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智库网站比较研究*

2021-02-01孟芷薇陈媛媛

情报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网页智库指标

孟芷薇 陈媛媛

(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智库以影响公共舆论和政策决策为目标,伴随政策形成的全过程,包括政策倡导、政策讨论、舆论引导、解读宣传、监督实施、政策评价等。智库网站作为智库的重要外在体现和成果的展示窗口、对外交流的门户平台,一方面促进了政府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加强了信息的对外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了智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与公众进行思想交流,收集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提高智库的社会服务能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智库网站在网络上就是智库的官方语言,许多智库都建立了专属的网站,智库网站已经成为智库传播思想和智库建设的重要标志,可以直接体现智库的网络影响力和智库的整体水平。

1 研究现状综述

对于智库网站的发展和建设,客观的对比可以更为清晰的了解其在网页特色、网站影响力、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对智库网站进行管理和改革,促进网站的发展。国内学者们关于国内外的智库网站进行了多方面对比分析,并对中国智库的发展提出来许多建议,如:黄开木、樊振佳等[1]基于链接分析法对中美智库网站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智库网站在信息资源组织、研究成果宣传、网站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文章主要针对数据均值和最值来对比分析,并未对两国网站进行总体评估;段宇峰、邱均平[2]基于网站规模、链接特征和影响力三个方面构建2l项指标对中美两国大学网站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对网站评价涉及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对比,多为数据展示,针对具体网站的分析较少,但也为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杨思洛、冯雅等[3]选取了中美两国48家智库,对智库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智库网站也进行了比较,但涉及内容较少,只是集中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应用上,指出了目前中国智库发展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从网站建设、新媒体、网络参与形式、与媒体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发展完善等等。

美国智库网站自互联网飞速发展之后,美国官方和企业对其就展开了长期的建设和革新,通过官方网站将近期的研究主题、项目、成果等众多信息展示给用户,并开展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讨论,充分吸取用户的意见,提升自身影响力和交互服务等功能,使得其智库网站在全球智库排行中始终位列在前。近年来,中国智库通过追赶和厚积薄发,智库网站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全球智库排行前列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当前大部分中国智库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并重视网站的形式与资源建设,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成果的传播与国际化程度等,期望通过网站技术力量将智库的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4]。然而中国智库网站建设的水平质量均参差不齐,智库网站的部分功能服务鲜有人知,网站的“僵尸化”问题严重[5],基于以上的文献资料,本研究针对有代表性的中美两国的智库网站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深入了解智库网站的现状和不足,希望可以给中国智库网站的发展带来启示。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自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之后,我国各种类型的智库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建设起来,但大部分网站的发展时间较短,网络影响能力建设还需加强;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我国智库排名中较为靠前的智库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智库是成立时间较长的大型综合性智库,实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网站建设也比其他智库更为专业全面,与美国进行对比更具可比性,通过对比也能更好指导我国其他智库网站的建设和发展。

本研究依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9全球智库报告》,选取了“2019年全球顶级智库表”榜单中入选的前15名美国智库;依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智库报告》中,选取“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榜单的前15名中国智库,除去因技术原因无法查到相关数据或部分数据缺失的网站,最终得到中美智库各10个,分别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美国进步中心、兰德公司、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城市研究所、北大西洋理事会、贝尔弗尔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亚洲社会政策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表1 链接指标含义及检索式

2.2研究工具和方法由于Google搜索引擎已退出中国市场,国内其他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抓取量大多都不如百度。虽然百度对美国智库网站的抓取能力有一定局限,但获取的数据结果仍然很客观,且结果显示美国智库网站的指标数据建设也要更好;这些都是我国智库网站建设的努力方向,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百度搜索引擎获取中美两国智库网站的总网页数X1、总链接数X2、内连接数X3、外链接数X4 等指标,再通过计算得出网络影响因子X6=X2/X1、内部网络影响因子X7=X3/X1、外部影响因子X8=X4/X1。在采集反链接数X5、百度权重X9和PR值X10等指标参数时,本研究对站长工具、爱站网和买链帮手等查询工具进行考察和对比,最终选定更新频率更快、结果更准确的站长工具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获取。各项指标的含义及检索式见表1[6-7],指标具体参数值见表2。

表2 20个智库网站各项指标数据

此外,本研究采取链接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两国智库网站进行分析研究,对智库网站的链接指标、网站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入发掘智库网站的差异性原因。

3 中美两国智库网站分析比较

3.1智库网站链接分析为验证两国智库网站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进行了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见表3。由于不同指标的分布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同,本研究对指标进行了均值对比和因子归一化;均值分析旨在从总体上把握两国的平均发展水平,同时也为因子分析提供指标选择依据,以便更深入的挖掘出在智库网站建设中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指标。

表3 中美独立样本检验

续表3 中美独立样本检验

3.1.1 各项指标具体比较 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发现:t检验中两国在百度权重上的差异性最为显著,其他指标的差异性相对较小,PR值的差异性最小;F检验中总网页数的差异性最小,其次是PR值,其他指标的差异性则较为明显。结合t检验和F检验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顶尖智库的总网页数差值差异较小,我国智库在近些年来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链接指标仍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百度权重存在较强的地域因素,美国智库网站的排名普遍偏低,PR值在两国智库网站中均存在无法查询的情况,因此尽管两者作为测评网站较为重要的指标,需要在智库网站发展中不断加强,但在本研究的后续分析中仅作为参考,不予深入,以下是各个指标的具体差异性分析。

a.总网页数(X1)。国内智库网站的总网页数较之美国有了一定的优势。比较的样本智库中,占据总网页数前十的有6家是中国智库网站,美国智库网站总网页数排名总体较为偏后;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美国智库总网页数大多分布在5 000以下;且中国智库网站的平均总网页数约为美国的1.38倍,由此可见中国智库网站网页包含的信息量以及网站的规模总体上比美国更大更广泛。

图1 总网页数散点图

b.网站链接指标(X2~X5)。中国智库网站的总链接数X2、内链接数X3、外链接数X4、反链接数X5的均值分别为4777.70、59.30、711425.90、18.20;而美国则是14949.30、120.60、2948225.70、36.90;从均值上看,美国智库网站在链接数量上占据了很大优势。由此可见美国智库网站在网站的信息含量、内部结构、网站的扩散能力、知名度和网站排名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另一方面,我国排名靠前的智库中,部分网站的网页与国家行政部门存在直接联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指数的排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智库网站在链接指标的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

c.影响因子(X6~X8)。受总网页数X1以及相关链接指标的影响,两国智库网站网络影响因子、内部因子、外部因子的比较也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中国智库网站的三个指标均值分别为0.4621、0.0092、97.2249;而美国智库为1.4058、0.0289、661.8646,分别是中国智库的3.04、3.14、6.81倍;尽管在总网页数上中国智库网站占据了优势,但相较于智库网站被链接、“自链接”“外链接”的能力水平,中国智库网站总体上被美国智库拉开了很长距离,从“外链接”水平中可以推断中国智库网站在智库成果和内容的传播发散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短缺,从而更是显现出美国智库网站影响力之大。

3.1.2 因子分析对比 本研究根据表2的多项数据,选取总网页数X1、总链接数X2、内链接数X3、外链接数X4、反链X5等五个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具有代表性、对智库建设和发展影响较大的链接指标,从而进一步进行两国智库网站之间的分析。分析前SPSS的检验结果中KMO值为0.594,巴特利特显著性的值<0.05,说明各变量指标间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有效[8]。

将表2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因子对于变量解释的贡献率如表4,最终的旋转成分矩阵如表5。从表4可以看到前三个成分将变量解释了91.040%,说明因子将变量表达的不错,通过前三个成分就可以将变量解释的很充分。结合表5可知,第一个成分中占比最大的指标为反链X5和总链接数X2,因此可以将因子归结为这两个指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第二个成分的因子为内链接数X3;第三个成分的因子为外链接数X4。

表4 因子总方差解释

表5 旋转成分矩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选取的五个指标中,总链接数X2、内链接数X3、外链接数X4、反链X5这四个指标在智库网站的评价和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比较大,其中又属反链X5和总链接数X2这两个指标最能影响和解释智库网站建设的水平,在众多指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前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在这四个指标上,中国智库网站总体是落后于美国的,网站的反链和总链接数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发展。与之相反的是,中国智库的总网页数在数量上有了一定规模,但总网页数X1在主要成分中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对于智库网站的质量提升和网站影响力等方面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2智库网站比较案例本研究将总网页数作为一个选择标准,选取美国兰德公司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两家智库网站进行网站内容比较。一方面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两者在总网页数上的差距不大,对比相似规模的网站更能发现网站链接的差距,使结论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智库都有官方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排名较高、综合实力强大的智库,其网站建设具有一定代表性;兰德公司作为久负盛名的智库机构,其网站在全球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和赞扬,对比这两个智库网站之间的不同和差距,对我国智库和其网站的发展和建设能起到较好帮助。

从表2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在更能表达网站建设的总链和反链上,兰德公司的数值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分别高出35.17倍和18.24倍,通过链接可以了解到:第一,兰德公司的总链接数量较多,在智库成果发出后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扩散,同时也可以提升网站的影响力;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总链接数较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成果的传播。第二,兰德公司的反链数在百度搜索引擎上就能找到较多,说明该智库网站的受众较多,网站质量过硬,同时量变产生质变,高质量的反链在促进智库的发展时对提升网站排名起到了很大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和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需加强建设发展,以下是网站具体内容对比:

3.2.1 网站首页比较 兰德公司的网站首页注重图片的应用,每一个信息推送或重大事件都配有图片或视频,部分信息的内容直接以图片的形式给出;其次,首页推送内容不多,信息排版较为开阔,每一条信息下方都有留白,且推送信息只显示当前重大事件,其余数据资料均采用导航栏缩进,布局简洁,下方留有较多的交流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首页则以文字为主,图片信息较少,而且首页的板块较多,每一板块都会推送多条信息,且与导航栏目存在板块重叠;其次,网站提供的交流互动模式也比较单一。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美国智库首页更具趣味和观赏性,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对内容的表达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3.2.2 网站内容比较 兰德公司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研究方向包含经济、教育、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偏向实用,重点关注当前世界的热门事件,在网站中可以查阅到兰德公司的研究领域、部门、趋势和专家见解,注重对信息的展示和公开;同时网站全方面保持更新,首页基本保持每日更新,大部分板块的更新速度维持在1~2天内,保证智库用户能够得到最新的消息,也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官方智库,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国内经济政策、社会发展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研究人员多为政府组织人员,在其网站上的资讯多为政府发布的新闻、报告以及研究人员的解读等等,极少涉及到专家交流或是社会媒体报道的新闻;同时网站信息更新较慢,首页更新频率维持在2~4天,时政和动态更新时间不定,有间隔20天才更新的情况,研究报告和政策解读更新频率较高,约为1~3天,而在交流合作上,更新频率极为缓慢,出现了隔月更新。综上所述,国外智库网站偏向于丰富网站内容,同时保持网站的专业性和实时性,不断提升网站的活力和影响力;而国内智库网站存在将网站作为一个单纯信息发布平台使用的现象。

3.2.3 网站宣传比较 智库网站除了分析政策情报外,还需要将成果发布和推广,扩大智库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研究争取资金帮助,形成良好的循环,这是就需要智库具备良好的宣传能力。兰德公司在通过智库网站和报刊、会议等传统方式发表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会通过E-mail、Facebook等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和互动,通过媒体平台进一步改善智库的传播途径、服务方式和知名度,智库用户也不在局限于门户网站,开始通过众多媒体平台查阅点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大多通过专题视频、文献等方式展示,近年来多注重新闻采访、媒体访谈进行宣传和讲解,很大程度上给研究成果带来了关注度和讨论,这也是我国智库网站影响力提升的重要原因。

在进行两家智库对比之后,本研究对其他智库网站进行了观察,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这两家智库网站的对比研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美两国智库网站的差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此也可以简单的观察出两国智库在网页设计和理念上的不同。中国不乏有些智库网站已经建设的较为优秀,但从总体上来说,距离美国智库仍需要不断努力。

4 建 议

近年来,中国智库飞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智库数量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本研究通过对两国顶尖智库网站的对比分析,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中国智库网站的建设:

第一,优化网站设计,提升内、外链的链接能力,增强智库网站网络影响力。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智库网站忽视对图片和视频的使用,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不佳,部分网站的内部层级结构混乱,对网站内链的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方面可以启用更多专业人员,对网站的内容形式、网页等级等进行优化。另一方面,网站的链接能力较弱,水平参差不齐,要注重提升和优化网站的链接能力,对链接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对此可以尝试与知名度较高的网站或作者合作,通过广告效应对链接进行稳步提升,例如和权威网站合作交换友链,或是在作者上传资料文章时带上网站的网址,最终既可以增加外链等链接的数量,质量也有保障,还能提升智库网站的网络影响力。

第二,增强智库网站的宣传力度,引入社会化媒体平台,让更多用户参与互动,从而引领舆论。我国多数智库网站对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应用较少,用户了解到智库研究成果多是通过论文和新闻采访,互动性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网站缺乏高质量的链接。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社会化媒体平台来增强智库的宣传力度和交互能力,同时利用用户画像进行定点推送,为智库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感受到更强的参与度;此外,用户在媒体平台上对智库成果进行的分析和探究,一来可以了解到成果的质量、反响效果,扩大传播范围,二来高质量的分析也会给成果带来热度和讨论,起到良性互动的作用。

第三,加快智库网站的更新速度,扩大智库网站的研究领域,进行协同合作。根据前文的分析,我国较高端的智库多为官方、半官方和高校智库,在研究领域上大多集中在政策、学术方面,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较少,且更新频率较慢,对网站访问和链接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扩大智库的研究范围,加强国际化合作,提高智库网站的更新速度,进而提升智库的网络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在这方面可以与高校、企业加深合作,智库如今涉及到的范围更为广泛,高校之间的学科交叉在逐步扩大,企业的运营也越来越涉及到多方面,单一的进行研究势必会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在此基础上可以加深合作,拓宽智库的研究领域,同时也为高校和企业带来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网页智库指标
基于HTML5与CSS3的网页设计技术研究
民居智库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