋力攻克,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广州港出海航道、高速客船航路、沉管浮运水路、防台避风水域等共计进行36项扫海测量,扫测324.5平方公里的海域,全面掌握了水下地形情况,为特定水域投入使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对港珠澳大桥伶仃航道、伶仃临时航道、桥梁施工水域、青州航道、江海直达航道、构件运输航路、部分障碍物水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测量......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的一流水准获得了一致认可,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由该中心承担的《港珠澳大桥桥区水域水下结构物扫海调查项目》,获得了中国测绘学会2011年度优秀测绘工程奖铜奖。

扫测获得数据后还要制作专题图册。“做港珠澳大桥的图,从来就是一个字—急!”制图人员表示,经常要为大桥制图加班加点、连夜赶工。在时间异常紧迫的情况下,广州海事测绘中心根据扫海测量获得的数据,利用3D建模、数字高程模型(DEM)渲晕等技术,制作了55幅要素丰富、色彩鲜明、用途确定的专题图,总印数达10万余份。不仅为施工单位制定相关方案进行技术把关并提供指导意见,也成为了海事部门安全监管和施工宣传的重要资料。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还与大桥“长情陪伴”,对大桥及桥区水域进行水上水下三维建模,将船载三维激光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结合使用,解决了系统整合、定位精度、后期数据镶嵌等难题,模型具备可视化、可量测性,为大桥桥区水域的通航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近期广州海事测绘中心陈贵花创新工作室还开发出“二三维海陆一体综合管理平台”,为港珠澳大桥营运维护和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测绘数据服务。

倾心服务做好大桥“卫士”

十二年来,为了给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南海航保人默默付出,他们已经习惯了24小时待命,接到任务马上出发;他们习惯了在航标船甲板上顶着烈日的的煎烤,全副武装,挥汗如雨,他们也习惯了风浪中吊标与测绘作业的颠簸与危险……尽管在大桥水域成千上万的建设养护大军中,南海航保人并不显眼,甚至默默无闻,但他们以最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业主和施工单位以及大桥办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赏。时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感慨地对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洪四雄说:“你们是大桥建设的幕后英雄!”

洪四雄介绍,以往大桥水域的航标设置由广州航标处管理,布设的力量及投入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将港珠澳大桥桥区水域的航标设置维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加强维护力量,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筹备设立港珠澳大桥航标处,专门负责港珠澳大桥助航标志管理维护工作。

“港珠澳大桥航标处的成立,是航保部门为保障港珠澳大桥安全和为过往船舶提供航行辅助,增强大桥水域航保引导力量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他表示,港珠澳大桥航标处成立后,拥有专业的队伍、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场所,对大桥的水域通航助航管理更具针对性,将极大地提升区域助航导航能力及航标应急处理能力,为交通强国建设和粤港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他指出,港珠澳大桥航标处成立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坚守“服务一流、保障有力”的承诺,不讲条件,全力以赴,服务港珠澳大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优质的服务,助力港珠澳大桥水域安全运营,在大桥水域诠释“平安航程、航保情深”的核心价值理念。

猜你喜欢

桥区航标航海
航标工
不同桥区结构MEMS爆炸换能元电爆性能研究
大航海争霸
古代航海有多牛
浅析对桥区水上航标维护及费用承担
航海博物馆
桥区安全通航控制措施
虚拟航标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桥区参数对Ni-Cr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