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luent异型模杯模具的设计

2021-02-03花维维倪俊芳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年1期
关键词:模压子弹模具

花维维,倪俊芳

(苏州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0 引言

传统模压设备由凹模和凸模组成模具,需要保证凸模和凹模表面的高精度要求。双子弹模压机主要用于模压女性模杯。双子弹模压机只有凸模和模型腔,故只需要保证凸模的精度。国内外对于女性模杯模压有广泛研究,并且取得一定进展。WU L等通过3D Solid 164元素以及模具之间的自动表面到表面接触来建模[1],基于有限元分析,使用传统模具开发也能保证效率和表面质量。潘思晨通过三维数字参数化建模实现模杯个性定制化的功能[2]。由于女性个体模杯的差异性,而且对双子弹模压机的异型模杯模具成型研究甚少,因此需要对双子弹模压机异型模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通过UG建模,运用Fluent仿真模拟实际加工情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实验对比,加工出适用于双子弹模压机的最优异型模杯模具,并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1 热力学条件及热力学基础

双子弹模压机在模压成型过程中,存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热传递方式。由于双子弹模压机模腔壁面恒温,假设流体是不可压缩牛顿流体,采用微元法进行离散。因模腔内存在涡旋热流,且与时间、温度有关,可表示为:

T=f(x,y,z,τ)

(1)

式中:T为温度;x、y、z为空间坐标;τ为时间。

式(1)是三维瞬态温度场,如果温度值恒定,本双子弹模压机模压过程模型是恒温模式,所以有:

(2)

对于各相同性材料有傅里叶导热定律:

(3)

式中:λ表示各向同性材料的导热系数;后面3项依次代表x、y、z3个方向上的热流密度。

双子弹模压机在模压过程[3]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有:

(4)

双子弹模压机的边界条件设置如下:

1) 第一类边界条件。边界上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Tw=f(x,y,z,τ)

(5)

本双子弹模压机模压模具表面和材料接触面的温度连续,则为:Tw|1=Tw|2

2) 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及其时间的关系:

qw=f(x,y,z,τ)

(6)

双子弹模压机布料表面的涡旋热流密度是连续的,其边界条件为:qw|1=qw|2

3) 第三类边界条件。给出表面传热系数α及周围流体温度Tf:

(7)

热流耦合数值求解方法是将整体模型进行离散化、整体求解[4],把不同区域内的传热过程进行统一换热过程求解。这样缩减不同区域之间的迭代过程,使得计算时间显著缩短。

2 模压过程及异型模杯模具正交试验设计

双子弹模压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模压过程中,3D直立棉布料放置在模型腔拼接盖板2上,模型腔3经电阻丝加热,待加热完成,异型模模具1通过气缸的收缩实现上、下模压动作,通过代模型腔拼接盖板2上的两个通孔进行向下模压,同时周向涡旋热风口6吹风,经过孔板4使得风均匀吹拂在模压织物表面,从而在温度场作用下模杯成型。

1—子弹头异型模模具;2—模型腔拼接盖板;3—高温模杯成型腔;4—孔板;5—孔板安装支柱;6—涡旋热风入口;7—出风口。图1 双子弹模压机结构图

运用UG NX对异型模杯模具进行建模。由于女性模杯空间是不规则的,而椭球体是抽象为女性模杯的最佳空间模型。运用椭球体作为模杯的基本造型。模具表面椭球体初步由x、y、z三轴的坐标来确定其空间大小,模杯异型模模具采用椭球体为基底,采用椭圆线条缝合曲面进行建模。

异型模模具的空间尺寸以及空间曲面曲率都是由x、y、z三轴方向尺寸来控制的。采用水平因素表1进行正交试验[5],得到最优的模具尺寸;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表进行建模;再运用Fluent对这16组模型仿真分析,监测模具表面温度变化,得到相应的数据。

对模头表面采取6个点的温度进行测定,首先选定这6个点的x、y坐标为点1(75,-25)、点2(75,-18)、点3(75,-4.5)、点4(105,-25)、点5(105,-18)、点6(105,-4.5),以上点的z坐标可以通过椭球空间方程进行求解。

表1 模具水平因素 单位:mm

各因素以0.5mm为水平差异[6]的原因是:1)实际模具加工方法是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编程加工方法,目前加工中心的普遍精度在0.008mm,该水平差异设计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2)考虑到现在模具对模杯模压精度需求不高,模具是用来模压3D直立棉这类较软的材料,对于模杯的精度影响可能不是很大,所以采用较大的水平差异。

由极差分析得到椭球的x、y、z三轴的轴半径分别为44mm、29mm、36mm,这也是最符合在总温较大的同时模具表面温差又是最小的要求。

3 有限元分析

3.1 流体模型建模

得到最优的模具参数后,运用Fluent对模杯模具的表面温度分析时,需要对试验设备模型腔内的流体模型进行1∶1建模,如图2所示。

图2 模型腔内空气流体模型

3.2 网格划分

在ICEM-CFD 中选用4面体网格。对空气流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如图3所示。此模型是双子弹模压机模型腔流体域的1/4,命名边界名称并进行网格划分。控制网格的大小,生成网格,检查质量。只有少数网格质量在0.2~0.3之间,大部分的网格质量处于0.3以上即可。网格数量60万个,符合要求,划分结果如图4所示。

图3 空气流体模型

图4 网格划分结果

3.3 边界条件设置

1) 入口边界条件设置

模型腔内存在热流耦合现象涡旋风[7],对入口条件设置采用udf编程[8],入口风的温度为90℃,径向速度0.2m/s,轴向速度0.4m/s,周向速度设置如下:

#include "udf. h"

DEFINE_PROFILE(inlet_x_velocity, thread, position)

{

real x[ND_ND]; //存储坐标表示向量

real xc,y;

face_t f;

begin_f_loop(f,thread)

{

F_CENTROID(x, f, thread);

xc=x[0];

y=x[1];

if (0.076>=pow((xc*xc+y*y)/(0.076*0.076),0.5)>=0)

F_PROFILE(f,thread,position)=0.4/atan(0.076)*atan(pow((xc*xc+y*y)/(0.076*0.076),0.5)); //在半径76mm的圆之内每一点周向速度的分布情况

else F_PROFILE(f, thread, position)=0;//其余位置半径大于76mm的时候周向速度分布情况

}

end_f_loop(f, thread)

}

2) Fluent仿真结果

模具材质为铝,模型腔内壁温度设为180℃,模压时间设置为40s。由于双子弹模压机的模型腔不是封闭的,采用dom辐射模型[9]。求解得到最后的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模具温度云图分布

4 实验与仿真对比

将加工好的凸模(图6),进行模压实验,记录模具上6个点的实时温度变化(图7),利用AT4516温度测试仪对模具表面6个点的实时温度进行测试,得到3组数据,取其平均值进行对比,其实验平台如图8所示。

图6 模具实物加工图

图7 模杯三维建模图

图8 实验平台搭建

实验过程中温度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与实际温度相差无几且稳定在434.15K左右。控制波动在3K之内,利于3D直立棉材质的异型模杯成型。模具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温度极差控制在5K之内。由表2的数据对比得到,温度之差保持在5K之内,差值百分比在±3%以内,满足温度值差在3K的业内要求,模具表面温度达到预期的要求,可以进行生产加工。

表2 数值模拟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

5 结语

在异型模模具的设计中,控制异型模具x、y、z方向尺寸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的耦合仿真,得到其表面温度分布状况,获得异型模模具最优尺寸,并且通过实验平台测定模具表面的6点温度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

猜你喜欢

模压子弹模具
健身器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与性能研究*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硬质合金模压成型剂的研究进展
三颗子弹
子弹VS防弹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可内嵌RFID模块模压托盘的结构设计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子弹
微V形槽玻璃元件模压成形有限元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