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2021-02-0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院校

刘 燕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当前,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本环境,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必须深刻理解其价值意蕴,调查分析其现状困境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创新。

一、新媒体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意蕴

新媒体以“高数字化、高显性化、高传播化、高交互化、高个性化”的显著特点,对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和促进教学实效性带来便利,更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新时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落地。

(一)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古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旗帜鲜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本”。办好具有中国特色、拥有全球视野的现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在办学方向的立场问题上丝毫不动摇。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有效运用现代化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方向性与坚定原则性。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促进党对教育事业的坚强领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新时代“四有新人”;等等,都绝不能离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在新媒体被广泛运用的新时代,进一步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致力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能够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目标提供更好的契机。

(二)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有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重视对学习者思想、品德方面的感染与教化。高职院校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就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时代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价值引领的重大使命,引导大学生火眼金睛辨“大势”: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历史交汇期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进而脚踏实地做“大事”:将自身的个人职业目标与人生目标有机融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三)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新时代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力保障,需要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充分认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必须切实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好、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主战场和主阵地,以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高校所承担的育人目标。

高校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前进与发展的举大旗者,要明确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民族复兴发展的大事业。其一,近年入学的大学生基本为“00后”,他们的“三观”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是非对错时,容易人云亦云,迷失方向,需要有人给予引导,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二,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直面互联网所带来的新挑战,抓住新媒体所带来的教学机遇,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入眼入耳,而且入脑入心,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难题。

二、新媒体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困境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及运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既拥有了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只有认清新媒体所带来的新问题、新要求,才可能化挑战为机遇,运用新媒体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学生课堂“抬头率”有待提高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关注点、关注度、关注力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对传统的理论学习存在抵触情绪,对思想引领的重大作用感受不深。他们更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在直接影响就业的专业课上,或者去考取一些对就业有辅助作用的证书。因此,他们对思政课所持有的态度不是主动的“我要学”,而是被动的“要我学”,怀着应付老师与考核的消极心态进入课堂。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和应用APP的优化更新,使得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这成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的“最大敌人”。相比教师的理论讲授,他们更愿意从手机上获取各种自己感兴趣的新颖信息,这使得课堂中的大学生逐渐沦为“低头族”。

此外,虽然有1:350的师生配比要求,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任教师依然有限,加上庞大的学生基数,绝大部分学校都是采取合班的方式进行授课,一堂课教师需要面对的是100~20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课堂管理难度。在此背景下,如何更高效地管理课堂,同时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从“低头族”变成“抬头族”,主动把目光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是当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需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创新性不够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的不同点,过于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所学知识脱离实际或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同时,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超过课堂十倍的信息量,且这些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更加吸引了追求新颖、独特的大学生的眼球。这削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对于偏重理论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挑战。大学生日益追求传播内容的新颖化和精简化,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却相对稳定单一,加深了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高深难懂的程度。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理论水平欠缺但实践能力强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讲授方式、配合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量少、学生人数多、场地有限等具体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采用的是传统单向度讲授的方式,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降低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和教师也在努力改进教学方式,将新媒体引入课堂,但依然存在着“换汤不换药”和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等问题。

(三)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它与单纯的专业技能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它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价值观的培育。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不应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是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都是采取期末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题型由客观的选择题、判断题和主观的简答题、论述题构成,而且考试内容基本上都是教材中的知识点再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用经过理论知识的分析转化,只是“书本知识点的搬运工”。

上述考核方式的弊端是:第一,由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结果是由最后期末考试的分数所决定的,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缺勤、迟到早退、课堂中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常有发生。期末考试来临之前依靠授课教师的“重点和范围”进行短时记忆,考完即忘。这完全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初的育人目的。第二,学生的应付式学习态度和长期的“分数为王”现象更加剧了思政课教师授课模式的单一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愿意听”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讲”,授课内容浮于表面,只需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勾画重点内容,学生就可以考出满意的分数,老师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评教结果。这种现象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教学实效性探索的热情。

三、新媒体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着力点

新媒体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带来了有利契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好新媒体“高数字化、高显性化、高传播化、高交互化、高个性化”的潜在优势,打破传统教学瓶颈,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参与热情

新媒体背景下,无论是“教”还是“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都更加强烈,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不再适合新时代“00后”的大学生。要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充分把握时下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坚持“三贴近”原则,切实从学生出发,了解熟悉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以及新媒体给他们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影响,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设计,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其“愿意学”“主动学”。

第一,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要将引导者的身份贯穿始终,重视学生理论与能力的同步培养和提升。与常规的“单向度”教学模式相比,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知识点讲授的表面,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学习诉求作为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向学生靠拢,了解他们关心什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精准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逐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温度和深度,致力于实现“学生愿意听”“老师愿意讲”。

(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大学生检索获取各种资源更为快捷,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变得更加畅通。这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创造了可行性。要建设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就必须遵循思政课本身的规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课堂理论讲授结合学生课后少量的巩固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依据统一的教学大纲展开,内容固定、形式单一,造成了学生的“厌学”状态。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课程学时的有限,以及很多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取,教师在课堂中不用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不必要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一笔带过”的方式,同时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课前准备阶段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借助班级学习群、课堂派、腾讯课堂等渠道,将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相关知识链接和简单的训练题目提前上传,督促学生课前完成学习,并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线上实时解答。第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打造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智慧课堂,展现既有文字、图片,又有音频、视频的精美课件,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依托多媒体技术实现“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每个专题的学习中设置学生展示环节,教师指定相关内容,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微视频制作、情景剧再现、歌咏朗诵、小品等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和老师充当评委。多样的教学活动既丰富了教学形式,又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最后,在每次课结束前五分钟,以提问互动、在线习题竞答等方式,组织学生对该堂课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进一步加深该堂课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教学双向反馈,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传统的做法是平时出勤率加上期末“一考定成绩”,这种“唯卷面分数”的单一考核方式忽略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当灵活多样,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向上的价值观念。

第一,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性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要有基本性标准,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达不到就实行扣分制。比如,平时的课堂出勤率,通过扫描教师出示的二维码或者输入验证码等方式即可在线完成;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平台的学习任务,未完成系统自动扣分。同时,在过程性评价中也要有鼓励性标准,未达到标准不扣分,达到标准实行加分制。比如,在课堂中回答问题、课前个人展示、课堂小结、主题讨论、小组展示和实践教学活动等环节中的表现都在鼓励性标准范围内。通过这种加分鼓励,能够很好地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第二,优化期末考试的内容及题型。减少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所占比例,适当增加难度相对较大的主观题型,避免单纯再现教材知识点的考法。同时,在主观题型中,尽量采用材料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既让学生理解知识点,又能用学会的理论去分析实际情况。第三,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通过在线平台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明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在思政课中发挥显性教育的主体作用,在专业课中发挥隐形教育的主要作用,两者同向同行、协同融合,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课程思政在构建“三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来说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培育塑造,核心在育人,这也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宿。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课程,深入挖掘不同专业课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切实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从实践的角度强化思政理论课的育人效果。比如,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理论的方式讲解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同学们尊老敬老时,学生可能会觉得遥不可及、枯燥无味,但是当老年服务专业课的教师借助多样的新媒体手段,以更直观的方式讲解身边本专业从业人员的真实案例时,就能加深同学们对“敬老”这种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受,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实现德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院校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